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锐游网
2015年第3期 中药灌肠膏使患者保留灌肠的舒适度大大提高,极大的减轻了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灌肠膏慢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 【中圈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2135)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 J03—0262—02 2.2患者主观评价比较观察组出现插管不适、注药不适、肛门坠迫感、灌肠后腹部 不适及瘙痒者、疼痛者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O1)见表2。 表2 患者主观评价比较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炎症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 层,较少达肌层,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长时间的保留灌肠, 由于反复肛门插管操作,会产生许多肛门白{i不适症状,例如肛门疼痛、出血、肛门下坠 感、肛门瘙痒等等症状,笔者在临床中自制灌肠膏代替液体石蜡油或凡士林作为灌肠管 润滑剂,既具有润滑作用又起到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160例均为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自于本院中医科及消化科符合纳人 标准的慢性结肠炎的门诊患者,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 组(每组8O例),即观察组(灌肠膏组),对照组(液体石蜡油组),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 序确定入组序号并进入相应的组别。入选患者观察组8O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1 67岁,平均年龄45.3士12.6岁;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3O年;对照组8O例,男 35例,女4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1.5士11.2岁;病程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 29年;二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结肠炎诊断;②均采用保留灌肠治疗;③年龄18—67 岁;④签署知情同意。⑤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精神障 碍者。 ~2.3患者满意度评价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 /例 1.3方法 1.3.1药物 注: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各对照组(】【2=21.74,P<0.05)。 3讨论。 中药灌肠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方法痛苦小,经济方便 J 保留灌肠 法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一种技术 6,已在临床使用多年。 本研究中的自制中药灌肠膏中滑石粉具有润滑,干燥和保护作用;苦参:县有消热燥 自制中药灌肠膏:药物组成,凡士林200g滑石粉20g苦参粉lOg黄柏粉10g三七粉 5g冰片5g白芷5g先将凡士林煮溶,再将上述中药研粉加入煮溶的凡士林中,搅拌均 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的作用L4 ;冰片有消肿防腐止痒作用并增加外用药的渗透作 匀,待冷却到50℃左右,再将冰片加入,溶解后搅拌均匀,分装每盒30克凝固备用。I2J 用【 ;黄柏有清热解毒,燥湿之作用_6j;白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l11 J;三七具 1.3.2治疗方法 有消肿定痛之作用。中药熏洗方中生大黄祛风、燥湿、止痒,川椒杀虫止痒,: 硝消肿止 观察组(灌肠膏组):采用中药灌肠膏润滑灌肠管15—20 cm;再润滑肛门及周围,缓 痛,当归活血瘀。通过熏洗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微小血管扩 张,使静脉和淋巴管回流通畅,加速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附属器官和创面组织 慢插入灌肠管l5—20 cm。L J 吸收。 对照组(液体石蜡油组):病人左侧卧位,使用液体石蜡油润滑灌肠管15—20 cm;再 研究资料显示,中药灌肠膏组在研究者评价及患者主观感受指标、患者主观满意度 润滑肛门及周围,缓慢插人灌肠管l5~20 cm。 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各对照组,观察组出现肛门水肿、发红及破溃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均每日进行保留灌肠两次,疗程:21d为一疗程。 提示了说明灌肠膏可以减少保留灌肠对肛门局部的刺激,减轻保留灌肠导致的不适,增 1.4观察指标 1.4.1研究者评价:包括肛门水肿、发红及破溃情况、药液保留时间、插管顺畅情况。 加患者对保留灌肠的依从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疗效提高。 总之,改良的灌肠膏使患者保留灌肠的舒适度大大提高,极大的减轻了‘痛苦,同时 水肿的判断【3 J:指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肿胀疼痛。插管顺畅的判 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值得临床借鉴推广使用。 断【4 J:插管时因患者肛门收缩、疼痛、产生抵抗动作、插管阻力大等原因导致插管被迫暂 时停止,需指导患者哈气或借助其他方法等才能完成插管者视为插管不顺畅。 参考文献 2.结果 [1] 饶晓黎.不同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身 护理杂志, 2.1研究者的评价比较观察组出现肛门水种、发红、破溃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 2008,7(4):72. 组与对照组在水肿、发红、破溃方面差异显著(P<O.05,P<0.O1),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 [2] 时菁静,刘玉兰,暴宏玲等.灌肠膏加中药熏洗在保留灌肠中的使用分析[J].时 >4h/达83.75%,优于对照组的65%;四组在插管顺畅率及药液保留方面无明显统计学 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24卷第6期,2013,24(6):1449—1450. 意义(P>0.05)。见表1。 [3] 王传英,彭美红,廖家艳,等.保留灌肠肛管润滑方法的改进[J]. 理学杂志, 表1 研究者的评价比较 2008,23(11):49. [4] 孟林,赵存刚等.苦参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2,20 (77):128. [5] 曲柏超.浅谈冰片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药物研究,2012,2(8):31. [6]刘仁俊.黄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浅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数育,2011,9 (13):83. 苦参止痒汤 治疗 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 江雪琴 (临安市中医院皮肤科 浙江杭州 311300) 【摘要】 目的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苦参止痒汤对于肛周湿疹的治疗效果,促进了临床上对肛周湿疹的治疗措施的发展。