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双汇连锁店的发展及经营模式

浅析双汇连锁店的发展及经营模式

来源:锐游网
2014年第9期·总第243期

【经贸管理】

浅析双汇连锁店的发展及经营模式

刘 娟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河南双汇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其连锁店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巩固发展阶段,战略转型和组织再造阶段。双汇构建了连锁零售终端,以生鲜便利店为主要零售形态,以直营和加盟连锁方式为主,自配物流配送体系。为促进双汇连锁店发展提出应强化双汇连锁店在双汇集团中的战略地位,创新和完善连锁经营模式,提升零售技术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双汇;连锁超市;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9-0119-03

  一、双汇连锁店发展概况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并且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大型食品企业,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多年来,双汇集团凭着先进的业态、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服务和良好的效益,已成为中国连锁行业百强,并且获得了“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双汇连锁店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高速增长阶段(1999—2004年)

1999年,双汇连锁有限公司在河南正式成立,通过建立自有品牌的连锁零售网络,推出肉类产品连锁销售终端,推广和销售双汇冷鲜肉。2000年双汇连锁店在河南发展得十分顺利,仅用一年时间门店数量就达到84个,2002年双汇连锁店实现跨省发展,首先在人口密集的养猪大省四川开设了数十家省外连锁门店,2003年双汇连锁店由河南、四川发展到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双汇连锁店的影响日益增大,2004年门店数量达到367家。双汇发展的年度报告显示,2000—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07亿元、3368亿元、4760亿元、7179亿元和100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9%、4132%、5084%和4007%,呈快速增长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71亿元、201亿元、264亿元和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1766%、3144%和1317%,也呈现出稳步、快速的增长态势,并且业务范围迅速扩大,物流服务水平也快速提升。

(二)巩固发展阶段(2005—2010年)

2005—2010年,双汇连锁事业的发展进入战略调整时期。连锁店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0亿元、15131亿

年份排名

元、21845亿元、26010亿元、28351亿元和36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为3385%、1242%、4156%、1907%、900%和2962%;与上一阶段相比,本阶段营业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呈稳定增长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456亿元、562亿元、698亿元、894亿元和10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07%、1791%、1444%、3258%、2819%和2216%,利润的增长情况也比较稳定。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也基本保持稳定(见表1)。

表1 2005—2010年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

2005161

2006154

2007166

2008170

2009177

2010160

  (三)战略转型和组织再造阶段(2011—2013年)

2011—2013年,双汇连锁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7615亿元、39705亿元和44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为359%、1081%和1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858亿元、1941亿元和364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546%、29952%和878%。2011年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主要原因如下:一是2011年,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肉类供应短缺;同时,肉制品的原料、辅料、包装物等物资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升高,企业利润减少;二是2011年,央视3·15“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播出了“健美猪”真相,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导致市场销量下降,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亏损。公司制定以下对策:1针对产品问题,对全部问题猪肉进行

  [作者简介]刘娟(198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设计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5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1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第9期·总第243期

无害化处理。2为了确保消费者放心,开放工厂,并接受消费者、投资者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以此获得消费者、投资者对公司的理解与认同。3吸引消费者,通过改良产品结构和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加快市场恢复。4降低成本,创新工艺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以上措施的实施令双汇在2012年、2013年恢复了快速发展,双汇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从2011年的200名,上升到2013年的128名。

二、双汇连锁店的经营模式

双汇连锁店是集工业、商业和物流业于一体的新型肉类连锁经营形态,包括饲料加工、双汇农牧、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化工包装、物流配送和商业连锁等项目,其经营模式如下:

(一)构建连锁零售终端

双汇集团是从肉类生产企业发展起来的,而肉质品属于快速消费型产品,对于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来说,自建零售终端不仅成本投入巨大,而且管理上更显困难,会遇到各方面的发展策略协调问题。双汇集团开创双汇冷鲜肉连锁店,直接进入下游零售市场,构建自己的连锁零售终端。从而改变了完全依靠批发商和经销商的销售体系。增加了企业与消费者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利于企业即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开发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二)以生鲜便利店为主要零售形态

主要经营双汇冷鲜肉、双汇肉制品、双汇调味料、生鲜、冷冻食品、粮油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蛋、奶、菜、粮”等,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双汇早餐”以及相应的主餐加工、配送、销售等业务。

(三)以直营和加盟连锁方式为主

双汇集团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目前已在河南、山东、湖北、河北、安徽等省市建有400多家连锁店,主要以直营和加盟为主。直营店是由双汇商业公司全额投资建立的,加盟店由加盟者全额投资,在地级城市只发展直营店、在地级以下城市重点发展加盟店。通过“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实现连锁店的“千店一貌”。

(四)自配物流配送体系

对于肉制品尤其是冷鲜肉来说,需要低温生产和销售,产品从生产、运输、销售到进入消费的时间非常短,而且还要防止在流通领域的交叉污染,因此,对物流配送的要求非常高。双汇集团自配物流配送体系,率先把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在全国数个省市设立了物流配送基地,配备专业的物流配送人员,拥有高效的分拣体系、庞大的运输

  

