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设机械论文范例

建设机械论文范例

来源:锐游网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1

在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单承黎老师在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中给我悉心指导、亲切关怀和热情帮助。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以及论文的写作,无不包含着导师的关爱和心血。

导师宽厚的教学作风,朴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造力的学术见解以及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些优良品质都将使我终身受用。导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在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也更加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谢朱赛鸿教授、舒平教授、孔俊婷教授、袁景玉教授、赵晓峰教授、刘磊副教授、任彬彬副教授、李建华副教授、魏广龙副教授在学习中给予的有益教导,使我可以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得以展开设计研究,在此深表谢意。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管理

1建筑机械施工常见安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施工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下面几项。

1.1电气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1.1.1施工现场配电箱、设备电控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不灵。目前,建筑施工现场都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保护。正因为如此,目前在施工现场很少发生触电事故。但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已出现安全隐患,一级配电箱上确实安装漏电保护器,而且工作可靠,然而,有的在二级或三级配电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有的漏电保护器失灵,一旦一级配电箱上漏保出现问题,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1.1.2设备电控箱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接地线均要与施工机械的电控箱外壳连接,而且要求连接可靠。这是因为当电控系统某一相的绝缘损坏而与外壳相碰时,带电的外壳由于接地,就会形成单相短路,使该相电气保护装置动作,因而使带电外壳不再带电,达到安全的目的。其次,在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的情况下,有了这外壳接地装置,当外壳带电时仍可使空气开关动作,切断电源,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现场检查检测发现,不少施工现场仍采用四芯电缆或五芯电缆的接地线不接地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1.1.3电控箱当配电箱使用,箱内乱接线这种情况在打桩机的安全性能检查检测中,发现较多。尤其是在一些自制的打桩机上,这类打桩机的电控箱不仅要完成打桩机本身的各项操作任务,而且还要承担打桩机以外的电气设备配电箱功能,例如电焊机、水泵、工地附近的照明,均从电控箱接出,使得电控箱内,接线混乱无序,电控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无法起到保护作用,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1.2机械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现场施工机械安全性能检查中,这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少,主要发生在打桩机械上。;有些桩机的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连接螺栓常年缺乏保养,已经锈蚀不堪(有的螺栓用榔头轻轻敲击,螺栓即变得粉碎;立柱法兰的连接螺栓缺乏保养,生锈严重。或法兰连接时该用的螺栓数量没有全部用上,造成连接强度下降;一些关键的焊接(例如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焊接),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造成脱焊和开裂,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并修复加固;用于吊重物的钢丝绳,断丝相当严重,仍在继续使用。

1.3安装调试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安装调试上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用机电转换器件作为安全装置的施工机械上。常遇到下列问题:塔机力矩限位器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最大力矩80%时变幅速度的控制开关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小车向内行驶时的极限位置没有调整;物料提升机门锁联动开关没有安装;物料提升机防坠器失灵。

2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在建筑机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机械施工。针对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归纳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2.1从源头抓落实,严把采购关建筑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事故隐患隐蔽性强,日常检修保养不易发觉,故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

;②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③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④企业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监督的检查制度;⑤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装、拆和使用安全;⑥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

。建筑机械租赁业要尽快形成一个稳定的经营格局,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运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孕育出一批规范、运作灵活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平衡和补充的作用。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应善于运用现代租赁的基本方式(融资与经营租赁),将建筑机械的专业技术、融资技术、营销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现代租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做到即服务优质化、业务专业化、经营连锁化。②积极控制租赁风险。拖欠租赁费,是目前我市建筑机械租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除了需有法律加以强制约束外,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形成全民重信用的良好氛围。作为租赁公司首先要建立用户诚信考核制度,完善租赁业务程序,通过各种方法考察用户的诚信度和工程款到位情况,进行充分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对于资金不落实或可能不落实的项目不要盲目承租。其次,要增强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对所有的租赁业务都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在合同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约定,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依。

总之,我们应当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建筑机械在施工中的问题,也便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地的施工。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3

对我国高层建筑设计的若干探讨:由于受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影响,促使现代建筑形式转。向高层空间发展,随之高层建筑工程便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建筑风格形式的一个主要潮流趋势。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数量与规模的不断加大,高层建筑技术与工艺也逐步向复杂性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上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就逐步的暴露出来。如何更好的提升高层建筑的设计便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发展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

