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题

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题

来源:锐游网


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11题为1-3章课后复习思考题里选的择题

12-16题为第七章时事政治部分

17-40题为第4-6章课后复习思考题里的选择题

第二部分:判断题。

1、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就是生活理想。(F)

2、共同理想就是一切时代都共同具有的理想。(F)

3、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F)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T)

5、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T)

6、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T)

7、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T)

8、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信念是多种多样的。(T)

9、实现理想信念不需要具备条件。(F)

10、社会实践是检验理想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T)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T)

12、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T)

1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T)

14、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T)

15、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个人理想为根本方向。(F)

16、人生观就是世界观。(F)

17、人生观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T)

18、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T)

19、“方便”和“有用”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F)

20、人生价值是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F)

21、人生价值的实现只需要具备客观条件。(F)

22、只要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就一定具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F)

23、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属性。(T)

24、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的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T)

25、世界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问题。(T)

26、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T)

27、一个人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T)

28、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T)

29、实践是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与途径。(T)

30、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T)

31、道德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F)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T)

33、公民道德规范是“八荣八耻”。(F)

34、“八荣八耻”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T)

3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F)

36、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是一致的。(T)

37、爱劳动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F)

38、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F)

39、诚信是现代青年成功进入社会的“准入证”。(T)

4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F)

41、道德调节的目标是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突然”向“应然”转化。(T)

42、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T)

43、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F)

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T)

4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T)

46、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法律就存在了。(F)

47、法律的强制性只能由法定的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实施。(T)

4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T)

49、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F)

50、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标志之一。(T)

5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和基础。(F)

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T)

53、宪法所规定的的内容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F)

54、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仅是道德要求而非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F)

5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三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F)

56、民法只调整人事关系。(F)

57、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T)

58、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天赋的。(F)

59、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F)

60、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T)

6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配偶是第一顺序监护人。(T)

62、依法成立是法人设立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T)

63、民事行为都是合法行为。(F)

64、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T)

65、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由代理人承担。(F)

66、非所有权人根据法律或者约定使用他人财产,是合法使用。(T)

67、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主要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T)

68、财产共有权是指同一财产权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所有。(T)

69、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一个人无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F)

70、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T)

71、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途径解决。(T)

72、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T)

73、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T)

74、继承权不能放弃。(F)

75、商标实行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T)

76、如果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有危害社会的思想意识活动,也构成违法。(F)

77、只有法人才能成为违法行为的主体。(F)

78、意外事件造成的客观危害应该认定违法。(F)

79、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给予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T)

80、广义的法律监督包括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力量的监督。(T)

81、社会危害性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能认为是犯罪。(T)

82、犯罪客体是但最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F)

83、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智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F)

84、非人为因素引起的危险而导致的紧急避险,受益人应当对紧急避险中的被害人进行适当补偿。(T)

85、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F)

86、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一般煮饭,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T)

87、管制是短期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关押并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F)

88、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受教育权。(F)

89、对于犯罪的中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F)

90、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T)

第三部分 简答题。(做简答题时请认真书写,写清第一点,第二点等。)

1、简述实现理想信念的条件。(16页)

2、简述诚信道德对现代青年成长的意义。(55页)

3、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72页)

4、 简述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72页)

5、简述我国宪法的特征。(72页)

6、简述代理的种类。(98页)

7、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118页)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认真详记住以下题目内容,考试时分别按第一点,第二点等来答题。)

1、试论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16页)

2. 青年人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17页)

3、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4页)

4、试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32页)

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5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