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瑶山苣苔-简介

瑶山苣苔-简介

来源:锐游网
瑶山苣苔-简介

瑶山苣苔(拉丁学名:Didymocarpus sinosissimus),别称:大瑶山苣苔、无茎苣苔,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

1. 形态特征:瑶山苣苔的根状茎近圆柱形,顶端粗约7毫米。叶9~17枚,均基生;叶片纸质,宽椭圆形、圆卵形或近圆形,长2.5~5.5厘米,宽2.3~4.8厘米,顶端微尖、钝或圆形,基部稍斜,圆形或宽楔形,偶尔浅心形,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小浅钝齿,两面稍密被白色短柔毛,侧脉每侧4~7条,下面稍隆起;叶柄长0.8~6厘米,密被贴伏短柔毛。聚伞花序2~4条,每花序有1~2花;花序梗长5.5~8.5厘米,与苞片、花梗和花萼外面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线状披针形,长5.5~9毫米,宽1.2~2.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4~12毫米。

2. 生长环境:瑶山苣苔生长于海拔400~650米的山地林中、溪边或山坡石上。

3. 分布范围:瑶山苣苔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北部(都安、大化、马山)、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南部(屏边)。

4. 保护现状:瑶山苣苔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EN)。

此外,关于瑶山苣苔的植物学研究并不多见。建议植物学家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了解其生长习性、繁殖方式等特性,为保护这一濒危植物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同时,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生长环境的保护,促进种群的增长和繁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