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绥远的拼音

绥远的拼音

来源:锐游网

绥远的读音是:suí yuǎn。

绥远的拼音是:suí yuǎn。 简体是:绥远。 繁体是:綏遠。 结构是:绥(左右结构)远(半包围结构)。

绥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安定远方。绥远[suíyuǎn]⒈安定远方。

二、引证解释

⒈安定远方。引汉桓宽《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以绥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周学健奏捕天主教二千餘人。上以失绥远之意,宥之。”

三、网络解释

绥远绥远省为中华民国时的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1954年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网友释义:绥远省,中国原省级行政区,是中国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地区。绥远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陕坝(今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绥远省人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上半年统计为216万6513人,下半年统计为222万9945人。1954年3月6日绥远省被撤销。汉语大词典:安定远方。汉桓宽《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宋曾巩《中书令制》:“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以绥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周学健奏捕天主教二千馀人。上以失绥远之意,宥之。”国语辞典:省名。参见「绥远省」条。绥远[suīyuǎn]⒈省名。参见「绥远省」条。⒉城市名。在绥远省归化城东北五公里,今合为归绥市。辞典修订版:省名。参见「绥远省」条。城市名。在绥远省归化城东北五公里,今合为归绥市。其他释义:1.安定远方。

关于绥远的造句

1、现在河北、察哈尔、绥远和山西的一部分虽已丧失,但我们决不灰心,坚决号召全军配合一切友军为保卫山西恢复失地而血战到底。  

2、将军衙署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建造,位居绥远城中心西北处,是当时城中最大的建筑群。  

3、同年曹玉芳获绥远全国举重比赛重量级第三名。  

4、第二天打早,徐冰,王清起床后,先打发一喽啰给马德彪去送信,他们算还了店钱,告诉了帐房先生,上城北大道继续向绥远进发。  

5、一九五四年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察哈尔四旗正式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并更名为乌兰察布盟。  

关于绥远的成语

轻举远游  柔远绥怀  洞幽烛远  迩安远至  高飞远集  防微虑远  好高鹜远  好高骛远  狐绥鸨合  钩深图远  

关于绥远的词语

抚绥万方  廉远堂高  鸨合狐绥  迩安远至  柔远绥怀  轻举远游  劳师袭远  好高骛远  狐绥鸨合  好高鹜远  

关于绥远的诗词

《病起题绥远教育厅壁》  《减字木兰花·时于役绥远青山畔,道上作》  

关于绥远的单词

Suiyua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