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科学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如何科学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来源:锐游网
H现代公路IGHWAY如何科学做好公路养护工作文 / 吕朝国当前,公路事业的发展正进入的关键时期和重大转型期,既面临加公路管养部门要依据《公路法》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养护巡查制度》、《学习管理制度》、《材料机具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要涵盖公路养护的各项工作,以便于日常工作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养护人员要严格依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做好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比如公路日常巡查日记、养护生产日记,桥涵日常巡查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路况调查记录、 交通情况调查记录、路面纵横缝观测记录、桥梁伸缩缝观测记录等等。有了这些原始记录就能及时将公路及与公路有关的情况准确加强公路预防养护,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当公路状况良好,尚未出现明显病害或轻微损坏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养护措施,就能将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延缓公路使用功能的恶化速度,从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节约养护成本。所以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养护工作中,要贯彻早预防、早施治的方针,及时调查路面及路基的损坏状况,检查其是否有轻微的龟裂、不规则裂缝、松散、车辙、错台、接缝料损坏、坡面冲刷等常见的病害 。如出现轻微损坏时,要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性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道路保持良好的路况 。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又凸显筹融资困难、养护资金短缺、公路等级不高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确保公路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公路管理者的根本任务。 用科学方法做好养护工作对增强公路的服务功能,延长公路使用周期,降低养护成本,缓解养护投入压力,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公路养护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繁复,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记录下来,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后,就能“对症下药”,为科学性的进行“预防养护”打好基础。所以,有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就能很好的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保持公路路面整洁、平顺,确保公路行车舒适常年保持路面平整、坚实、干净是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最基本条件。要192TRANSPOWORLD 2012 No.8 (Apr)使路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首先要经常清扫路面,保持路面干净整洁,做到路面无散落物、无污染、无堆积物、无路障等现象。其次要抓好路面小修工程。在路面小修工作中,对路面上出现的坑槽、跳车、沉陷、车辙等病害要做到随发现随处理,处理病害时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注意修补工艺和流程,做到修补的路面病害线条顺畅、材料与原路一致,接头平顺,保证路面无积水。总之,要保障公路行车舒适,公路管养部门要以路面保洁、保畅为中心去抓好日常养护工作。确保公路排水顺畅公路积水会造成路基损伤,许多路面病害和路基病害都是因积水造成的,特别是在雨雪季节公路最容易出现积水。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抓好公路排水工作,保持公路纵向、横向排水系统经常处于完好畅通状态。做到石砌边沟无堵塞、沟底干净无杂草。对于土质边沟清理要明显,保障排水顺畅。对于公路两侧明显的高路肩,要进行铲除,使之横坡适度,有利于排水,保证路面无积水现象。在汛期,要预防水流直接冲刷边坡,造成边坡流失,引发边坡塌方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要对损坏的石砌边沟及时进行修复,做到全线水沟贯通,保持水沟排水良好的畅通功能。此外要经常整治路肩、路堑、路堤边坡,做到路肩草、边坡草高度适宜、整治的路肩平整、宽度一致,有边有线、顺直清晰,使之整齐、美观、排水顺畅。加强公路桥涵检查和养护,确保桥涵安全行车桥涵是公路的咽喉,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和较大吨位车量增加,尤其是拖挂运输、集装箱运输、个体户载重货物运输等重型车辆日益巨增,使桥梁技术状况不断产生恶化,桥梁承载负荷降低,以致出现一些桥梁跨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保持桥梁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在公路养护中极其重要 ,在日常的桥涵养护工作中,要保持桥面干净、泄水孔灌通、无堵塞、排水良好。要及时治理桥头跳车现象,做到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及时修复损坏的桥梁栏杆与伸缩缝、清除锥坡高杂草、漂流物,清理涵洞进、出水口垃圾和堆积物,以防止连锁性破坏反应,确保桥涵灌通,安稳地运行。对其他构造物设施,要做到合理埋置、整齐、维修及时。桥梁检查工作是桥涵养护的重要环节,桥梁结构的检查,是保证桥梁正常使用、进行维修加固的重要依据。病害发现得越早,维修工作量就越小;发现得越晚,维修工作量就越大。检查不及时或不充分就有可能使桥梁病害得不到发现,而病害潜藏着安全隐患很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做好桥涵的养护和检查工作是保障桥涵安全行车的关键。加强公路绿化工作,保障公路良好的行车环境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绿化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为司乘人员诱导视线、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绿化工作中,对于路树的养护,在春季,主要进行路树补植、扶正压实,植后管护。对影响行车视线、个别不规则的树技,要适时修剪整技,有一定的造型。对于边坡上的藤类树种,要注意养护,用人工引向上边坡,防止割草损坏,确保成活率。在冬季,要定期进行路树刷白,预防病虫害的侵蚀,确保路树保暖过冬。公路绿化工作在公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公路部门在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则,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方针,以展示其特有的自然风光,使公路绿化给人以美的感受,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培养高素质的护养队伍 要对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护养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要求养护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每个人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要培养出一只高素质的职工的队伍,首先从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员工一直在事业单位模式下进行养护作业,计划安排生产任务,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严重,现在进行养护体制的彻底改革,养护走向市场化,管养分离、事企分离,这样必然涉及到人员的分流问题和人员身份置换问题,让员工尽快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让员工在改革中思想稳定,安心工作,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形成一个内部竞争机制,逐步使员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其次养护部门要抓好员工技术业务的培训,培养员工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使员工们更好地为交通事业发展做贡献。 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公路养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公路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总之做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作者单位:承德县交通运输局2012年第8期 (4月下)
《交通世界》1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