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锐游网
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1.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

)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答案】C

【解析】A、存在副产品CH3COOH,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较低,错误;B、存在副产品CaCl2和H2O,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较低,错误;C、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原子利用率最高,正确;D、存在副产品OCH2CH2-O-CH2CH2OH和2H2O,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较低,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的比较。

2.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大脖子病

A.①②③ B.⑦⑧ C.①⑤⑥ D.②⑤⑦

【答案】B

【解析】①温室效应是CO2、CH4含量高造成,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②赤潮 是海水中的N、P、K 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过剩,导致水中是植物疯狂生长产生的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③酸雨是大气中的SO2、NO2含量过高而产生的酸性降水,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④光化学污染是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NO2)在光照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导致的污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造成空气的能见度降低等,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⑤臭氧层空洞是由于人类过多实验氟利昂造成的臭氧层破坏,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⑥水俣病是由汞引起的著名环境公害病,也叫痛痛病,与环境污染有关,错误;⑦潮汐是由于受日月的引力影响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潮涨潮落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正确;⑧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以环境污染无关,正确。故选项是B。 【考点】考查化学俗语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的知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B.“雷雨肥庄稼”符合科学道理 C.雾和雾霾都属于气溶胶 D.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A、正常雨水的PH值是5.6,因为溶有CO2显酸性,错误;B、雷雨肥庄稼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和O2反应生成NO2,溶于水生成HNO3,正确;C、雾属于胶体,雾霾中颗粒度较大,不属于胶体,错误;D、白色污染指的是一些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的物质,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人文知识

4.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4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解析】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结论 A 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aO与煤燃烧产生的SO2结合生成CaSO3 正确 B 空气中O3浓度过大时,有害人体健康 错误 C 正常雨水的pH为5.6~7.0之间,雨水pH<5.6时为酸雨 错误 D 含磷洗涤剂易污染水 错误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的氧化物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B.氮的氧化物既可形成酸雨,又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 C.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多的主要因素 D.酸雨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后,雨水的酸性会慢慢减弱

【答案】D

【解析】A、氮的氧化物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正确;B、氮的氧化物既可形成酸雨,又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B正确;C、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因此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多的主要因素,C正确;D、酸雨中的亚硫酸极易被氧化生成强酸硫酸,因此酸雨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后,雨水的酸性会慢慢增强,D不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氮氧化物的危害、化石燃料、酸雨等

6.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答案】B

【解析】温室效应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结果;酸雨的形成是因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与雨水反应的结果;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臭氧空洞是大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造成的;所以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

7.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 B.CO2 C.NO2 D.NO

【答案】B

【解析】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容易导致酸雨。是空气污染物。NO2 是红棕色有

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容易导致酸雨。N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遇空气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NO2而导致酸雨。因此也是大气污染物。CO2 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产生的气体,同时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吧属于大气污染物。因此选项为B。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SO2、CO2、NO2、NO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的知识。

8.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 B.NO C.NO2 D.SO2

【答案】A

【解析】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其余选项都是污染物,答案选A。 【考点】考查常见大气污染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识记性知识的检验,难度不大,记住常见的污染性气体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9. 背景材料:①“神舟七号” 的防护层由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布组合而成;②光化学烟雾是导致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③汞是有毒的金属;④据环境质量监测所抽查显示,新装修住房甲醛含量七成超标。⑤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过大面积的赤潮。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神舟七号” 的防护层是复合材料,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2)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 (3) 打破水银温度计应撒上硫磺并扫干净

(4)为降低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

(5)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 A.(1)(2)(3) B.(1)(2)(5) C.(2)(3)(5) D.(2)(4)(5)

【答案】C

【解析】烃中只含有碳和氢元素,故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是错误的,故(1)错误;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引起的,故(2)正确;打破水银温度计应撒上硫磺生产不溶于水的硫化汞,并扫干净,故(3) 正确;为降低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而不应该是关闭门窗,故(4)错误;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使海水变红色、褐色的现象,故(5)正确,所以(2)(3)(5)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选择C。 【考点】环境污染

点评:本题结合最新的科技和环境污染的实例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考查,本题起点高,落点低,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10. 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的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有关绿色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下班 B.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D.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答案】D

【解析】D项:如果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砍伐大量的树木,增加了污染,不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故错。故选D。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绿色消费”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生活中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1. 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

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A

【解析】煤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导致空气污染;B会造成白色污染,C中会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D不会造成污染,答案选A。 【考点】考查空气污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12. 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这些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C.三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D.稀有气体、氮氧化物、悬浮微粒