方法挑选120例患有肛周湿疹的病人作为试验组, 采取坐浴的方法,使用苦参止痒汤3剂/天;另外再挑选120例患有肛周湿疹的病人,作为平行对照组,3次/天,外擦软膏制剂醋酸氟氢松。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右果试验组 和平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53.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的病复发率各为3.5%和30.3%,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 给药前的疾病症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具一定的可比性。而在用药前后的疾病症状对比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说明均有疗效。但用药后的效果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试验组的效果 远远比平行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采用外用坐浴苦参止痒汤的方式,其治疗效率远远超越现有的外用西药的疗效,因此,可以推广其用于治疗肛周湿疹。 I关键词】 肛周湿疹;苦参止痒汤;外用坐浴 【中圈分类号l11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63-01 肛周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多,常夹杂在一起,由多方面引起。该种疾病属于常见的皮 部位,切勿同其他的位置混用,更不可同他人混用。注意保持病灶部位的卫生。 肤病,由炎性介质引起。肛周湿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都是在肛门周围发病, 1.3治疗效果检测 也可累及到会阴、阴帝甚至臀部。病变部位常表现为奇痒、皲裂、红疹、糜烂等病症…1。 康复:症状完全消失,肛门周围皮肤恢复正常;较好:病症改善较明显,皮肤恢复大 肛周湿疹最使病人痛苦的是其分泌物较多,且奇痒难耐,病程一般比较长。另外,各个 于等于80%:有效:症状有改善,皮损恢复大于等于30%;无效:症状没有改:眷,皮肤恢复 年龄段的人群均会发病,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发病率尤其高。目前为止,临床上对于该 小于20%甚至病情加重。 种疾病缺少了解,一般都是外擦醋酸氟轻松来进行治疗,但由于该种药物属于激素类药 康复率=康复例数/总人数×100% 物,对人体的伤害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激素类药物短期内效果明显,长期使用副作用 总康复率=(康复+较好例数)/总人数×100% 较大,复发率比较高 2。随着中国的强大,近些年来,中医的发晨收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本研究主要以康复率和总康复率为基准,对两组病人进行对比,来探究苦参止痒汤 使用中医手段治疗湿疹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 3。本研究对2012年一2014年在我 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4。 院治疗的肛周湿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苦参止痒汤外用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的 1.4统计学分析 效果。以下为具体报告。 采用统计学软件(sess)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卡方检验方法(X±sd),P<0. 1资料与方法 05表示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1.1一般资料 2结果 本研究选取2012—2014年期间我院的120例肛周湿疹病人作为试验组,其中男/女 2.1治疗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为61/59;年龄均在22—7l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岁;另还挑选了我院的另外 表1 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n%) 120例肛周湿疹病人作为平行对照组,中男/女为62/58;年龄均在2l一7l岁之间,平均 组别 康复较好 有效 无效 总康复率 年龄为(46±5)岁。两组病人均为肛周湿疹,肛门周围的周皮肤都出现了瘙痒、粗糙、 加厚等病症,夜晚病症尤为严重。经确认,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疾 试验组 83 12 3 2 95 病,包括其他的肛门周围疾病。两组病人在一个月内均没有使用过醋酸氟氢松等激素 平行对照组 43 10 12 35 53 类药物。对本研究的结果没有影响。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 注:同平行对照组对比, P<0.05 具有可比较性。 2.2康复前后的复发率对比如表2所示 1.2方法 表2 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康复前后的复发率对比 试验组进行坐浴,使用药物为苦参止痒汤。苦参止痒汤具体的含药成分为:苦参 组名 康复人数 复发人数 复发 班率% 50g,蛇床子30g,龙胆草30g,防风20g,荆芥20g,黄柏15g,甘草10g,花椒5g。坐浴的具 体方法为:将每剂药物煎3次,混合混匀后加入3L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30分 试验组83 3 3.6・ 钟,处理过的汤药置于盆中,进行坐浴,具体步骤为先熏再洗。坐浴时间维持至少半小 平行对照组 58 17 2【I_3 时,每天3次,早中晚各1次,21天为一个完整的疗程。 注:同平行对照组对比, P<0.05 平行对照组采用外擦醋酸氟氢松,每日三次。 2.3两组病人症状总体比较如表3所示 在院期间,应停止使用其他一切外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忌辛辣,还有刺激性 表3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病人症状总体比较(X±sd) 的食品,更不可饮酒。心情要保持愉悦的状态。坐浴后使用柔软的手帕轻轻擦拭病灶 组别 n 给药前 给药后t P 医学美学美容 263 2015年第3期 性,且病人自己易于操作,及其适用于临床应用,可以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采用外用坐浴苦参止痒汤的方式,其治疗效率远远超越现有的外用西药 的疗效,因此,可以推广其用于治疗肛周湿疹。苦参止痒汤作为一种低廉但疗效更加优 质的中药,促进了肛周湿疹的临床治疗,为解决病人的痛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收到 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临床上肛周湿疹的诊疗,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3讨论 肛周湿疹属于常见的皮肤病,由炎性介质引起。且近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 般使用外擦醋酸氟轻松等激素类物质或者使用抗生索等药物来治疗。但临床效果往 往不尽如人意。