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4.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内容
1.你们知道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什么节日吗?
2.清明节,是我们国家四大传统节
谈话导入
日之一,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那么古人在这个节日里会有怎样的心情与感悟呢?(一)知诗人
学习古诗
杜牧(803-825)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
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小学三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语言和图片介绍清明节,引出课题。
人们把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
(二)解诗题
播放动画视频:《清明》这首古诗是作者在清明节行路中遇雨有感而作。
古诗的过程中,我把古诗学习有层次地划分为六个步骤,依次是知
(三)明诗意
1.指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中意思。
2.总结学习古诗词语的方法:(1)参考注释;(2)借助工具书;(3)加入想象
3.学习前两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雨纷纷:细雨不停地下。(2)断魂:失魂落魄的样子。
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练诗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爱学古诗的兴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这趣。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像断魂一样悲伤凄凉。
4.学习后两句诗“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借问:请问。(2)遥指:指向远方。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可以歇脚,牧童指了指远处杏花盛开的小村庄。
(四)想诗境
1.点拨:联系背景,体会诗境。2.诗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欲断魂”,清明节是与亲友游玩踏青或扫墓的日子,可是诗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现在又淋了雨,雨湿衣衫,春寒料峭,此时他难免会感到悲伤凄凉,愁绪万千。
4.“遥指”,牧童俏皮一指,把读者带入与前面哀愁悲惨不同的境界,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抹去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开朗。
(五)悟诗情1.指导朗读。
2.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
(六)练诗笔
1.有人把这首诗改为四字诗,请读一读。
清明雨纷,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2.请仿照着这首诗改成五字诗,并把自己改的诗读给家人听。学习古诗六步骤: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练诗笔。
1.认识哪三个字?会写哪五个字?2.你理解《清明》一诗的诗意了吗?
检测与作业
3.请把《清明》一诗的画面画下来,讲解并背诵给家长听。4.收集与清明有关的诗句,把它们记录下来。
学生通过检测与作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总结古诗学习的方法,应用于今后古诗的学习。
巩固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