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功耀千秋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功耀千秋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功耀千秋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 经过五年精心建设,千里淮河又 矗立起一座治淮丰碑——淮河临淮岗 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了!从此改变了淮 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昭 示着沿淮人民的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 “世纪梦想”变成现实。这为当前如火 如荼的治淮高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 笔,也为我们加快治淮建设增添了必 胜的信心。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将淮河中 游防洪标准提高到lOO年一遇的关键 工程。它的建成,对完善淮河防洪体 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必将为保障 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 作用。 回首往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的兴建却并非一帆风顺。 195o年,淮河发生大洪水,中央人 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同年成立了治淮委员会,组织对淮河 进行综合治理,从此拉开了新中国治 淮序幕。1954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 水,从这次洪水来看,淮河中游需要防 洪控制性工程。1956年淮委提出的流域 规划中,计划在中游兴建综合利用的控 制工程。1957年,淮委选定在淮河中游 正阳关以西建设集灌溉和防洪效益于 一体的临淮岗水库。1958年8月国务院 同意修建临淮岗水库并于当年开工兴 建,其后进入困难时期,临淮岗工程在 完成lO孔深孔闸、49孔浅孔闸、部分 土坝、船闸及上下游引河等工程后,于 1962年停建。工程的下马,使得淮河防 洪体系难以完备,4|D多年来始终是各 级领导和治淮人牵挂的大事。 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90年 代,历次治淮规划都将临淮岗工程列 为重要建设项目。期间,淮委组织对淮 河中游防洪标准和防洪方案进行全面 系统的分析论证,展开了深入细致的 项目前期工作,对工程方案作了优化 比选。 淮河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1969、1971、1981、1985 年国务院治淮会议都要求研究论证临 淮岗工程。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 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 决定》,确定临淮岗工程为治淮19项 重点骨干工程之一,要求“九五”期间 研究建设。1998年国务院批准该工程 项目建议书,2000年批复可行性研究 报告,2001年水利部批复初步设计报 告。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工程在 跨越世纪、历时40余年之后,终于再 次动工。 盛世兴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 合国力的提高为建设临淮岗工程提供 了坚强保证,它的建成将以巨大的效 益回报社会。临淮岗工程控制流域面 积4.22万平方公里,它与上游的山区 水库、中游的行蓄洪区、淮北大堤及茨 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共同组成淮河中 游综合防洪体系,保护着正阳关以下 的淮北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 保护区内有1000多万亩耕地,600多 万人口,还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等交 通动脉以及淮南煤矿、大型电厂等能 源基地。当淮河发生100年一遇洪水 时,一次性防洪减灾效益为306亿元。 另外,工程还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功 能。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它当之无愧地是淮河上最为重要的安 全屏障。 为搞好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 设,水利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河南省 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临淮岗工程建设 领导小组,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推动 工程建设。淮委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始 终把临淮岗工程放在重要位置,认真 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与相关省市密切 合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单 位淮委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设管理 局,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 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 规,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全面实行项目 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 同管理制,实现了对工程质量、进度、 投资等目标的有效控制;积极主动关 心移民安置等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 和群众的支持,共同创造良好的工程 建设环境。参加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监 理等企业,以建设临淮岗工程为荣,派 出精兵强将,重合同守信用,坚持把质 量放在首位,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 务。 在临淮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多 方面地体现了科技的巨大推动力。新 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运用,为工程 增添了许多新的亮点。在49孔浅孔闸 ZHⅡ|IIA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l J一, 一一—— 建水利宏伟工程铸淮河安澜之剑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 安徽人民多年来翘首企盼的临淮 游的洪水削峰作用很小,上游已建水 一遇洪水标准,滞洪库容121.3亿m。, 岗洪水控制工程终于建成发挥效益 库总控制流域面积也仅占正阳关以上 下泄流量17965m%。建成后,可以避免 了,这是几代治淮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流域面积的18%。中游滞蓄洪区除漾 淮河干流洪水长驱直下的被动局面。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淮事业 洼外,由于本身都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它与中游的行蓄洪区、淮北大堤、茨淮 的充分体现,标志着淮河干流上中游 在淮干洪水来临前,常有大量内水提 新河、怀洪新河等工程共同构成淮河 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从此结束,标志 前占用部分蓄洪容积而影响其蓄洪削 中游多层次的综合防洪体系。配合现 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从此进入一个 峰作用。如1991年7月,城西湖、城东 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 崭新的历史阶段。 湖内水分别占用总蓄洪库容的34%和 水,削减洪峰,使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 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保障 93%;位TiEI ̄t关下游的瓦埠湖蓄洪区 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提高到100 淮河安澜的关键工程 更因本身内水远远超过了其最大蓄洪 年一遇,确保淮北大堤和沿淮重要工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上中游虽 量而无法滞蓄淮干洪水。当淮河中游 矿、城市等安全。同时,还可减轻洪泽 然初步建立了由水库、堤防、行蓄洪 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在上游水库 湖的防洪压力,提高淮河的总体防洪 区、分洪河道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 及中游行蓄洪区充分发挥调蓄作用能力。 但淮北大堤、沿淮城镇圈堤仍难以防 后,仍有30多亿m,的洪水无法安排。 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团结 御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正阳关是淮 因此在扩大淮河排洪通道的同时,亟 治淮的典范 河上中游洪水的主要汇集点,控制流 待通过洪水控制工程的建设来改善对 为了临淮岗工程的顺利开工建 域面积8.8万km:。正阳关几乎包括了 上中游洪水的调蓄功能。 设,河南、安徽两省充分发扬了团结治 上游山区的全部来水,洪水来量占洪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按100年一 水的协作精神。两省人民的大力支持, 泽湖中渡以上来水的60%~80%。由 遇洪水标准设计,滞洪库容85.6亿 数万沿淮儿女作出无私的奉献,为临 于山丘水库位于支流上游,对淮干中 ms,下泄流量7362m3/s;校核为1000年 淮岗 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 加固改造中,采用老闸加固外包薄壁 围广。从工程的筹备到建设,豫、皖两 代化水利工程。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混凝土防裂技术,解决了新浇混凝土 省以治淮大局为重,以沿淮人民根本 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水利枢纽工 开裂难题;采取单戗堤单向进占、定位 利益为重,始终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 程,是水利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淮委 沉船、双向合龙施工方案,成功实现淮 持;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 将和有关各方继续深化对临淮岗工程 河截流;采用电解质式位移监测系统, 施移民安置和影响处理工程,积极配 综合利用的研究,力求发挥工程的最 及时监测主坝坝体变形情况;研制成 合支持主体工程建设;广大移民群众 大效益,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 功并使用了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 舍小家,顾大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作 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支持区域经济 块.使拦河大坝更加巍峨壮观。科技创 出了可贵的贡献,共同谱写了一曲团 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不仅更好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 结治水的赞歌。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胜利建 工安全,还节约了投资,加快了进度, 宏伟壮观的临淮岗工程绵延几十 成,鼓舞着治淮人再接再厉,勇往直 锻炼了批专业技术人才。 公里,横亘在烟波浩淼的淮河干流上, 前,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贽 临淮岗工程地跨两省四县,工程 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美观而具有现代 力实现“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 规模大,项目多,战线长,淹没影响范 气息、功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现 号召● I .,r Z唧uAI 2006・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