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病人的复发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使用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4年间,我院的120例肛周湿疹病人症状以及治疗效果,并 且对其进行了长期跟踪随访,探究外用坐浴苦参止痒汤疗法以及外擦醋酸氟轻松等激 素类药物的优势所在,并对各组的病情复发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坐浴使用 苦参止痒汤的治愈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病人的复发率也更低,同平行对照组具有 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由于苦参止痒汤成本低廉,采用坐浴的治疗方法,提高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 一[1] 崔麦茂,陈飞雁,李丽珠.中药苦参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50例[J].Asia— 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2012,8(5). [21杨秀丽.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10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 2:064. [3]张欣宇.苦参止痒汤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 学,2014. 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体会 郭立郎春华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450052) 【摘要】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接受6个月的治疗 后,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改善 了患者的TC、TG、LDL—C、HDL—C及CRP、ABI水平,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I中圈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004—4949(2015)03—0264一叭 表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s)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习惯 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严重的影 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的身体机能不断减退, 血管弹性和顺应性逐渐消退,僵硬度和脉压差增加,导致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都伴有 动脉硬化的并发症,而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治疗老年 2.3治疗前后踝臂指数(ABI)及斑块直径的变化情况的比较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 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的患者的关键不仅是降低其血压,还需要进行降血脂、改善动脉硬化 踝臂指数及斑块直径变化的差异较小(P>0.05)。见表3 E 。 的治疗。血脂异常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呈 后,正相关。我院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具 体报道如下。 I资料与方法 I.I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一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 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l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6l一 表3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X±8) 81岁,平均年龄66.2岁。所选人的64例患者经过颈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后证实伴有动 脉硬化斑块,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排除 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合并严 重心力衰竭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水、电解质、酸碱平筏紊乱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排除出研究之外。 1.2治疗方法在患者人院时对患者肱动脉的血压进行测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 体血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降压治疗,给予患者使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B受体 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每天晚上给 予患者口服20mg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肱动脉血压变化情况,并经过实验室检 查观察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酵(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C反应蛋白(CaP),以及彩超测量斑块直径的变化情况,Omen Bp一203 2.4治疗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期间,一例患者CK升高,但未超过正常 值的两倍,继续原治疗方案,一月后复测患者CK恢复正常;另一例患者ALT超过正常 值的两倍,未到3倍,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减嚣口服,10mg/d,一月后ALT恢复正常,未 再上调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剂量;此后监测肝肾功能及肌酶均未出现异常;6个月随访 期间,无肌痛、皮疹、神经及其他临床不良反应,亦无出现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事件。 3讨论 RPEⅢ测定踝臂指数(ABI);不良反应观察指标: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定期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酶。 I.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 料,采用t对组问资料进行检验,P<O.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I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情况的比较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在接受6个月的治 疗之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治疗前更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所示。