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锐游网
2019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22期)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NO.22019

GeneralNo.122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 剑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0)

  摘 要: 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从而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更好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仍存在不足之处,分析高职院校当前劳动教育现状,并就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9)02—0108—02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对劳动教育提出的要求,彰显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新时代国家发展建设培养适合不同岗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重任,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必不可少。

一、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一)许多学生对劳动教育不理解、不认同学校的劳动教育包括技能学习训练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两部分,前者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既包括职业技能也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这些技能将满足学生将来生活所需以及职业需要;后者注重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理解劳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念,明白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

现实中很多学生将学校劳动教育片面认为工作环境差、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从而在心里产生抵触。他们不能理解开展此类教育在于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二)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劳动教育

收稿日期:2019-01-20

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更要弘扬劳动精神。但是在部分高职学生身上表现更多的却是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缺失,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源于家庭的影响。目前在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孩子少、祖辈父辈共同照看孩子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使得子女较以往备受宠爱。虽然进入学校后,学生开始独立生活,但是由于长期被“照顾”,导致入学后学生对于简单事情不愿做,也不会去做,如衣物送交洗衣店、早上不起床等,这样不愿意参加额外劳动也就不奇怪了。

二是受中小学升学考试影响。由于应试科目中没有劳动教育类,所以学校、家庭普遍忽视劳动教育,表现为学校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科目上,注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劳动教育被放在边缘位置。家长则关心学生必考科目成绩,忽视劳动培养。

三是不良消费观、盲目攀比、享乐等风气普遍存在。许多学生相较于劳动付出,更喜欢付费直接获取。由于家长按时提供足额生活费,缺乏合理消费指导,学生自身欠缺社会经历,不懂得赚钱艰辛,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和劳动价值观,习惯于不劳而获,不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盲目消费,甚至为了追求虚荣,盲目攀比,举借“校园贷”,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毕业生不是不能就业,而是不愿意吃苦,甘愿“啃老”。

作者简介:张剑(1982-),男,辽宁沈阳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8

(三)学生劳动价值观养成效果不明显目前劳动教育遍布在高职院校育人的各个环节,学生专业技能靠完成专业理论课培训和参加实践来完成。劳动价值观养成由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授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辅导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以及靠学生自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来提升,这种教育模式实现了校园劳动教育覆盖。但是由于职业技能培养重理论、重操作,虽然授课过程中也会提及劳动价值观,但受教师自身、教学时间安排等因素影响,效果不突出。

学生从业技能养成,又不能忽视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培养,从学生自身需要及所属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社会形势、职业特点、就业方向、生活所需等因素出发,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是探索劳动教育规律,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劳动教育课,给予相应课时及学分。授课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及课时安排,灵活选择场地、时间组织授课,让学生参加劳动,全程给予指导,劳动结束后,根据学生表现打出成绩。

三是邀请各行业领域的专家、杰出代表及校内二、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的几点建议(一)积极宣传引导,为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学校宣传的主流思想之一,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切实深入人心,这就需要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将校报、校刊、宣传橱窗、门户网站等传统宣传载体与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结合,积极推送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相关信息,同时规范师生自媒体,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与家长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协作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作为第一任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家长认可和支持,在家庭中弘扬劳动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效果。学校与家庭要通过多种途径保持密切联系,打造家庭重视劳动的氛围,如通过学生家长通讯录电话联系;在家长微信群、QQ群开展交流;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校园开放日、专业技能展示会、邀请家长参加由教育专家主讲的关于劳动价值观的专题报告等。同时,学校与家庭要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协作。家长注重言传身教,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将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到学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教学,都要既关注

思政专家、名师作报告,就国家、行业发展需要,结合亲身经历,分享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共鸣,认可劳动教育。

四是积极探索、组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思维和身体动起来,体验付出,感受收获。精心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如组织学生参与清理卫生、主题宣传、科普知识、维持交通秩序等劳动锻炼。

(四)提升教师整体认知,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劳动教育遍布于高职教育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劳动教育重要性,更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储备劳动教育知识,不断探索劳动教育规律,提高劳动教育效果。

总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一项长期、不容易外显的工作,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通力协作,切实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09-10来源: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

〔3〕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4〕万作芳.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J〕.基层教育论坛,2018,10.

〔5〕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