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饧的读音是:zhōu xíng。
粥饧的拼音是:zhōu xíng。 繁体是:粥餳。 简体是:粥饧。
关于粥饧的词语
戴帽饧 饧缓带 粥饧 饧蜜 粥香饧白 膏饧 群雌粥粥 羣雌粥粥 饧粥 乳饧
粥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⒈ 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粥饧[zhōuxíng]⒈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基础解释: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二、引证解释
⒈ 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引: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餳。”⒈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引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餳。”综合释义: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餳。”粥饧[zhōuxíng]甜粥。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网友释义:有二件标本,均为压扁状。其中WP11L-0016的长轴为5.5cm,短轴为1.7cm。髓和初生木质部都保存不好。次生木质部厚7-9mm,靠近髓的部分保存不好。WP11L-0024的茎只保存了大部分,推测其长轴可能达6cm左右,短轴可能达4cm。次生木质部最厚处可达1.8mm。髓也保存不好。髓边缘有较多的大的具深褐色内含物的分泌细胞,有时可形成连续的带状。在标本WP11L-0024,其木质部束内缘呈钝尖状,脊管不发育。初生射线最内端宽5-10个细胞,向外延伸很远,可能到达次生木质部的外缘汉语大词典: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国语辞典:⒈ 甜粥。引: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粥饧[zhùxíng]⒈甜粥。引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辞典修订版:甜粥。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其他释义:1.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关于粥饧的成语
断齑画粥 僧多粥少 粥少僧多 断齑块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划粥割齑 煮粥焚须 一锅粥 羣雌粥粥 涎脸饧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