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的比较(i±s) 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是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障 碍以及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将动脉硬化视为高血压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 素,所以,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中,不仅耍注重降低患者的血压,还要注 重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症状,以防止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 化患者由于平时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没有特异性,因此没有引起对高血压的治疗, 这就容易诱发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临床医护人员要向患 者灌输关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基础知识,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以便积极地进行 治疗。 踝臂指数是足躁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反映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常 适用的检测方法。正常范围0.9一I.3,在本研究中,患者6个月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控 制显著,而ABI比值相对恒定,从而证实足踝血压亦控制良好。本次研究中使用阿托伐 他汀钙对64例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接受6个月的治疗 之后,肱动脉血压被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ABI相对恒定,并且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显 著优于治疗前。并且患者的TC、TG、LDL—C以及HDL—c、ClIP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得到 改善,提示使用弼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可以有效 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穰.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电圈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2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的比较患者在接受6个月的治疗之后,其TC、TG、 LDL—C以及HDL—C和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相比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2012.05(07):99—100. [2] 蔡建萍.护理程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 o7(07、:107一l08. 补血四物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邱庆生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河北 清河054800) 【摘要】 目的探讨补血四物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病例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以补血四物汤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 照组22例。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经过治 疗后,头晕、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等症状、体征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RBC、Hb、HCT、¥cr、BUN较治疗改善(P<0.05)。治疗 后,治疗组RBC、Hb、HCT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血四物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地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 补血四物汤;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中圈分类号】R277.5 I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64—02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本研究共46例,均为2010年1月一20l2年l2月来源于清河县中心 医院血透室患者。诊断标准参考<肾脏病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部分【I J 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药新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部分【2 J而制定。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病 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5期、中度贫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1.2一般资料治疗组共24例,男l4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柏岁,最大者56岁, 平均48.6岁;病程5一l0年,平均8.2年;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慢性肾炎8例。肾 病综合症l0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 者60岁,平均50.1岁;病程5一l0年。平均7.9年;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慢性肾炎 6例,肾病综合症10例,糖尿病6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疾病、慢性肾 功能衰竭程度、贫血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予以中药汤剂补血四物汤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补血四物汤基 础方为:阿胶15g。黄芪60g,党参30g,当归12g,熟地黄12g,炒白芍12g,川芎12g。结合 临床辨证,乏力明显者加用党参30g;畏寒甚者加巴戟天12g;便秘者加大黄6g。水煎 服,每日1荆,分两次服用,每次100ml。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治疗:开始每周100— 150IU/Kg,若HCr每周增加少于0.5vo1%。可于4周后按15—301U/l(g增加荆量,但最 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U/Kg/周。HCT应增加到30—33%,但不宜超过34%。如果 HcT达到30—33%,或Hb达到100—110g/L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将剂量调整到原剂 量的1/2,每2—4周检查HCT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HCT和Hb在适 264 医学美学美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