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9·广州)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________,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________,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________了。
A . 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
B . 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众望所归
C . 鱼龙混杂 休戚与共 众望所归
D . 鱼目混珠 休戚与共 刻不容缓
2. (2分) (2014·黄冈)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 . “我的老师”“完全相信”“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一位顾客”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第 1 页 共 14 页
C .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 .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二、 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填空。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 ,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________ ,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指的是“________”,该句表现了诗人________。
三、 书写 (共1题;共2分)
4. (2分) 读《渔家傲·秋思》,羌________管:即________,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6·顺德模拟)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排比。
读书是读人生,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总有触动我的地方:我理解诸葛亮的苦心,为报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第 2 页 共 14 页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6. (17分) (2018八下·温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登泰山记
姚鼐
余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复循西谷(复:再,又)
B . 古谓之天门溪水(谓:叫做,称为)
C . 及既上(及:到,至)
D . 或曰(或:又)
第 3 页 共 14 页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 3 处)
日 上 正 赤 如 丹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3) 根据内容,简要概括“我”登泰山的具体路线。
(4)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写出泰山怎样的特点?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7. (4分) (2019七下·大同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③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②避患:避免灾祸。患:灾祸。③稍下:稍微低一点。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及生子 及鲁肃过寻阳
B . 爱之,恐坠 恐前后受其敌
C . 复益爱之 水陆草木之花
第 4 页 共 14 页
D .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遂反溯流逆上矣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等幼子长出羽毛“又更下巢”,是为了让幼子学习飞翔。
B . “稍下作巢”是怕幼子掉下来摔伤。
C . “翠鸟先高作巢”是为了躲避祸患。
D . 这则故事的寓意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反而会害了他们。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8. (10分) (2017七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期中) 阅读《春》选段,完成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 阅读第①段,概括说明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具有哪些特征。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选段中对春风的描写;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则是苏轼对春风的描写。请你说说这两句各自表现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第 5 页 共 14 页
9. (20分) (2019七下·慈溪期中) 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
我们都知道,我们母子俩需要一个男人。后来便遇见了老胡,他是小城的一个包工头,离异。
我讨厌他。母亲炖的排骨,他总是跟我们娘俩平分;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他暑假把我带到他的工地上,给他手下的人打工,看我晒得又黑又瘦却是喜欢得很,虽然他给了我工钱;他对母亲好,给母亲买衣服从来都舍得,对母亲从来没有吼过,对外婆也是大方得很,所以,他们都说母亲的命不薄。
我知道他也不喜欢我,他总是嫌我太女孩子气,他不喜欢我说话用那么小的声音,甚至不喜欢我白白的衬衣领子。他说,爷们儿要有个爷们儿的样子。
三个月之后,我在学校打了架,一个同学拿了我的笔,硬说是他自己的。这笔是老胡给的,给的时候说不值钱让我拿去用,第一天就被班里最强悍的男生拿了去,还放肆地在笔端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脸的鄙夷:“就凭你的后爹,能给你买这派克笔吗?”最终,我们动了拳头。老胡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训话,开始还低眉顺眼地道歉,后来,知道了原因就跟我们戴着瓶底眼镜的老师好一顿激辩,他主张这架打得没错,领我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出校门正是放学的时候,他拦在门口,等着那几个男生。他说,来,你们一个一个来打,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于是那天傍晚,很多人围在学校旁边的胡同里,看我怎样地歇斯底里。最终,我拿着那支派克笔一瘸一拐地跟老胡回了家。他揉揉我的脑袋,夸奖我“爷们儿不错,像我的儿子”。
这件事情,母亲始终不知道,这成了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有了秘密的两个人总会有些小小的亲近。
高考的那年,我意外地失利,成绩只能上个专科。母亲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复读,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
第 6 页 共 14 页
复读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毕竟是继父,大抵是计较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说得轻松无比,他说,别管有用没用,挑个自己喜欢的。最终我报了警校。
我毕业的时候,为了爱情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老胡生平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知道我应该留在他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我最终是自私的。
走的时候,是凌晨4时的车,摩托车坏掉了,为了赶时间,老胡在楼下随便找了辆邻居没锁的破自行车,用袖子擦了下后车座,让我上车。我有些迟疑,他却已经蹬上了车子,我小心地坐着,小城的街道很空旷,他的后背努力地向前弯,他的衣服被清晨的风吹起来,我突然便落了泪。我上车的时候,他说,存折在你的口袋里。我打开,一笔一笔,有百元的,也有千元的,我着他拿着它们去银行一点点地攒起来,为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未来做准备,而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
我看着老胡,眼圈就红了,我说:“爸爸 ,你多保重。”老胡一巴掌拍过来,说:“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可是,车开出去之后,我看他扭过头去擦眼泪,比娘们儿还娘们儿。我以为他会一直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坚强的爷们儿样的支撑,没想到时光已经让他那么脆弱。半年之后,我回家,带了我的女朋友,带了他爱抽的烟,还有一身好西服,而他已经躺在了床上。
我请了假留下来照顾他,那是我们生平最快乐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我推着他去近郊的每一介景点。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推着他,我也会握住他的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握住他的手,厚实而温暖。他像个孩子般地听话与依赖。他的笑容始终没有停过,跟问候他的每一个人说,这是我儿子,老胡的儿子。
公司有急事,我对老胡说我要回去处理一下,我说,我只要两天,你等着我。可是,只隔了48小时,我回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有了他的遗像,他最终没有等我。
他最后的时光,我却不在他的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疼。
(摘自《航空报》,略有删改)
第 7 页 共 14 页
(1) 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眼圈红了→________ →最快乐的(日子)→________
(2)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的情节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明线,老胡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是暗线。
B . 小说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如第6段中,“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就很符合老胡作为包工头,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的特点。
C . 这篇小说以“老胡”为题,一是因为老胡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二是为了突出“我”与继父的情感超越了与生父的情感。
D . 小说地13段,前一句说“我只要两天”,后一句把“两天”改成了“48小时”很有深意,虽然表示的时间相等,但暗含的情感不同。
(3) 小说开头部分写老胡对“我”“袖手旁观”,嫌“我”“太女孩子气”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 仔细品味第⑩段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5) 小说最后一段,“这成了我一生的疼”一句含义深刻,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什么启示?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8 页 共 14 页
10. (5分) 写作。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环境也在呵护中好起来……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要写出真情实感。
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11. (4分) (2017·青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 , 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挺粕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正在这样作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1) 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 )
选文出自_________的《_____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A .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涉水渡海把敌人吓得跳海逃生
B .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弗游记 “我”涉水渡海并在敌人的反击中栓敌船
C . 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遭到了敌人的强烈反击
D . 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我”决定在满潮前渡海
第 9 页 共 14 页
(2)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
B .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后补短语。
C .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D .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三、 书写 (共1题;共2分)
4-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第 11 页 共 14 页
5-1、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6-1、
6-2、
6-3、
6-4、
7-1、
7-2、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8-1、
8-2、
9-1、
第 12 页 共 14 页
9-2、
9-3、
9-4、
9-5、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第 13 页 共 14 页
11-1、
11-2、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