【答案】A

【解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回答。环保部门报告的空气质量信息中,因空气中的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不在报告之列,而SO3、NH3因量极少而不予报告,《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方案中,提到的多种污染物前三项分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故选A。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技术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3. 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不包括 A.节省能源 B.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C.提高了Cu的利用率 D.提高了H2SO4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

2Cu+2H2SO4+O2=2CuSO4+2H2O,则A、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节省能源,正确;

B、反应无污染,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正确;

D、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提高H2SO4的利用率,正确;

C、无论哪一种方法,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都需要相同质量的铜,错误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点评: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2Cu+2H2SO4+O2=2CuSO4+2H2O,反应无污染,符合原子经济的要求。

14. 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A

【解析】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PM2.5 这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也是被关注最多的污染物。故选A。

【考点】空气质量检测的污染物

点评: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气溶胶)。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都跟氮氧化合物有关 B.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QI)增加了pM2.5(可吸入大颗粒物)的指标 C.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用乙烯制环氧乙烷:

能体现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

经济”

D.从海水中获得蒸馏水的操作中,通过温度计控制溶液的温度

【答案】C

【解析】温室效应和CO2有关系,A不正确;pM2.5不属于可吸入大颗粒物,B不正确;D不正确,温度计控制的是气体温度,而不是溶液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16. 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A

【解析】温室气体主要是CO2,BCD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CO2气体,所以答案选A。

17.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 B.NO C.NO2 D.SO2

【答案】A

【解析】属于空气的成分的气体则不会污染空气;所以正确答案为A;

18. 煤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资源时,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燃煤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且越多越好 B.将煤制成水煤气

C.燃煤时应将煤块粉碎或磨成粉末 D.将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等

【答案】A

【解析】空气过多,会带走热量,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19. 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溴易挥发,溴有毒,①正确。②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减少污染,正确。酸碱中和生成水,污染小,③正确,答案选D。

20. 在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可用于减少酸雨产生的是:①减少煤作燃料;②造高工厂烟囱;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的重点是减少酸雨的产生,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减少含硫物的排放上,故造高工厂烟囱、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不符合题意。

21. (8分)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甲烷 ③二氧化硫 ④氢氧化铜。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上述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填编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医院化验糖尿病要用到的物质是 ;

(3) 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 (4) 泄漏到空气中而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答案】② ④ ① ③

【解析】⑴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⑵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能与新制Cu (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⑶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⑷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故分别选② ④ ① ③

考查化学与生活、生成及环境保护等。

22.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需开发新能源

C.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D.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答案】C

【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等。煤、石油等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应科学开采,合理使用。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23. (12分)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1)乐山是国家级硅材料产业基地,硅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硅的材料名称 、 。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SiCl4是高纯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为了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某硫酸工厂上使用石灰乳吸收尾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汽车尾气中的NO、CO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但汽车的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

素,尾气中的NO从何而来?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与CO反应,生成CO2和N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玻璃 水泥(或其它合理答案)(各2分) 2H2 + SiCl4Si + 4HCl(2分) (2) SO2 + Ca(OH)2 = CaSO3 + H2O(2分) (3) N2 + O22NO(2分) 2NO + 2CO2CO2 + N2(2分)

【解析】(1)常见的硅酸盐产品是水泥、玻璃和陶瓷等。氢气具有还原性,和斯氯化硅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硅,方程式为2H2 + SiCl4Si + 4HCl。

(2)SO2是酸性氧化物,和石灰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从而减少SO2的排放,方程式为SO2 + Ca(OH)2 = CaSO3 + H2O。

(3)由于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可以化合生成NO,方程式为N2 + O22NO。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 + 2CO2CO2 + N2。

24. 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倡导开私家车的人乘公交车上下班 B.国家减免小排量轿车的购置税 C.政府鼓励科研和生产部门开发、利用太阳

D.加快开发石油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答案】D

【解析】考查化学和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石油石油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D。

25.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答案】B

【解析】在选项A、C、D中分别产生污染性气体SO2、NO2、NO,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而选项B中的原子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性气体,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2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只是导致温室效应。

27.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是 A.黏胶纤维 B.氯丁橡胶 C.白明胶(动物胶) D.毛发

【答案】A

【解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氯丁橡胶中显然含氯元素;白明胶和毛发属于蛋白质,含有氮元素。

28. 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

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答案】B

【解析】.空气质量日报报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A对。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B错。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应用碱液进行吸收,C对。居室污染主要指建筑、家居等释放的甲醛等有害气体,D对。故选B

29.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 A.温室效应——CO2 B.光化学污染——NO2 C.酸雨——SO2 D.臭氧层破坏——CO

