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安排这三首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皮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1.自己借助书中注释或工具书,抓住关键诗句弄懂诗句意思,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借助教材注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开启第7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严肃是什么?(出示单元导读课件)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前两首。 二、学习第一首诗 A《芙蓉楼送辛渐》 (一)初读扫清障碍
1.读古诗。(1)自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和停顿。
(2)跟老师朗读。 2.学习生字。 (1)自己先来读一读。
(2)跟老师一起读。(出示课件)
(3)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字怎样把它写好看?
(4)指导书写。(出示课件)
“芙、蓉、壶” 这三个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芙”和“蓉”在书写时,要做到上收下放,撇和捺要写的舒展一些。 “壶 ”这个字,要注意上面是战士的士,中间横钩的横要写的长一些,做到上下收,中间放。下面请你带着老师的提醒把“蓉”和“壶 ”这两个字在练习纸上各写两个吧。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简介诗人。
课前已布置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呢?
学生交流,让我们来听一听乔心言同学搜集的诗人简介吧。(出示课件) (二)品读赏析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2.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渐又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体会一下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前面的古诗学习中,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古诗?
学生交流归纳:(出示课件) 3.请你找一找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4.描写了这样的景物,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这种心情?(孤)再读读这两句诗,想一想诗人仅仅是在写楚山 “孤”吗?
这个“孤”字不仅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5.配乐读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慢一些。
6.王昌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因不拘小节,屡遭小人诬陷,两次被贬官,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这首诗就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遭贬不得志就心情郁闷,现在好友又要离开,此时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凄凉、孤独啊,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读这两句诗。
指导朗读:指生读,齐读。 7.释义
(1)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课件)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格?(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来看,“冰心”意思是: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用玉做成,晶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所以,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知道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
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在玉壶中一般。
指导朗读:指生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首诗 B《塞下曲》 (一)初读扫清障碍 1.解诗题。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正音:“单、将”,(出示课件) 4.学习生字。
(1)观察一下,怎样“雁”字写好看?
(出示课件),“雁” 半包围结构,厂字头要写的舒展一些,里面的笔画比较多要注意横画间距要均匀,写的紧凑些,半包围结构的字还要注意半藏半露。
(2)把“雁”这个字在练习纸上写两个。 (二)品读赏析
1.用自己学到的理解古诗的方法自学《塞下曲》,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你能结合注释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 3.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交流
4.想象着当时的场面再来读一读。 5.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 6.通过“满”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7.作者写诗很巧妙,最后两句诗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写了大雪的寒气,弓刀的寒光,让我们自己去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我们能想象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8.我们只用少量轻装骑兵,就可以把它们手到擒来,可见我军真是英勇威武。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让我们想象画面,再来吟诵这首诗。
指导朗读:指生读,齐读。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搜集送别诗和边塞诗各两首,抄写下来并分享到班级群。
板书设计:
冰心 洁身自好
满 英勇威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句句,一行行,都是穿越时光长河,留给后人最动人的文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送别诗和一首边塞诗,还记得诗的名字吗?
2.唐代诗人王昌龄送别友人,将自己的真心比作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请你赶紧背一背《芙蓉楼送辛渐》。再对照着读一遍吧。
边塞诗《塞下曲》描述了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相信你肯定会背。再对照着读一遍,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扬之情吧!
3.古诗背诵难不倒你,这几个小题你会做吗?请在你的本子上写写答案。
(1)选择正确的读音:单于()
A chán yú B dán yú C dān yú (2)“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A天很亮 B 天刚亮 C明天
(3)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写的是哪句诗的意思()
A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三个小题,分别检测古诗中的字音、重点词语的解释以及诗句的意思,做对了吗?
二、学习《墨梅》
1.学习知识要扎扎实实的,希望同学们更加用心。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题画诗《墨梅》。请你自己先读一读吧。请跟老师一起读。
2.本首诗中还有三个生字:砚乾坤。
“砚”,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它的制作多用石料,所以砚的偏旁是石字旁。
“乾”和“坤”也是左右结构,“乾”左右等宽,而“坤”和“砚”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各练写两个。
3.《墨梅》的作者是王冕,了解他吗?说一说。
王冕,字元章,元代诗人、画家,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他出身农家,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一生清贫,依靠卖画为生,存世代表作有《墨梅图》。
4.理解诗句意思。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同学们,王冕的墨梅图,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欣赏一下。王冕爱梅花,所以画梅,写梅。图文对照,可以帮我们理解诗句。读读诗,看看图,你明白了哪些诗句或词语的意思?
(2)有同学通过看图,发现王冕画的梅花,是淡墨色的,一朵是这样,两朵是这样,一枝梅花这样,一树的梅花,都是淡墨色的,题
目“墨梅”因此而来:以墨而做的梅花,梅花上点染着淡淡的墨的痕迹,因此称为“淡墨痕”。
通过读课文注释,明白“洗砚池”的意思:王羲之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所以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赞扬他勤奋练字的精神。
王冕说他家也有洗砚池,意思是什么?原来,作者要以王羲之为榜样,学习他勤奋刻苦的精神。王冕与王羲之都姓“王”,故说“我家”。这个词,你能读出些什么?是否有些自豪之意呢?
再读诗句。
(3)这两句直接写墨梅,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吗?(梅花生长在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这样的墨梅,你想把哪些词送给它?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新。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这两句。
(4)学到这,可能有同学心中有疑问,王冕是画梅的高手,梅花有很多鲜艳的色彩,为何王冕的梅,却是“淡墨色”?别着急,要想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静静地品读这样的资料: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元朝末年,官场腐败,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归隐浙东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相传王冕的画画得特别好,当地的县官和有权势的大财主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赶紧躲了起来,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5)小结:王冕不愿受人奴役,不愿与达官权贵同流合污,他甘于平淡,与墨梅朴素淡雅的品格一脉相承。一个“淡”字,写出作者王冕淡泊名利,不向世俗献媚的志向。再读这两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淡墨色不是一般的颜色,是朴素淡雅之色,是淡泊名利之色,让我们更能看到王冕其人的,还有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乾坤”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我们明白“乾坤”
是天地间,乾为天,坤为地。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 (2)这股“清气”是什么呢?这不仅是墨梅散发的清香之气,更是诗人的为人之志: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品格。一个“满”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清香无处不在,更写出作者的品格浩荡在天地之间。王冕还吟咏过梅花:“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身清气的王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活得逍遥自在,正如墨梅一般清雅脱俗。我们一起再读这两句,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
(3)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王冕写的墨梅就是写的自己,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情操。像这种借写事物来表达自己人生态度、寄托美好愿望的诗叫作“咏物诗”,王冕高洁的人格与志向就在他的画中,他的诗中。再读古诗。
三、拓展诗句
1.梅花凌霜傲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品读梅花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请同学们体会代代相传的梅花精神,将梅花诗句好好地读读、背背,把梅花精神记在我们的心中吧。
2.王冕的《墨梅》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墨梅,爱上了梅花精神,人们对于梅花的喜欢至今未变,它还被谱写成歌,欣赏视频。
3.《古诗三首》已经学完,再读读这三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异同点?
(1)相同:三首诗都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和精神品格。
(2)不同的是:《芙蓉楼送辛渐》表达诗人洁身自好的内心志向;《塞下曲》通过描写战斗画面颂扬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墨梅》是
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不愿巴结权贵,不向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优秀的诗作中受到感染,成为高尚的人。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背过《古诗三首》,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板书设计: 墨 梅
朴素淡雅 不向世俗献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