深度解读殡葬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自然元素:本文围绕殡葬建筑与生态自然元素的契合展开,试解读当下殡葬建筑设计中自然元素在城市生态化发展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让自然元素在殡葬建筑空间上的痕迹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得以体现,也使人在其中体会到当融入了各种自然介质时,殡葬建筑作为一个主体变化的性,及这种变化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契合了主题。同时去深层次的挖掘变化的内涵,展示动态的过程,使建筑作品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特色。

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分析探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本文将对数字化技术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问题分析     1)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加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已经宣传了很多年,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很多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只是一声响亮的口号。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线,造成华而不实的建筑工程数不胜数,导致建筑物的毒性逐步吞噬了居住者的健康,也加重了自然环境的压力。我国建筑缺乏生态因素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响亮,光说不练,因此,通过建筑设计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落实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2)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有待加强。。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对建筑之间的整体性关联缺乏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性意识薄弱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建筑物孤立,评价单一,导致人与自然很难连接,建立综合的生态观念也存在很大的困难,由此可见,将生态策略是计划的重要方法就是建筑物的整体意识。     3)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意识有待加强。我国建筑设计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建筑设计过于形式化,建筑物华而不实。目前国际上的建筑风格都趋向于简约风格,而中国建筑背道而驰。生态策略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重视建筑的实际功能是尤为重要的,我国对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意识还有待加强。对建筑各个方面的实质性功能考察我国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4

关键词: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内涵及特色;构建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41-01

同志曾说:“应创建社会注意的和谐社会,构建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团结稳定、安定有序的社会。”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此外,在这句话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和谐,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等,依据以上情况,早已明确我们只有在在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的基础前提下,才能构建出一个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这个和谐社会必须包含很多特色(普遍性、可持续性等)。实际上,其就是人们提到的和谐文化,想要建设和谐文化,就需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特征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彰显

对于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内涵的看法,在我国理论界有不少看法,其中最根本、普遍的就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系的和谐文化。这最主要就是追求、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并且以规范社会风尚,融化思想观念的行为为导向基础,来建立和谐社会的以及制度。此外,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田心铭教授以说文解字的视角下看,和谐的文化可以解释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即文化属于主语,和谐属于定语。实际上,具有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服务社会的文化,解释成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广科院副院长温宪元却是从意识与政治制度的视角下分析,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才是基本性质,同时,以革新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和民族的精神,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财经作家在辨证角度分析,和谐不光是辩证法的内涵,也是中西文化中传统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主张多元一体化。

(二)和谐文化特征

赵维绥认为和谐文化主要有先进、目标、继承以及创新四个基本特征。然而,郭宇光确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要有一些特征:首先,以社会主义性质文化作为本质属性;其次,将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作为价值取向;第三,把培养四有公民作为目标定位;第四,以民族性、大众性以及科学性为基本理念;第五,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以及面向世界的时代特征;第六,具有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以及和而不同的鲜明个性;第七,以坚持人为本为核心要求;第八,与时俱进引领先进文化,以实践为基础。总的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民族、先进、时代、多元以及发展等特色。

二、如何实现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针对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谐文化不仅指的是追求时尚的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特色文化。彰显和谐文化的多元性和一元性、普世性和特殊性以及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特色。唯有以和谐文化的概念及特性为基础,才能够让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得以实现。

(一)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创建和谐文化期间,应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体为核心,将其作为构建价值系统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我国民族历史所选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今,创建和谐文化,正步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相关标准中指出:创建和谐文化应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将创建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正因如此,构建满足其根本要求的和谐社会,此外,有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对马列主义思想及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予以肯定,同时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把全党武装起来(用中国化这样的新成果),对人们实施教育。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经验来说,一旦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国家的政权就会出现问题。就好比,前苏联的解体一及东欧剧变等。对此我们可以引以为鉴。想要保证和谐,必须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层面上,发展特色社会注意。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出指导的方向,在综合国内外文化的背景下,引领社会思潮,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来创造和谐社会。

