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4期 分析科学学报 2002年8月 Vo1.18 No.4 JOURNAI 0F ANALYTICAL SCIENCE Aug. 2002 文章编号:1006—6144(2002)04—0315-03 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杨明惠 刘满红 曹秋娥。 赵 霞 李祖碧。 (1.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云南大理,671000; 2.云南民族学院化学系;3.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化学系,昆明,650091) 摘 要:根据在H SO 介质中钯(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提出 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0.0~6.0 ̄g/25 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 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19×1o big/mL。对3.o,g/25 mI 钯(Ⅱ)测 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8 (n一11)。此法用于某些催化剂中钯的测定,标准加入回 收率为99.5 ~104.1 。 关键词:钯;高碘酸钾;二甲基黄;催化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O657.3;O614.82 3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催化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简单的特点,近年来对钯的测定研究工作日益增 多 卜引。二甲基黄是一种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在催化光度法中 已用于Mn(Ⅱ)、V(V)、Fe(Ⅲ)、Se(Ⅳ)、NO 等的测定 ],但用二甲基黄光度法测定贵金属尚未见 报道。 作者发现钯(Ⅱ)对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由此考察了反应的最 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钯(Ⅱ)的新催化光度法。 1 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501型超级恒温器(江苏实验仪器厂)。 钯(Ⅱ)标准溶液(1.0 mg/mI ):称取0.1000 g金属钯(纯度>99.9 )和0.10 g NaC1溶于10 mI 新鲜王水中,溶液慢慢蒸发至近干后,加入2.0 mL浓盐酸,再将此溶液蒸发至近干,重复此操作两次, 残渣用0.2 mol/I 盐酸溶解并定容至100 mL,用时以蒸馏水稀释此溶液至1.0 btg/mL;0.5 mol/I 的 硫酸溶液;0.1 mol/I 的KIO 水溶液;5.0×10~mol/I 的二甲基黄(DMY)溶液:用95 的乙醇配制。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溜水。 1.2 实验方法 在两支刻度一致的25 mI 比色管中,一支加入适量的Pd(Ⅱ)工作溶液(催化反应液),另一支不加 (非催化反应液),然后同时加入3.0 mL 0.5 mol/L H SO 溶液,1.0 mI 0.1 mol/L KIO 溶液,2.0 mI 5.0×10 mol/L DMY溶液,用水定容。93±0.5℃水浴加热24 min。流水冷却至室温。于525 am波长 处,用1.0 cm比色池,以水作参比,测定催化反应液的吸光度 和非催化反应液的吸光度 。,计算zlA —A。一 及lg(A。/A)。 2结果与讨论 收稿日期:2001—12—19 通讯联系人:曹秋娥 3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杨明惠等: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第18卷 2.1 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由于Pd(Ⅱ)的催化 1.2 作用使K10 氧化DMY的褪色反应速率加快,而且褪色反 应速率正比于Pd(Ⅱ)的含量。催化反应溶液和非催化反应 1.0 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位于525 nm,且在525 nm处△ 0.8 最大,故选择525 nm为测定波长。 2.2酸介质的影响 0.6 酸对该催化体系影响显著,试验了盐酸、硫酸、磷酸及 0.4 醋酸,发现Pd(Ⅱ)催化效果在3.0 mL 0.5 mol/L硫酸介 质中最为明显,△ 值最大且稳定。 0.2 2.3高碘酸钾用量的选择 0.0 体系的吸光度差值△ 随高碘酸钾用量的增加而增 400 500 600 加,△ 在0.1 mol/L K10.用量为0.8~1.2 mL范围基本 ,Vnm 保持恒定。选用1.0 mL。 2.4二甲基黄用量的选择 Fig.1 Absorption spectra 试验表明:非催化体系及催化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均随 [DMY]一5.0×10~mol/L,[KIO4]一1.0× 10_。mol/L,[H2SO ]一0.5 mol/L 着二甲基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吸光度差值△ 在5.0× 1:DMY+H2SO4;2:1+KIO ; 3:2+3.0 g Pd(i);4:2+5.0 g Pd(i) 10~mol/I 二甲基黄溶液用量为1.5~2.5 mL范围内时 达到最大且基本恒定。故选用2.0 mL。 2.5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影响 当反应温度在7O℃以下时,催化反应及非催化反应均较缓慢。在70 ̄90℃之间,非催化反应速率增 加缓慢,但催化反应速率迅速增加。在90 ̄93.5℃间,两个反应体系的速率都基本不变。本实验以93± 0.5℃作为反应温度。在此温度下加热20 ̄26 min,△ 基本不变。选择加热24 min。 2.6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精密度 在实验条件下,钯浓度在0.O~6.0 ̄g/Z5 mL范围内与△ 呈线性关系。计算得到方法的检出限 (3 )为2.19×10_。 ̄g/mI 。对3.0 ̄g/Z5 mL Pd(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78 (n—l1)。室温 下该催化反应体系可稳定20 h。 