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米的读音是:cáo mǐ。
漕米的拼音是:cáo mǐ。 结构是:漕(左右结构)米(独体结构)。 繁体是:漕米。 注音是:ㄘㄠˊㄇ一ˇ。 简体是:漕米。
关于漕米的成语
粒米狼戾 水米无交 斗米尺布 凌杂米盐 水落归漕 数米量柴 八米卢郎 吹糠见米 米珠薪桂 等米下锅
关于漕米的词语
凌杂米盐 水米无交 八米卢郎 灌米汤 水落归漕 等米下锅 米盐博辩 鱼米乡 山川米聚 粒米狼戾
关于漕米的诗词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漕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漕运米粮。即漕粮。漕米[cáomǐ]⒈漕运米粮。⒉即漕粮。
二、引证解释
⒈漕运米粮。引《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惟本朝东南岁漕米六百万石,以此知本朝取米于东南者为多。”⒉即漕粮。参见“漕粮”。引《宋史·仁宗纪二》:“景祐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飢民。”《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先将租米还田主,再将漕米解官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湖南地丁正银一两,民间须缴数两;漕米一石,须缴纳数石。”
三、网络解释
漕米漕米是汉语词语,是指漕运米粮。综合释义:漕运米粮。《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惟本朝东南岁漕米六百万石,以此知本朝取米于东南者为多。”即漕粮。《宋史·仁宗纪二》:“景祐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飢民。”《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先将租米还田主,再将漕米解官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湖南地丁正银一两,民间须缴数两;漕米一石,须缴纳数石。”参见“漕粮”。漕米[cáomǐ]以水路运输米粮。《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世家.楚世家》:「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旧日向江、浙、皖、赣、湘、鄂等省徵纳运京的米谷。《宋史.卷一零.仁宗本纪二》:「景佑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饥民。」汉语大词典:(1).漕运米粮。《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惟本朝东南岁漕米六百万石,以此知本朝取米于东南者为多。”(2).即漕粮。《宋史·仁宗纪二》:“景祐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饥民。”《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先将租米还田主,再将漕米解官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湖南地丁正银一两,民间须缴数两;漕米一石,须缴纳数石。”参见“漕粮”。国语辞典:以水路运输米粮。漕米[cáomǐ]⒈以水路运输米粮。引《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世家·楚世家》:「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⒉旧日向江、浙、皖、赣、湘、鄂等省征纳运京的米谷。引《宋史·卷一〇·仁宗本纪二》:「景祐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饥民。」辞典修订版:以水路运输米粮。《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世家.楚世家》:「希范遣张少敌以舟兵趋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旧日向江、浙、皖、赣、湘、鄂等省徵纳运京的米谷。《宋史.卷一零.仁宗本纪二》:「景佑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饥民。」其他释义:1.漕运米粮。2.即漕粮。
关于漕米的造句
1、崇阳圜万山中,胥役虎而冠,凡下乡催征漕米,久鱼肉其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