【答案】D 【解析】略

30. 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房屋装修中尽量增加钢材、铝型材和木材使用量 B.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D.洗涤衣物时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洗涤剂

【答案】A

【解析】使用大量的钢材、铝材,这些金属在冶炼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

31. 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多种污染物。 ⑴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尾气中所含的NO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 ____。 ⑵ 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CO2和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_______。 ⑶ 下列措施中,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有效且可行的是__ ___ ① 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

② 开发清洁能源,如氢能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③ 市民出行带防毒面具。 ④ 市民大量移居城市郊区。 【答案】⑴N2 + O2 ⑵ 2NO + 2CO

2NO;

N2 + 2CO2;⑶ ①②。

2NO。

【解析】⑴汽车发动时会产生高温,在该条件下N2和O2发生反应: N2 + O2 ⑵由题意知反应物和产物及条件:2NO + 2CO

N2 + 2CO2。

⑶带带防毒面具及移居是不可能的,只能减少排放或寻找新能源替代,故选①②。

32.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2 B.NO

C.NO2 D.SO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的污染性气体,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空气的污染等问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都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A.N2无毒,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B.NO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B不选; C.NO2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C不选; D.SO2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D不选; 故选A

33. 2011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B 【解析】略

34. 2010年4月宁波市政府进京推广“能博会” 倾力打造低碳宁波,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

C.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提倡塑料袋的无偿使用

【答案】D

【解析】A正确,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节约能源;B正确,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碳的氧化物排放;C正确,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可减少纸张的使用;D错,提倡塑料袋的无偿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但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35. “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组首要污染物是 A.CO2、SO2、O2 B.CO2、N2、O2 C.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C

【解析】A错,其中CO2、、O2不属于污染物;B错,CO2、N2、O2均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C正确,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均为大气污染物;D错,N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解题方法:凡是属于空气成分的均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36. 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部分内容。对表中3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Ⅱ 良 可吸入颗粒物 52 二氧化硫 7 I 优 二氧化氮 24 I 优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答案】B

【解析】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影响空气质量,故选B。

37.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答案】A 【解析】略

38. 全球气候变暖。据报道,江苏在最近50年里平均气温升高1.38℃。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A.N2 B.O2 C.CO2 D.SO2

【答案】C 【解析】略

39. 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 B.CO C.SO2 D.NO2

【答案】A 【解析】略

40. 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

所学知识得出了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腐蚀性 B.修正液中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 C.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稳定

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

【答案】C 【解析】略

41.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杜绝污染源 C.禁食有毒物 D.制定治污规章制度

【答案】B 【解析】略

42. 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回收并合理处理废电池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D.富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液直接排放

【答案】D 【解析】略

43.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CuSO4: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答案】B

【解析】选项A、B、D中分别产生了有毒气体SO2、NO2、NO,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44.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目前,在我国的城市环境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 A.CO2、Br2、Cl2、酸雨 B.NH3、CO2、NO2、雾 C.HCl、SO2、N2、粉尘 D.SO2、NO2、CO、烟尘

【答案】D 【解析】略

45. (10分)CO2、SO2、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控制和治理CO2、SO2、NOx是解决温室效应、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途径。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电解水制氢:2H2O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 mol H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测得CO2 和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①从3 min到10 min,v(H2)= ▲ mol/(L·min)-1。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选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 ▲ (只要求写一种)。

(4)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某种催化剂在不同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质量比)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转化率与空燃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空燃比约为 ▲ 时,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

果最好。(填a、b、c、d)

【答案】(1)C (2分) (2)①0.107(2分) ②D (2分) (3)(NH4)3PO4 (2分) (4)C(2分) 【解析】略

46.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以下反应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其中原

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答案】C 【解析】略

47. 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答案】A 【解析】略

48. 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答案】D 【解析】略

49. (3分)近年来我省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一主题,积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用下列选项的标号进行填空。 A. 二氧化碳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硫

(1)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造成的污染 (2)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3)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 【答案】(1)C (2) A (3)B 【解析】略

50. (4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根据这一主题,选择下列序号进行填空: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硫 D.氟氯烃 (1)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污染;

(2)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 (3)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 (4)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 。

【答案】(4分,每空1分) (1)C (2)A (3)D (4)B

【解析】(1)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防治二氧化硫产生的污染;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使地球相当于又一个保护膜,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导致气候变暖;

(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氟氯烃,氟氯烃与臭氧反应转化为氧气,使臭氧减少; (4)导致光化学烟雾的是氮的氧化物。 【考点】考查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