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西浑源县石匣-麻地沟-岔口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山西浑源县石匣-麻地沟-岔口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来源:锐游网
G地质勘探

eological prospecting

山西浑源县石匣-麻地沟-岔口矿区

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李沛龙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山西省浑源县石匣-麻地沟-岔口矿区金矿位于山西省浑源县86°方向,直距12km处的石匣-麻地沟-岔口摘 要:

一带。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丰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文中在对该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矿床成因,旨在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石匣-麻地沟-岔口矿区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关键词:

P618.51  A  1002-5065(2018)02-0174-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The cause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 in Shanxi county and Hunyuan Shixia madigou

LI󰀁Pei-long

(Third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Metallurgical Geology of China,Taiyuan 030002,China)

Abstract: Shanxi County of Hunyuan province stone box - madigou - fork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Shanxi province 

Hunyuan County 86 degrees, Shixia - straight distance at 12km madigou - fork area. The inner layer of the region is well developed, complex in structure, frequent in magma activity,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and superior i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and has a good prospecting prospe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the genesis of the ore deposit is summarized, which is 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

Keywords: gold ore box - madigou - fork mine; geological features; ore genesis

1 区域地质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叠加造山-裂谷带-燕辽-太行岩浆弧-燕山-太行山北段陆缘火山岩浆弧。区域上主要的断裂有4条(F1、F2、F3、F4),在相邻的两条断裂之间有次级断裂数条(F20、F21……F29)。另外还有NE向次级断裂构造的产出[1]。此外出露有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及其火山-次火山岩,主要是岔口复合岩体:主岩体为岩相分异明显的酸性侵入岩,边缘相为正长石英斑岩,过渡相为石英二长斑岩,中心相为斑状花岗闪长岩。

正断层,断层上盘为寒武系馒头组泥岩、灰岩,望狐组燧石角砾岩,长城系高于庄组含燧石条带白云岩,下盘为石人山片麻岩,断裂带内见有少量的灰岩、白云岩及片麻岩的角砾。此断裂也是区内主要的导岩构造之一。F32、F33、F34、F35断裂位于石匣矿段,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通道。F51断裂位于臭柏沟矿段中部,位于辉绿岩脉中,呈土黄色,土状,高岭土化、绢云母化蚀变强烈,原岩不易识别。②火山口构造。石匣矿段发现一处较大的火山机构,本次工作认为上述断层F32、F33和F34为岩浆活动的通道,其中心为溢流相的黑曜岩、松脂岩,向外为爆发相的灰紫色、灰黄色的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

(3)岩浆岩。由老到新为中太古代片麻岩类变质深成侵入岩、石人山片麻岩、五台期(黑云)斜长角闪岩、吕梁期辉绿(玢)岩、燕山期(黑曜岩、松脂岩、流纹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闪长玢岩)围岩蚀变褐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硅化、零星黄铁矿化等,黄铁绢英岩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4)地球化学特征。1: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87处单元素异常,7处组合异常:石匣矿段5处(ApI-ApV)。元素相关性上在石匣矿段表现为Au与Zn、As、Ag、Pb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成矿指示意义;在臭柏沟矿段各元素相关性表现比较复杂,Au与各类元素相关性均不大,而Cu、Co、Ni相关性亦比较高,显示成岩指示意义。(5)地球物理特征。臭柏沟矿段激电中梯扫面总体来看,矿段外围表现为高阻低极化,中部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以视幅频率8%圈出两处激电异常,由南向北分别编号为JD-1、JD-2。JD-1号异常呈北西向条带状,长约320m,

2 矿区地质

(1)地层。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青白口系望狐组、寒武系馒头组一段及第四系。青白口系望狐组分布在石匣矿段的北西部,中西部和中南部,岩性为暗紫色铁质燧石角砾岩、灰黄色含铁燧石角砾岩,燧石角砾大小不等,呈灰黑色、灰白色,铁质胶结。与下伏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寒武系馒头组一段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2)构造。①断裂构造:一组方向为NW向,为F2、F22、F23断裂,另一组方向为NS向,为F32、F33、F34、F35、F51断裂。F2断裂位于臭柏沟矿段,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地貌上表现为负地形-王千庄峪河河谷。F22断裂位于臭柏沟矿段中西部,出露长度约1400m,向NW和SE均延伸到矿区外,是区内主要的导岩构造之一。F23断裂位于石匣矿段,为一

2018-01收稿日期:

李沛龙,男,生于1989年,汉族,山西运城人,本科,助理工作者简介:

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174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1月下

G地质勘探

宽约150m,视幅频率极大值为13%,视电阻率为低阻,该异常为低阻高极化异常。

JD-2号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异常,长约500m,宽约280m,视幅频率极大值为14%,视电阻率为低阻,从异常等值线梯度推测,极化体产状较陡。

