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神话篇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状况研究

神话篇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状况研究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神话篇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状况研究

作者:杨晶晶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

我国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作为表达、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神话孕育着各民族早期的文化,积淀着民族精神的最初内涵,折射出各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神话作为语文课程中一种特殊的题材,对培养小学生达到上述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由神话自身具有的特质决定的。 一、神话篇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现状 (一)选篇占文章篇目总数的比例

通过查阅教科书,对北京市多数小学现使用的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统计,整理得出各版教材中神话篇目所占比例及具体篇目如下: 1.人教版

人教版12册教材中选篇共353篇,其中神话8篇,所占比例为2.27%。篇目分别是第五册《盘古开天地》;第六册《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第八册《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第十册《猴王出世》。 2.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12册教材中选篇共377篇,其中神话4篇,所占比例为1.06%。篇目分别是第四册《女娲补天》;第六册《大禹治水》;第十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第十二册《美猴王》。 3.北京版

北京版12册教材中选篇共344篇,其中神话6篇,所占比例为1.74%。篇目分别是第四册《女娲补天》;第五册《羿射九日》;第六册《夸父追日》;第八册《三国家门而不入》;第九册《猴王出世》;第十二册《沉香救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三版比较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版教材间神话篇目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人教版教材中神话篇目所占比例是三版教材中最大的,达到2.27%,其次是北京版教材,比例为1.74%,最后是北师大版教材,比例为1.06%。 (二)选篇蕴含的价值取向

对于教材的分析,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本研究主要从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标、中心思想、课后习题、人物塑造和课文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概括出课文主题。确定如下价值取向: 无私奉献、民族团结、崇尚智慧、敢作敢为、除恶扬善、爱母救母、追求幸福。 (三)选篇在编排上呈现的特点

人教版全套教材中涉及神话篇目的学段分别是三、四、五年级。其中三年级4篇,四年级3篇,五年级1篇。由此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的神话篇目集中安排在中年级学段。

北师大版全套教材中涉及神话篇目的学段分别是二、三、五、六年级。较之人教版教材增加了低年级学段的安排。各年级所涉及的神话篇目均为1篇。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中神话篇目的安排相对分散,低、中、高均有所涉及。

北京版全套教材中涉及神话篇目的学段分别是二、三、四、五、六年级。其中二年级1篇,三年级2篇,四、五、六年级各1篇。可见北京版教材相比人教、北师大两版教材,其覆盖学段范围更广,也更为分散、均衡,其中三年级稍有强化。

总的来说,三个版本的课文均采用模块集中的呈现形式。但对于神话篇目,以神话故事作为单元专题的却没有,也没有出现某一单元中的全部课文均为神话篇目的情况。 二、思考与建议

笔者结合上述研究结果,针对当前教科书中神话篇目的编排现状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适当调整教科书中神话篇目所占比例与分布

由以上统计可以发现,在小学语文共12本教科书中,神话篇目所占的比重明显不足。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世界遗产,其教学价值不容忽视,故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适当加大神话篇目的比重。

(二)更新选篇蕴含的价值取向的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尽管教材中涉及的价值取向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应体现国家对价值观的要求,但也应与世界文化接轨,体现世界对全人类价值观的要求。国外也存在着大量优秀的神话,其价值取向与我国的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西方神话中“平等”“竞争”等价值取向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是教科书中应当考虑汲取的内容。 (三)优化神话篇目价值取向的呈现方式

通过对北京市三个版本语文教科书中神话篇目文本的分析,笔者发现选篇都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而神话作为一种特殊题材所具有的“神话性”却并不明显。因此,笔者建议在选文时,首先考虑神话文章的文学性,当然同时也要考虑文章的思想性,使思想性隐含在具有文学色彩的文字之中。

(四)适当增加国外神话故事

由上述研究,笔者发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神话选篇都明显的体现着称赞和推崇英雄品质的价值观,首先这种思想教育是十分值得提倡的,但若无一不同的都是这种价值体现,未免有些忽视中外神话的多样性了。世界各民族的神话虽然在某些内容和主题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的地理、历史以及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规定了他们不同的发展历程、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编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应当合理考虑中、外神话篇目的编排,将二者均纳入教材之中,而不应当将国外神话拒之门外。

综上所述,现北京市小学使用的三版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基本符合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代表着国家的利益。这些价值观既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又与《课标》的要求相一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是世界神话遗产中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在我国神话选篇中没有体现,因而有必要对选篇中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和更新,使其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此外,为实现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还应增加外国神话篇目的选入,结合中外神话的不同风格、内容等,给与小学生全面而丰富多彩的教育。其次,教科书中神话选篇所占比例和分布欠合理,建议教材编制者增加神话篇目比重调整分布情况以实现小学生对神话遗产的继承。为了使神话的特质得到合理的发挥,选篇时还应注意文本中价值取向的呈现方式,避免将神话课文的价值单纯的理解为思想教育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