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命伦理素养的教育过程。
晏朝飞认为生命伦理教育是使
大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有着清晰与正确的认识,培育良好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总体而言,大部分学者对生命
伦理教育的定义相差不大,认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应该是一种通过教育培育大学生尊重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并爱惜生命的行为教育。
二、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探讨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频繁出现对自身生命、他人生命、异类生命蔑视和伤害事件,探讨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意义更显重要。奚红等认为,大学生梳理生命伦理意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化程度。
俞念胜认为生命伦理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
供保障。
、个性心理不成熟
2016・8(下)
胡冰认为,社会环境、家庭原因、同伴关
系、学业问题等方面也给生命伦理教育带来挑战。
(二)从教育主体与对象看而从教育主体即高校的角度看,高校生命伦理教育中教育本质偏差、生命责任伦理教育缺失、敬畏生命伦理教育缺失等问题凸显。
从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的角度看,大学生也存在自身生命责任意识欠缺、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漠视等问题。俞念胜认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应包括进行关爱生命
教育、树立正确的功利观、教导学生学会宽容与倾诉三个部分。奚红等人认为,生命伦理教育包涵完善生命认知、坚守生命伦理、追求生命价值三个组成部分。胡冰认为生命伦理教育主要由生存意识的教育、生命磨炼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三个部分。
2016・8(下)◆教育文化胡冰认为,强化“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生命伦理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促进人文学科发展、生命伦理教育应该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将生命伦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是主要途径。俞念胜认为通过父母影响、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生命伦理观。马英提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社会实践等两个方面建议。晏朝飞提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浓郁的生命伦理教育氛围、丰富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知识的内容、建立健全相关教育机制等对策。董建宏建议从将生命伦理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应对网络生活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等多方面渠道入手。
晏朝飞.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探析.科教导刊(中旬刊).(3).2011
张鹏.论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价值生态及其超越.江苏高教.(4).2011胡冰.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青年文学家.(5).2014景亚蕊,等.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1).2012
李高峰.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