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簿的拼音
班簿的读音是:bān bù。
班簿的拼音是:bān bù。 注音是:ㄅㄢㄅㄨˋ。 结构是:班(左中右结构)簿(上下结构)。
关于班簿的成语
班门弄斧 班衣戏彩 班马文章 对簿公堂 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班班可考 入铁主簿 班驳陆离 班衣戏采
班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在朝职官名册。班簿[bānbù]⒈在朝职官名册。
二、引证解释
⒈在朝职官名册。引《新唐书·郑綮传》:“昭宗意其有所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考课》:“雍熙间,上尝閲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德驤以羣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
三、网络解释
班簿bānbù综合释义:在朝职官名册。《新唐书·郑綮传》:“昭宗意其有所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考课》:“雍熙间,上尝閲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德驤以羣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网友释义:bānbù班簿在朝职官名册。《新唐书·郑綮传》:“昭宗意其有所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考课》:“雍熙间,上尝阅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诏德驤以羣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汉语大词典:在朝职官名册。《新唐书·郑綮传》:“昭宗意其有所蕴未尽,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侧曰:‘可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宋史·职官志三》:“﹝吏部侍郎﹞视朝则执文武班簿对立,以待顾问。”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考课》:“雍熙间,上尝阅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遍知群下之材,始诏德骧以群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其他释义:1.在朝职官名册。
关于班簿的词语
文彩班班 簿伐,簿阀 點鬼簿 兵簿 丞簿 感风簿 版簿 簿阀 车班班 班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