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器》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器》
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小朋友特别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都有吹泡泡的经验,而且对于吹泡泡的兴趣浓厚,每每说起就手舞足蹈,甚至有的小朋友发现了自己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也能吹出泡泡来,《纲要》《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能初步认识到只有有洞有缝隙的东西都能吹出泡泡,且泡泡都是圆形的。
2.技能目标: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动手动脑运用毛根、纸片吹出泡泡。
3.情感目标:乐于思考,喜欢参与探究活动。
活动重点:能初步认识到只有洞有缝隙的东西才能吹出泡泡,而且任何形状的洞洞吹出的都是圆形泡泡。
活动难点:能动手动脑运用毛根、纸片吹出泡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①泡泡水五碗,吹泡泡玩具一个,牙刷图片一张
②勺子一个,漏勺、吸管、雪花片各两个,毛根、纸片若干、正方形孔、三角形孔、长方形孔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吹泡泡玩具,激发幼儿兴趣
1、大家好,我是园圆老师,很高心认识大家,园圆今天得到了一个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会吹泡泡的照相机)
2、你们平时吹过泡泡吗?都是用什么吹泡泡的呢?(请个别幼儿分享)
教师小结。
二、动手实验(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1、今天啊,我还带来了三个好玩的工具,他们是谁呢?(出示漏勺、吸管和雪花片)
2、这三个工具能吹泡泡吗,你用他们吹过泡泡吗?
3、他们也好想吹泡泡啊,小朋友们能帮助他们吗?(请个别幼儿用这三样物品蘸取泡泡水,进行吹泡泡实验)
4、这三个工具都能吹出泡泡,那勺子也想吹泡泡,那他能吹出泡泡吗?为什么?
小结:漏勺、吸管和雪花片都能吹出泡泡,可是勺子却吹不出泡泡,原来,只有有洞洞的物品才能吹出泡泡来,他们都是我们的泡泡器
三、动手实验(二),猜想并验证,任何形状的镂空物体都可以吹出圆泡泡。 1、猜想环节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玩具引发幼儿探究它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大胆猜测、讨论。)
2、动手验证: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探索发现:任何形状的材料都能吹出圆形的泡泡。
3、师幼共同总结:这些有洞洞或者有缝隙的材料都能吹出圆形的泡泡。
四、动手实验(三)制作泡泡器,出示纸片、毛根,提出问题,幼儿讨论
1、毛根和纸片也想吹泡泡,他们也想请小朋友帮忙,你能帮助他吗?
2、幼儿相互讨论思考
3、幼儿说出帮助纸片,毛根吹泡泡的方法,教师通过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并进行方法示范
(纸片:①将纸片打洞可以吹泡泡 ②将纸片卷起来可以吹泡泡;毛根:将毛根绕出一个任何形状的小洞洞可以吹泡泡)
(规则提示:将毛根纸片蘸取泡泡水放在嘴巴前轻轻吹,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将泡泡水碰到嘴巴;
②不要对着其他小朋友吹泡泡,避免把泡泡水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③有序进行操作,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
4、用毛根和纸片来进行吹泡泡实验,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个别幼儿。
5、幼儿分享经验“你用毛根/纸片吹出泡泡来了吗?”
小结:我们帮助毛根和纸片有了洞洞,他们能吹出泡泡了,原来所有有洞有缝隙的东西都能成为泡泡器,而且吹出的是圆形泡泡。
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用各种工具吹泡泡,吹出了好多的泡泡,我们知道了生活中许多有洞有缝隙的东西都能吹出圆形泡泡;还知道了有些不能吹出泡泡的物品,经过小朋友动脑筋能变成好玩的吹泡器!牙刷能吹出泡泡,成为泡泡器吗?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探索一下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