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企财务监管及风险防范

国企财务监管及风险防范

来源:锐游网
国企财务监管及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的财务监管及风险防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监管与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监管角度和防范风险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国企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监管角度

1. 处理好法律与监管的关系

国企面临的第一个监管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法律和监管两个方面的关系。目前国家对于国企的法律和监管框架较为全面,但实际上实现全覆盖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国企需要自行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弥补外部监管的不足。

2.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

国企要实现财务监管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这种机制可以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委托独立的审计机构来实现。只有这样,国企才能及时掌握自身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

3. 加强管理信息透明度

通过加强信息透明度,国企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是关键,国企需要向外公开相关财务、管理和经营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外界对国企的知晓度,增强公众对国企的信任度。

4. 发挥监管性质的外部保障作用

除了内部审计外,外部保障也很重要。政府作为国企的监管者,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国企的监管与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严格执行审核、审定程序。这样有利于防止国企内部出现财务违规行为。

5. 打造独立、客观的审计业务

目前,在国企审计的角度上,一些审计机构缺乏价值观的自律,审计结果被一定程度地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国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选择多家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且让领导班子和审计机构相互独立,从而避免独立性问题。

二、防范风险

1. 财务管控及时

财务风险是国企风险中最常见的一种,财务管控在风险防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国企应该在日常运营中加强财务管控,经常性地开展风险管理及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2.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改善,以及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和人员岗位责任明晰,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并预先识别和处理潜在风险。

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措施体系

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常见风险,可以分别采取具体措施。例如,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可以建立完整的预算体系和预算执行制度;同时,可以建立管理档案,实时掌握有关公司运营、绩效和财务情况等方面的关键信息。

4. 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

国际上有许多关于防范风险的最佳实践,国企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实践来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防范体系,避免风险的发生。

总之,国企在实现财务监管与风险防范方面,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加强财务管控、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以及发挥监管性质的外部保障作用,从而保证企业的资产稳健运行,促进双方的发展与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