2.7共存离子的影响 对2.0 ̄g/Z5 mL Pd(I)的测定,当相对误差在±5 以内时,下列共存离子( g)不干扰测定: Ca 、N07(10 000);Mg。 (5 000);PO:一、Co 、SiO;一(2 000);Al。 (1 500);F一、Ba (1 000);Ni (800);Pb 、Sr (300);Y。 (200);Zn。 (150);Cd 、Hg 、In。 、B。 (100);Mo(VI)、Mn 、Se(Ⅳ) (50);Th(Ⅳ)(40);Ti(Ⅳ)、Ag 、W(VI)、Pt(Ⅳ)、Bi。 、Br一(20);Ce(Ⅳ)、Ge(Ⅳ)、Zr(Ⅳ)、Tl 、Au (Ⅲ)、La。 、Ta(Ⅲ)(10);Cr(Ⅲ)、V(V)、Te(Ⅳ)、I一(5);Cu。 、Cr(VI)、Sb(Ⅲ)、Ga(Ⅲ)(2)。Rh(Ⅲ)、 Fe件、Ir(Ⅲ)及Ru(Ⅳ)等量干扰。由此可见,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有较高的选择性。 2.8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试验表明,加热时间对体系的反应速率有明显影响,在18 min以内,lg( 。/A)与加热时间(t)呈 线性关系。由此表明该指示反应体系为假一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为五一1.2×10,。s_。。固定各反应物浓 度,在80 ̄90℃之间测定催化反应液的吸光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值,以一lgA对t作图得若干直线,由 其斜率计算该温度 下的速率常数五,再根据Arrhenius公式求得--lgk一1/T直线的回归方程为:--lgk 一3.55×10。/ 一6.O1,r=0.9945,根据其斜率计算得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E。一67.97 kJ/tool。 2.9分析应用 2.9.1 钯一铝催化剂中钯的测定 将适量的钯一铝催化剂溶解在2O mL新配制的王水中,然后将此溶液 慢慢蒸发至近干。用2.0 mL浓盐酸溶解残渣并蒸干,重复此操作三次以除去氮氧化物。再用2.0 mL浓 盐酸溶解残渣后,加入氨水使铝沉淀,过滤,沉淀用氨水(1+1)洗涤三次,将滤液加热以除去过量的氨 3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分析科学学报 第18卷 水,最后将其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摇匀。分取部分试液按实验方法测定钯的含量,结果 列于表1。 2.9.2 钯一碳催化剂中钯的测定 将13 m1 发烟硝酸和适量的高氯酸加入到适量的钯一碳催化剂中。然 后将此混合物加热使碳完全氧化后再加热至近干,用10.0 mL 0.2 mol/L盐酸溶解残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摇匀。直接取此试液按实验方法测定钯的含量,结果列于表1。 Table l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palladium in catalyst samples 参考文献: [1]张志琪,郑行望.分析化学[J],1995,23(11):1326. [2]程新圆,黄干初.分析试验室[J],1999,18(1):67. [3]马美华,冯连生,李小华,丁柏涛.理化检验(化学分册)[J],2001,37(3):129. [43冯启利,叶反帝,曹建华.分析测试学报[J],1997,16(3):32. [5]Feng Qill,Ouyang Chunxue,Gao Jingyan.Ana1.Lett.[J],1998,31(9):1593 [63陈国树,彭在姜,李明.分析化学[J],1999,27(3):334. Determination of Trace Palladium(Ⅱ)by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with Dimethyl Yellow YANG Ming—hui ,LIU Man—hong ,CAO Qiu—e¨,ZHAO Xia ,LI Zu-bi。 (1.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Dali Teacher’S College,Dali 671000; 2.Deparment of Chemistry,Yunnan National College; 3.Department of Chemistry,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 Abstract: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s of palladium(Ⅱ)on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of Dimethyl Yellow by KIO^in the H2SO^medium,a new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s of palladium(Ⅱ).The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has been obta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Pa(Ⅱ)over 0.O~6.0 og/25 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19×10一 ug/mI .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Ⅱ)at the concentration of 3.0 ug/25 mL was calculated as 0.78%(n=1 1).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tudies on the kinetic parameters suggested that the catalytic reaction is first—order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reaction is 67.21 kJ/mo1.T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in catalysts with the recovery over 99.5 ~104.1%. Keywords:Palladium;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Potassium periodate;Dimethyl yellow 3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