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家文化对于朝鲜的影响
公元前1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出现了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佛教最早传入的国家是高句丽,372年,当时前秦苻坚派使者送给高句丽小兽林王佛经和佛像,小兽林王也遣使答谢。这可视为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标志,佛教传入百济、新罗的时间稍晚于高句丽,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百济和高句丽后,派出大批僧人来中国求法和巡礼,回国时携带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在国内开山授徒,形成了 “五教九山”。“五教”是5种佛教宗派,即涅架宗、律宗、华严宗、法相宗、法性宗。“九山”指的是佛教禅宗的9个派别。当时中国与新罗的佛教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有时还进行争论。
继新罗王朝的高丽王朝时代,中国与高丽的僧人继续互访、交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高丽僧谛观、义通和义天。唐会昌灭佛,加上唐末战乱,中国大量佛教经典被毁或散佚,当时中国佛教的两大门派天台宗和华严宗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960年高丽僧谛观携《智论疏)(仁王疏》(华严骨目)(五百门)等经典来到浙江螺溪定慧院,师从义寂,将从高丽带来的天台宗教典“悉付于师教门”,从而使“一宗教文复还中国”,对中国天台宗的复兴功不可没。谛观在就学期间,曾写了(天台四教仪)一文,对天台宗的教义进行了高度概括。高丽僧义通(927-988年)由海路来华学习佛法,学成后想回国被钱惟治(吴越王钱做之子)挽留,于是留在中国宣扬天台宗教义,后圆寂于中国,葬于宁波阿育王寺西北,被尊为天台第16祖。高丽王子义天(1055-1101年)率弟子寿介搭乘海船入华求佛,后师从华严宗的净源法师,义天学成回高丽后,不仅保持着与净源法师的联系,将青纸金书晋译(华严经)300部和建经阁之资带给净源法师,在净源法师圆寂后还派弟子寿介前往杭州祭奠,并带去黄金宝塔一座。而且,义天也在高丽大力宣扬天台宗的教义,创立了高丽天台宗。他从辽、宋、日本等地收集了4000余卷佛经,编出了(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并按这个总录刊行了{高丽大藏经续藏)。(高丽大藏经续藏)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6-7世纪,新罗出现了花郎团组织,就是在良家子弟中挑选容貌端庄的女子为原花,
有德行的男子为花郎,组成青少年团体。后来花郎被认为是“弥勒净士”,变成一个既是宗教、又是政治性的组织,在新罗统一百济、高句丽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高丽王朝中期后,禅宗特别是曹溪宗在朝鲜半岛盛行一时,其代表人物是知讷(1157-1210年)。他对中国南宗禅分为五家七宗,主张“以心传心,教外别传”很有看法,他系统地阐述禅宗理论,对中国的禅学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教是世尊口授,禅是世尊心禅,世尊之心口当无异,因而教禅同出一源,相辅相成。这种看法与稍前的义天有异曲同工之处,义天认为佛有教禅二法,二者各有偏执,他提出了“兼修”的主张,以教宗为主,融合禅宗。继知讷之后,曹溪宗的第二祖慧谌更主张弘法与护国结合起来,认为弘法与护国是统一的;把尧风舜日与禅风佛日相提并论,表明了儒佛融合的倾向。还有,唯识宗五代后在中国衰落了,可是在高丽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朝鲜半岛佛教与中国佛教的不同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