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有效策略

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有效策略

来源:锐游网
284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1

·医学教育·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有效策略

李贞,李媛,贺春雨

(昆明医科大学 海源学院,云南  嵩明  651701)

摘要:微生物与免疫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但因其内容繁杂、理论性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课堂教

学也比较低效。本文着重探讨了提升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建言。关键词: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51.196

本文引用格式:李贞,李媛,贺春雨.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有效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84+286.

0 引言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交叉型应用学科。该学科是以繁杂的理论知识支撑实验教学的学科,其特点在于高理论、高技术、多交叉和多边缘,再加上涉及范围广泛,与医学、药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密切联系,因其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的相关性,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等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且在药物的微生物学控制等方面也有所涉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现代药物的生产和检验技术都要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基础,而在基因工程蛋白组学工作中,该学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教学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开展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呢,这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结合专业特点,适当对教材进行调整

教材是开展学科教学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教学的依据,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照资料。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整合课程是由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及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整合而来。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原有的教学理论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教学内容重叠,具体体现在抗感染免疫方面,抗感染免疫知识在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中均有概述,使得基础知识重复较多,但这恰恰也是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1]。另外,由于研究方面的不足,学生无法理清医学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在不同课程中的异同点,因此他们未能对病原生物形成完整的认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对教材进行如下调整:一是在确保通识概念完备性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清晰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和联系性;三是以人体系统为中心,充分结合免疫特点,就病原生物体对宿主组织、器官感染的选择性进行论述,并具体分析感染性疾病事件。在实验授课中,整合以往存在的重基础性、验证性的缺点,其后按照临床病原学检查流程和诊断思路,并遵循“郭霍法则”,从人体解剖系统入手,最终综合性实验,实验流程为“获取标本-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形态学、生化及免疫学方法)-动物接种-再鉴定”。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该种方法创立于1969年,创始人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其后这一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在医学教育。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仅作为教学引导者,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具体围绕某一实际专题或病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出问题。PBL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体现了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转变学生的角色,进而实现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信息加工主体的转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的知识传授模式,要做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近年来,这一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探究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图1 PBL教学模式示意图

2 应用PBL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指的是一种作者简介:李媛󰀁(1989.9-),女,汉族,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

向:药理学;李贞(1987.10-),女,汉族,昆明医科大学免疫学硕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贺春雨(1995.4-),女,汉族,本科在读,团支书,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例如,在教学病原微生物相关内容时,如HIV、结核分

枝杆菌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便可充分利用PBL问题法,教师可以提前搜集资料,并把与之相关的视频、动画以及预习大纲发放在班级群里,学生分组以宿舍为单位,除了课上教学以外,还要布置学生课外学习内容。利用视频和动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后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并与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通过对结核等相关传染病的学习与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最终达到初步认识教学知识点初步的目的。经过分组讨论后,各个小组要制作问题提出的PPT,并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

(下转第286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86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1

法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8(04):382-383+387.

[7] 周学付.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思维的建立[J].广东药学院学

报,2006(04):403-404.

[8] 黄睿臻,代飞,刘艳茹.以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

医学临床实践系列专题讲座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84-85.

[9] 郝蕾,卢蔚起,陈育忠.培养医学实习生良好临床思维能力之我见

[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7):93.

[10]  苏珂,龙艳,杨丽莎,等.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J].华夏医学,2009,22(06):1115-1117.

[11]  张健,青文婕,陈悦,等.浅议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09):69-70.

[12]  徐康清,邝立挺,阿依巴拉,等.从试卷分析谈麻醉医学生临床

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0):40-41.[13]  雷娜,雷钧茜,吴辉,等.浅谈对医学生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提高

的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5):2976-2978.[14]  王挹青,施华秀,孙德军.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

体会[J].中医教育,2006(01):40-42.

(上接第285页)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自我培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临床思维水平和运用临床思维的能力;开展临床技能大比拼活动,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作好临床诊疗工作尽早惠及患者健康,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蒙医临床医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巴图德力根.蒙医临床带教质量保障体系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

民族医药杂志,2012,18(09):73-75.

[2] 胡胜,黄海龙,熊利泽,等.麻醉急诊值班医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临

床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6):1288-1290.

[3] 李贞娟,张彩凤,夏永华.临床实习的教学带教体会[J].科技信

息,2012(02):444.

[4] 佟淑平,杜闻博,吕福云,等.临床医学生本科阶段呼吸内科实习

教学方法探索[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0):153-154.[5] 吴俊.如何带好临床见习课[J].湘南学院学报,2004,6(3):71-72.[6] 杨伟毅,苏海涛,郭达,等.培养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方

(上接第284页)教学模式的特点[2]。

3 做好实验课前准备工作,提高实验报告质量

实验课前,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着重强调实验课的内容和注意事项,预实验是课前准备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在预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为学生们敲响警钟,有助于后续学习中难点的理解。针对预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便于提前熟知实验课内容。教学要求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报告中要详细论述自己实验过程遇到中的问题,并对新知识加以总结。实验报告环节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同时通过付下来加深学生们的操作印象。最后,学生还可以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便于教师进修教学反思,用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此可见,想要增强教学实效,教师要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帮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随讲随画,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展示剖析图,教师可以手书临时添加的延伸内容,用以增强教学实效。例如,讲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剖析图,以便于学生明确其结构特点,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该项举措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实效。

5 结论

综上所述,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教学研究,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实际和学生的学情,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提升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4]。

参考文献

[1] 殷祎隆,聂蕾,赵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整合课教学的体会与思

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7(01):8-11.

[2] 魏洁书.独立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视

界,2015(04):157.

[3] 王艳,杨静,冯承恩.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初

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73-274.

[4] 张柯媛.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实施PBL教学

法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4(15):124-125.

4 集中优势教学手法,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学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处于多媒体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盛行,传统教学反而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因课程抽象性较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参考依据,再配合传统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3]。由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