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v0<0,a<0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当v0<0,a<0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v0>0,a=0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
(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
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
A.v2 B.2v2-v1
C.
2v21+v2
2
2D.2v22-v1
答案:D
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
22222v2-v22v20=2ax,得v2-v1=2aL,又v-v1=2a·(2L),由此可得v=2-v1.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
答案:ABD
解析:甲由x1处从t=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t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t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t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1处,所以ABD选项正确.
5.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后又观测10s,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
A.0.3m/s2 B.0.36m/s2
C.0.5m/s2 D.0.56m/s2
答案:B
540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内中间
30360
时刻的速度,后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
10
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0.36m/s2.即选项B正确.
ΔvΔt=
v1-vΔt36-18=m/s2
50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2+1)∶1 B.2∶1
C.1∶(2+1) D.1∶2
答案:A
解析:汽车的运动可以反向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半程与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1;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时间的反比:1∶(
2-1)=(2+1)∶1.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
A.等于(v0+v)/2
B.小于(v0+v)/2
C.大于(v0+v)/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利用面积求解.
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一半所用时间是它通过整个斜面所用时间的n倍,则n等于
( )
A.2-1 B.2
2-2C.
2
2D. 2
答案:D
1
解析:设通过斜面一半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斜面全长所用的时间为t2,由x=at2,
2
得t=
2x2×
,故t1=
L2=Laaa,t2=
2L2
,则n==. at22
t1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先后经过A和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时间为
t,则该段时间内,后内通过的位移比前内通过的位移大
2
2
tt( )
A.4vt
3
B.vt 2
C.3vt D.32vt
答案:B
解析:该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vt/2=
v+7v2
=4v,前内的位移
2
ts1=v1·=2
B正确.
tv+4vt24v+7vt113
·=vt,后内的位移s2=v2·=·=vt,故Δs=s2-s1=vt,24222242
5
tt10.初速度为v0的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
n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 )
(n2-1)v20A.
2a B.
n2v20
2a
(n-1)v20
C.
2a
(n-1)2v20D.
2a答案:A
1(n2-1)v20
2解析:由vt=nv0=v0+at与s=v0t+at联立得s=. 22a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B两物体均做__________运动,它们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0时刻它们相距__________m,它们在__________s时刻相遇,相遇时__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 相反 10 2.5 距参考点5m处
12.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
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已测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xAB=24.0mm,xAC=52.2mm,xAD=84.6mm,xAE=121.3m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D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B=__________m/s,
vD=____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0.261 0.346 0.423
0.0522
解析:vB==m/s=0.261m/s
0.2s0.2
xAC0.0691
xCE=xAE-xAC=0.0691m,vD==m/s≈0.346m/s
0.2s0.2
xCEa=
xCE-xAC(0.2s)2
≈0.423m/s.
13.现给定以下器材:
A.闪光照相机 B.秒表 C.打点计时器 D.交流电源4~6V E.导线若干 F.纸带 G.复写纸 H.铁架台 I.游标卡尺 J.重物 K.刻度尺 L.直径1cm的钢球 M.1m长细线 N.照相底片
设计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方案.
(1)从给定器材中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CDEFGHJK (2)连续相等时间(t0)段的位移差Δx (3)g=
Δxt20
解析:重物连上纸带后让重物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测出相邻相等时间(t0)段的位移差Δx,则g=
Δxt20
.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试求该质点:
(1)第5s末的速度;
(2)前5s内的平均速度;
(3)第5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1)20m/s (2)15m/s (3)19m/s
解析:(1)第5s末的速度v5=v0+at=(10+2×5)m/s=20m/s
(2)前5s的平均速度v1=
v0+v510+20
2
=
2
m/s=15m/s
(3)第4s末的速度v4=10m/s+2×4m/s=18m/s
第5s内的平均速度v2=
v4+v518+20
2
=
2
m/s=19m/s
15.如下图所示,是某质点的速度图象,由此确定:
(1)质点在OA、AB、BC、CD段做何种运动?
(2)质点在几种运动中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3)质点在OA段,AC段和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4)质点在OA段、AB段、BC段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的关系如何?
解析:(1)质点在OA段、AB段、BC段和CD段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
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1
OA段:x1=×3×8m=12m.
2
AB段:x2=2×8m=16m.
1
BC段:x3=×2×8m=8m.
2
1
CD段:x4=×(-4)×1m=-2m.
2
(3)质点在OA、AC段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按平均速度定义式v=计算.
xtvOA==m/s=4m/s.
t13
x2+x316+8t2+t3
=2+2
x112
vAC=m/s=6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x1+x2+x3+x4)[12+16+8+(-2)]v==m/s=4.25m/s.
t8
(4)在v-t图象上,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
质点在OA段、AB段和BC段的加速度分别为:
aOA=
Δv8
=m/s2,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Δt3
aAB=
ΔvΔt=0,aBC=
Δv0-8Δt=2
m/s2=-4m/s2,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1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180m后打开降落伞,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取10m/s2)
答案:(1)305m (2)9.85s
解析:(1)由v21-0=2gh1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v1=60m/s
2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v1=2ah2可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位移
h2=
2v22-v1
=m=125m 2a2×(-14.3)
52-602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h=h1+h2=180m+125m=305m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6s
v1g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
v2-v1
a≈3.85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s
17.客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前方120m处有一列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0.8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试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相撞
解析:一个物体能否追赶上另一个物体的问题,可以假设经过时间t能追赶上,根据运动规律列出关于时间t的方程,如果这个方程有解就说明能追赶上,如果这个方程无解就说明赶不上.以列车前进的方向作为正方向.假设客车经过时间t追上列车.客车在这11
2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1=v0t+at=20t+×(-0.8)×t2=20t-0.4t2① 22
列车在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2=vt=6t②
当客车追赶上列车时:x1-x2=120,即20t-0.4t2-6t=120,整理得t2-35t+300=0;
解得t1=15s,t2=20s(舍去).由此可见,15s后客车追赶上列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