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上下相同重叠的字
写字教学
上下相同重叠的字
河南寨中心小学 蔡德民
设计思路:
汉字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其结构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哥、吕、多、炎”等字使学生认识“上下相同重叠的字的结体方法和规律,难点是写出重叠部分不偏离重心,上小下大结构的美感;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安排了如下的环节:
一、 联系生活感悟字形。本课是上下相同重叠的字,且上小下大,还要保持重心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因此,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切入学生的思维,观看录像“蝴蝶会”感知上下重叠时平稳的原因是不失重心,进而把这种经验迁移到写字中,感悟上下相同重叠的字要平稳也不偏离重心。
二、 尝试临写发现问题。围绕学生写字中出现的问题去引导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尝试临写一是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发现了问题,教师有地放矢更能发挥作用。
三、 典型引导解决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教师不可能一个一个解答,将问题归类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因此,以“炎”、为例进行典型指导结构,教师示范指导用笔,学生练习书写,进行有效地学习。
四、 集是练习,个别指导。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亲身示范便于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自练自悟更是有效的学习。
五、 检测练习巩固提高。课标中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课堂结尾安排2分钟写字,既检查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从学生反馈中也检查了老师引导是否更合理有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更好地组织学生有效的学习。
一、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上下相同重叠的字的结字规律。
能力:能说出上下相同重叠的字的结体特点,写出笔画规范、结体合理的“炎、昌、多、哥、吕等字。
情感: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临写“炎、昌、多、哥、等字,使学生对汉字的形态与结构美有个初步的具体感受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重叠两个部分的形状和笔画的变化。
教学难点:写出重叠两个部分的形状和笔画的变化。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联系生活感悟字形
录像放一段蝴蝶会
同学们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好看,精彩)哪地方最精彩?(小朋友站在大人的肩上,两襞伸直,姿态优美)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上下保持不偏离重心),生活中是这样,我们写字当中的有些字也是这样。请同学们看这些字(课件出示:哥、吕、多、炎、昌),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上下两个部分字形一样,大小不一样,如果学生说不出课件提示)今天我们就来临写上下相同重叠的字,同学们想不想把这种字练好(想)请同学们试着用钢笔把每一个字临写一遍,看一看有什么问题。
二、 新授
(一) 尝试临写发现问题、
1、 生临写,教师巡视,看同学们的坐姿和执笔是否正确,写完的同学把自己写的字和范字对照看有什么不同?
2、 汇报
生------
(学生可能说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预想把学生的问题分类有无顿笔、轻重属于用笔方面的问题。部件写大了小了则属于结构方面的问题)
(二) 典型引导,解决问题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在我们共同研究,
1、 出示一组“炎”字课件
师:大家分析,哪一个字规范?为什么?
生-------
(有的上下相等,有的把上火的捺写成捺与下火的捺重复不美,有的偏离的重心使字要倒-------)
小结:“炎”字上小下大,上面的“火”的捺写成反捺(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分析清楚了,下面请看教师示范,看老师的用笔,怎样写出粗细的变化
2、 教师示范学生观看
3、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用毛笔认真的把这个字练一个。再写之前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坐姿(同学们都准备好后开始写)
4、 评价
师:同学们写非常认真,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评(笔画、结构、)
师评(先鼓励,从整体到笔画评一评,给予指导)
评后生再练一个
评价1、2同学
5、 归纳特点
过渡:刚才同学们把“炎”认真的临写了两次,这种结构的字还有“哥、昌、吕、多”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钢笔字的练习说说
生(同桌的先议一议,然后汇报)
小结:上下相同重叠的字,上面部分要小一些,下面部分要大一些。
(三) 集中练习个别指导(20分)
1、 学生伴着音乐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对学生个别指导。
2、 展评
生评(先表扬,后提建议)
(四)练习检测,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写的有进步,教师想再结同学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大家说行不行?把每个字用钢笔写两次,但要有一定的速度。
1、 生练习
2、 同桌交流,与第一次写有没有进步?
三、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写上下相同重叠 的字或是笔画写好看了------)
课学反思:
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本课中我安排了学生自评、学生评、老师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掌握写字知识,提高写字技能。从课上的效果来看学生评的还是比较好,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但从深层思考,让评价更好地发挥作用,评价方向和语言还要改进。
一、 评价方向要准确
学生写毛笔字比写钢笔字难度大,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包括用笔、用墨、笔画、结构等,拿上学生的字来,每个方面都有问题,评哪一方面呢?要根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去评。在这方面教师往往把握不住,哪方面都相评,每一方面又不深入。所以评价一定要根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好方向。然后可作适当的调整。
二、教师要会听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的语言去评。
课上教师往往不会听,也就是教师的机智还不够,学生说:“这个字非常飘亮,但又注意上面不要写大了。”既然“非常”,就是很好了,没有问题了,怎么又大了呢?学生说的太绝对了,老师没有听出来,还夸学生评的好。失去了教师的评价作用,教师要学会听,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