图1 双汇物流配送流程

三、对双汇连锁店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强化双汇连锁店在双汇集团中的战略地位作为双汇集团自有的商业连锁零售终端,双汇集团应重视连锁店的发展。目前,随着双汇冷鲜肉其他销售渠道(如商超、特约店)的迅速增加,双汇集团应对双汇连锁店进行整顿、改革和提高,增强其竞争力,适时实现区域扩张和规模扩大。明确双汇连锁店战略地位,可以通过增加新品、改善服务等措施强化双汇连锁店作为品牌形象店的功能,通过错位经营减少双汇集团内部部门间的竞争,实现共赢发展。

(二)创新和完善连锁经营模式

双汇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改进连锁店总部管理机构,使其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规范的执行者和系统化的推行者。此外,要转变观念,吸纳新的理念,对现有连锁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要站在全国的角度,针对各地区消费市场的差异,探索一条具有弹性的、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连锁商业运作模式。

(三)提升零售技术

双汇连锁店定位于生鲜便利店,在客流量上肯定比

(下转第125页)

队伍。公司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运输、分销和配送服务,具体双汇物流配送流程见图1。双汇物流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品牌化。双汇物流是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食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二是分布广。在全国十余个省市都拥有物流网络,已经形成了长途运输与区域仓储、配送交织分布的大物流网络格局。三是实力强。目前,双汇物

流拥有冷库容量20万吨,常温库、配送库185万m,铁

路专用线8条,公司自有各种冷藏运输车辆1500余台,常温运输车辆150多台,总运能15000吨以上。具有规

33模化的冷藏货物储存、分拣、加工、包装及10m~90m车

型的调控能力。四是前景佳。双汇物流已经实现了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肉类、乳品、冷饮、快餐、商业连锁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12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第9期·总第243期

ness,企业与企业)、C2B(ConsumertoBusiness,消费者与企业)、C2C(ConsumertoConsumer,消费者与消费者)、B2G(Businessto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等经营模式。生产型外贸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性质和行业特点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如果企业的产品是大型设备,一般可选择B2G或B2C模式,如果企业的产品是日常消费品,则一般选择B2B和B2C模式。因此,对生产型外贸企业而言,充分认识和了解电子商务平台,选择恰当的电子商务模式极其重要。

5建立电子商务管理体系

生产型外贸企业应注重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企业的基础网络及网站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网络使用水平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更新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创新国际贸易的流程,改变国际贸易的成本结构,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差异化营销。企业的采购、运输、生产、销售都要纳入ERP系统,以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出错率和企业管理的内耗。

6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生产型外贸企业应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如谷歌等,利用关键字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等网络营销方式寻求新客户,并认真研究国外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做好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同国外认可的生产检测实验室建立联系,降低检测费用和企业生产成本。同口岸大型船代或货代通

Abstract:Asanewbusinessmodel,electroniccommercehasamoreprofoundimpactontheproductiontradeenterprises.Todevelopforeignmarketsinthenewmarketenvironment,theproductiontradeenterprisesmustuseinformationtechnologytoreformthetraditionaltrade,toraiseawarnessofe-commerceandnetworkmarketing,activelycultivateandintroduceforeigne-commercetalents,usee-commerceplatformtodeveloptheinternetmarketing,updatetoachievethebestallocationofresourcesandproductionfactorsacrossborders,improving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Keywords:productiontradeenterprises;e-commerce(上接第120页)

不过大型超市等零售业态,因此必须通过提升零售技术和提供附加服务来稳固市场。一方面要在门店形象、员工素质、店内陈设、产品管理、促销策略、门店服务等方面提升水平,从便利性上着手,积极开发一些新型的社区便民服务,吸引和留住周边的客流。

(四)引入战略投资者

就双汇商业连锁体系自身来说,缺乏体系设计与门店经营管理经验,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优化其连锁体系,提高门店经营管理的水平。目前,一些城市外资连锁便利店在产品组合、服务定位上与双汇连锁店具有互补性或相似性,但他们

(责任编辑:陈鸿鹏)

的连锁运营技术、门店管理水平则明显高于双汇商业连锁,因此可以考虑适时通过资本纽带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先进的连锁运营模式和门店零售技术,从而提升双汇连锁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晟义涉农供应链浅析[J]物流技术,2003(3):36

[2]邓俊森,戴蓬军供应链管理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6(8):76-77

[3]杨浩等零售企业主导型供应链的管理特征研究[J]财贸研究,2004(6):32

(责任编辑:陈鸿鹏)

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长远关系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拓拉美、非洲、中东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总之,电子商务对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产型外贸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开拓国外市场,就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模式,提高本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接触信息较为完全的国际市场环境,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培养和引进外贸电子商务人才,更新国际贸易手段和流程,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全球化营销。

[参考文献]

[1]盛玉扉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

[2]尤宏兵等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M]科学出版社,2004

[3]李雪峰国际电子商务运营机制及效应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

[4]刘亚娟国际营销渠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变迁与整合[D]沈阳工业大学,2009

[5]郭虎经济全球化中电子商务企业利润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为例[D]浙江大学,2009

[6]李靖电子商务在中国[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孙丽云,燕春蓉国际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之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1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