矿床类型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3.2 矿石特征

eological prospecting

绢云母化、硅化蚀变岩为主,顶底板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

矿石矿物主要见自然金、金银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铁矿(极少量)、磁铁矿(极少量)、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另见少量的方解石、长石、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定四条小型Au矿体③、④、⑤-1和⑤-2号,三条小型Zn矿体V-1、V-2、I号。

③号Au矿体:位于臭柏沟矿段F2和F22断裂带之间的次级构造F51断裂带中。该矿体为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有强烈的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矿化为强烈的褐铁矿化、局部见弱的铅锌矿化和锰矿化,原岩为片麻岩或辉绿岩。

④号Au矿体:位于臭柏沟矿段F51断裂北部正长石英斑岩与石人山片麻岩的接触带南侧。矿体呈脉状产出,产状228°∠64°,Au品位2.07g/t,为一薄、贫的金矿体。该矿体赋存于片麻岩之中,蚀变为强烈的高岭土化,矿化为弱的褐铁矿化。

⑤-1号Au(Ag)矿体:分布于石匣矿段4-11线间,赋存于F⑤破碎蚀变矿化带中。该矿体产于F⑤破碎蚀变带中,地表含矿岩石为灰黄色、黄褐色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的碎裂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碎裂岩、碎斑岩,深部以灰白色(上接173页)

石英脉在蚀变带中广泛发育,且具有非常突出的褐铁矿化,区内金矿化与之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

4 矿床床成因

矿体主要受NW或NE断裂的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其次为燕山期次火山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地壳深部岩浆源。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工业类型初步认为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5 找矿标志

断裂带、次级破碎带以及构造带交汇部位,地表见有褐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地段;燕山期次火山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发育地段;物化探异常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各种成矿元素异常与低阻高极化异常复合部位成矿可能性大。[1]󰀡刘文杰,肖成东,王丽霞.金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综述.现代矿

业,2015,(7).

联系紧密成因极为类似。韧性剪切带与该矿成矿具有极大的关联性。穆龙套型成矿类型应是该矿的主要成矿类型。

4 与国内外典型金矿床对比

3 矿体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该区的金矿化点已有三处被圈出,断裂蚀变带(东西向)是该区金矿化体以及II号金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区内的东西向断层对该蚀变带形成了明显的控制,斜长角闪片岩(墨绿色、绿色)是该带内的主要岩石特征,变质砾岩(杂色)是其主要围岩。斜长角闪片岩是II号金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其产出形式主要随着该岩石的片里面矿化石英网脉以及矿化石英脉进行产出。两个矿化体位于在II号金矿体东侧,矿化体呈脉状、透镜状。硅化是该矿的该矿的主要蚀变特征,绢云母化以及黄铁矿化与碳酸盐化等蚀变特征较为次之。(2)矿石特征。含金石英脉是其主要的矿石类型。黄铁矿是该矿的主要金属矿物,辉铜矿以及自然金则相对较少。绢云母以及石英和碳酸岩等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网脉状以及条纹状和细脉状等特征是其主要的矿石构造。乳滴状以及包含结构和细粒状结构是该矿矿石的主要结构特征。(3)矿床成因。对于该矿成矿具有很多观点,热液作用成矿一直都是前人所持的重要观点,认为热液蚀变岩型是该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哈尔克山北坡是该矿的主要分布地带,区内具有良好的穆龙套型金矿找矿潜力。查尔库拉金矿床就仅与该区相距6公里,结合区内地质特征,金属矿物等进行综合分析,国外的查尔库拉穆龙套型金矿与该金矿成矿

[1]󰀡朱岳年.含金韧剪带型金矿床[M].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2015,

(09).

[2]󰀡宋果奇.和静县萨恨托亥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2015,

(06).[3]󰀡张良臣,刘德权.中国新疆优势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地质出版社,2015,

(05).

浅变质含碳碎屑岩是穆龙套型金矿主要的产出部位,达到0.5%-40%的有机质含量,发育大量的含碳碎屑岩,这些都为此类型的成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网脉状以及石英细脉状是矿石的主要特征,品位不高,主要呈现层状产出,具有非常大的规模。位大矿量型低品位的金矿床,发育Au-As-Sb-Cu-W组合化探异常。

克拉克斯赛依金矿与国内外相似典型金矿具有很多共同特征:中-南天山构造带是概况的主要大地构造所在,不仅成矿条件极为类似,地质构造也非常相似,黑色岩系是其主要的容矿地层,网脉状含金石英脉以及细脉状含金石英脉是矿体的主要组成。斜长角闪片岩是该矿的主要容矿岩石,木扎尔特岩群变质岩(古元古界)位黑色岩系地层,其含碳量却不高,有的甚至都没有。克拉克斯赛依金矿位于Au单元素异常中,最大值为14×10-9,因此其所在地层能够作为矿床围岩和主要矿物质提供者。结合以上对比研究认为该矿具有较好的穆龙套型金矿成矿潜力。2018年 1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