(二)以人们的文化发展成为为基础,创建和谐文化,并且应借鉴以往的经验,基于此层面上不断创新、发展。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系统,表明和谐方向,而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实践性要求有借鉴、继承、创新的精神。有关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史的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变革以及创新的过程。在其中,创新又是关键中关键,它是文化本身推陈出新、活力的源泉所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想要走上文化繁荣与生产力发展这样的道路,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端上,对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方法进行不断革新。同时创新机制。社会和谐文化的创新动力就是文化多样性以及交融性,同时,吸收人类的文化成果。所以,人们的创建和谐文化期间,要不断创新,借鉴其中的长处,吸取优点,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吸取所有对民众有益的文化,进而拓宽人们的见识,为创建和谐文化夯实基础,促进其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应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基础,创建和谐社会。只有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才能使我国多个领域(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生态等领域)的和谐得以实现。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才能促进对社会的坚持发展,同时给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2]余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3]郭宇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5

初始化通讯端口与数据结构是设备初始化的核心。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采用串口与USB2.0通讯,将通讯端口设置为自动搜索连接。串口通讯波特率为115200波特率,无检验位,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1位。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的串口工作状态,是通过串口命令改写模块ARM7芯片中寄存器的值来控制的。通过对串口发送结构体数据完成MAC寄存器的值修改操作。设计结构体如下:structpc_reg_req{INT16Uaccess_flg;INT16Ureg_addr;INT32Ureg_data;};结构体共8个字节,3个成员变量。其中,ac-cess_flg是MAC寄存器读写标志位,0x0000为读操作,0x0001为写操作;reg_addr是MAC寄存器地址,不同的地址代表着不同的读写器功能;reg_data对应MAC寄存器地址的值,不同的值,对应读写器相应功能中不同的状态。完成了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的通讯端口初始化与结构体初始化之后,必须对模块进行天线配置,才能使模块进入四天线工作模式。

2天线参数配置

使用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天线,必须对所有天线的参数进行配置,天线参数数据结构如下:在天线参数结构中,定义了物理天线号、天线功率和延迟时间等天线工作必须参数。在使用天先前必须对天线的参数逐个进行赋值,然后才能进行天线工作模式配置。

3配置天线工作模式

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采用了Impinj公司R2000芯片配套固件,设备上电初始化后默认双天线工作,设置四天线工作模式,必须通过修改OEM寄存器值使能4个天线端口。地址为0x00000087的OEM寄存器控制天线使能。寄存器值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使能四天线,必须将OEM寄存器地址为0x00000087的区域值设置为0x00000000。

4四天线轮询访问标签

天线轮询访问标签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使能四天线之后,可在任一时刻选用任一天线进行标签访问,在某一个天线对标签进行访问期间,必须关闭其他天线的使能。天线在工作期间,会自动搜索匹配使能的天线。如果多个天线同时使能,则读写器核心模块始终会使用最小号天线进行标签访问。采用四天线轮询访问标签,必须根据访问标签的数量设置天线轮换时间。如果标签较多,天线轮换频率过快,则标签读取率低;如果标签较少,天线轮换频率低,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依据每个天线访问的最大标签数量,选取天线轮换时间。

5测试与应用

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射频前端工作在925MHz,使用频谱测试仪对软件配置结果与硬件设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横轴为输出频率,纵轴为射频前端输出功率。由图4可以看出,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工作在925MHz时,输出功率为31.6dBm。使用UHFRFID读写器核心模块对2个标签进行轮询访问,实际访问率达到100%。经过测试与现场应用,四天线UHFRFID读写器模块核心软件能有效地控制读写器核心模块对标签进行准确访问。

6结束语

建设机械论文范文6

土地及生态环境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想要保障有效的农业生产,就必须做好对土地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机械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农业机械化能够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实现科学化农业发展。保护性耕种对土地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节水型灌溉对干旱年份的收获保障以及秸秆还田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增加,更实现了对土地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对于依赖土地和生态环境生活的农村来说意义非凡。

2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策略

2.1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这对提升农民农机化作业的信心,实现全面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将土地分割成小块给农民进行耕作,这使得很多大、中型农机具无法有效展开耕作,农业机械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是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经营,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农业机械作业,还能够将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所以说,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2.2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而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施之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让农民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实现农业增收、增产,还必须要拓宽农业发展类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机械化农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完成农业生产任务,还能有效把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标准,比如,实现种坑深浅一致,苗秧间距一致,施肥用量一致等,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将更多的人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当中出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2.3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农机化人才队伍是帮助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的重要团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就必须要加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因为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队伍才能够帮助农机具更好的发挥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在这一方面,各级应重视对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的3支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首要大事来做,尽快组建起高水平农业机械化队伍,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新农村的有效建设提供保障。

3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