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课法理学-16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法理学-16_真题-无答案

来源:锐游网


综合课法理学-16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法律关系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______的概念 A. 法律联系 B. 法锁 C. 法的关系 D. 法链

2. 按照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______ A.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B.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C.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3.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法律关系是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

B. 法律关系是一种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

C.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D.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产生的前提

4. 法律意义上“权利”一词,最早来源于______ A. 法国民法典 B. 美国 C. 罗马法 D. 马克思主义学说 5. 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物______ A. 月球上的土地 B. 老太太嘴里的金牙 C. 空气 D. 自行车

6. 以下哪一项属于法律事件______ A. 死亡 B. 写小说 C. 签合同 D. 拍卖

7. 我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表明法律关系主体所特有的性质是______ A. 广泛性 B. 社会性 C. 主观性 D. 法律性

8. 某施工单位与某基层政府签订合同,规定该建筑队承建该政府的办公大楼,后来该施工队没有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建设,基层政府诉至法院。关于施工单位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平权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合同” B. 隶属型法律关系,因为双方存在隶属关系

C. 不形成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履行合同内容

D. 保护性法律关系,因为建筑队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9.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A. 一般情况下,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 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C. 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

D. 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10. 李某和王某系邻居,但二者有矛盾存在。李某经常教唆自家的鹦鹉说“王某混蛋”,王某因此觉得受到了侮辱,遂上诉法院。李某侵犯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以下哪一项______ A. .物 B. 行为结果 C. 王某的身体 D. 非物质财富

11. 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前提 B.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的结果 C.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基础 D.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根据 12. 关于权利能力,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一定拥有权利能力 B. 享有具体权利的人一定具有权利能力 C. 有权利能力的人一定实际享有具体权利

D. 权利能力只体现享有权利的资格而不包括承担义务的资格

13. 甲因市场摊位摆放不规范与工商局人员发生口角,抽刀将工商局执法人员小丁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______ A. 违法行为 B. 事件 C. 免责事由 D. 事实构成

14. 关于法律制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B. 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 C. 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 D. 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15. 某乡镇民政办公室主任万某利用其掌握的乡镇户籍低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万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______ A. 行政处罚 B. 刑事制裁 C. 民事制裁 D. 行政处分

16. 以下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在于,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B. 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C. 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是违法行为或者违约行为两种

D. 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其惩罚、救济和预防三项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

17. 司法机关对于犯罪者根据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确定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指的是______ A. 民事制裁 B. 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 D. 违宪制裁

18. 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法律责任不全是过错责任 B.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C. 法律责任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

D.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根据其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惩罚措施 19. 以下列举的情况,不是必然导致法律责任的是______

A. 某公司临近年终,老板要求职工每天工作16小时,加班费每小时支付5元

B. 小王向检察机关举报某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事实,检察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 C. 公交乘务员小王多次提醒抱孩子的乘客坐稳扶好,乘客没有听从因走动而摔倒 D. 商场停车场向停车司机收取停车费用不绐收据 20. 下列哪一项是法定的法律责任免除的事由______ A. 自首并重大立功 B. 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 C. 紧急避险 D. 精神失常

21. 小王酒后驾车,闯红灯撞伤三人。他应当受到的法律制裁是______ A. 行政处罚 B. 民事制裁 C. 刑事制裁 D. 行政处分

22. 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 A. 制裁 B. 惩罚 C. 报应 D. 预防

23. 将法律制裁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的标准是______ A. 根据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 B. 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 C. 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 D. 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法律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B. 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C. 有法律责任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D. 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25. 罚款和没收财产属于______ A. 均属于行政制裁 B. 均属于刑事制裁 C. 前者属于行政制裁,后者属于刑事制裁 D. 前者属于刑事制裁,后者属于行政制裁

二、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______ A. 20周岁的精神病患者小王 B. 19周岁腿骨折的小李

C. 17周岁但是能够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的小刘 D. 13周岁的小贝

2.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______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人身利益

3. 关于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相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 B. 相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某个人体现出来 C. 绝对法律关系以某个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 D. 绝对法律关系以一切人对一切人体现出来

4. 下列列举的各项,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物的是______ A. 小王的纪念金币

B. 互联网发表的小说 C. 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货物 D. 脱离人体的器官

5. 社会主义法律不能在下列哪些领域发挥作用?______ A. 恋爱关系 B. 家庭关系 C. 师生关系 D. 合同关系

6. 新婚夫妇到影楼拍摄婚纱照。由于拍摄工作人员工作失职,导致所拍婚纱照片的底片未能保存下来,该新婚夫妇因为服务合同内容未能履行为由遂将影楼诉至法院。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 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是平权型法律关系

B. 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只体现了双方的意志 C. 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

D. 如果底片没有报废,新婚夫妇与影楼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照片 7.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______ A. 违法行为 B. 违约行为 C. 法律规定 D. 违背道德

8.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法律责任的构成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 B. 违法行为是一切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 C. 有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结果的存在为条件

D. 法律归责原则上要求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9.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以下哪些属于免责的条件______ A. 时效免责 B. 不诉免责 C. 自助免责

D. 自首立功免责

10. 在我国,行使违宪制裁权的国家机关是_____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最高人民检察院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是______ A. 责任法定原则

B. 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C. 因果联系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12. 小王把小李打成重伤,小李住院治疗花费人民币十万余元。请问小王应负哪些法律责任______

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 D. 危险责任

13. 免责是法律责任的免除,它包括若干情况。下列属于人道主义免责的是______ A. 小王因正当防卫而伤人

B. 小杨作为法盲而犯法,法官酌情减轻了一定责任 C. 小李精神失常而抢取他人财物

D. 小刘家境窘困因无力履行合同而违约

三、简答题

1. 简述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

2. 简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

四、材料分析题

德国人米斯特今年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H剧院观看京剧“空城计”,不料该剧几位主演在外地演出未能按时归来,剧院临时把时间作了调整,在演出当日播放了另外一场话剧。米斯特以该剧院违约为由向该区法院提起诉讼。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米斯特与该剧院有几种法律关系?

2. 米斯特因购买该京剧票与该剧院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3. 该剧院与法院是哪一种法律关系?

王某的父亲死后,其母亲李某将王家住宅独自占用。王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李某支付赡养生活费。李某将王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王某每月向李某提供生活费200元。请结合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4. 分析材料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其性质。

5. 分析引起这些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及其类型。

6. 付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误解与同事小刘发生口头争执。当天,恰逢小刘心情不好,两人说话语气过重,扭打到一起,小刘左眼被打伤住院治疗。事后,两人所在的机关单位对小刘作出警告的处分,对付某作出开除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法院认为,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赔偿小刘的医药费。请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请指出本材料涉及的法律责任。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7. 小王绑架当地钢管厂主吴某的儿子进行敲诈勒索,吴某报警后警方顺利侦破此案,救出了人质,小王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经过在监狱中的劳动教育改造后,小王改过自新,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干这种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坏事”。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法律责任的目的和功能。

五、论述题

1. 论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