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来源:锐游网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4.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内容

1.你们知道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什么节日吗?

2.清明节,是我们国家四大传统节

谈话导入

日之一,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那么古人在这个节日里会有怎样的心情与感悟呢?(一)知诗人

学习古诗

杜牧(803-825)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

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小学三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语言和图片介绍清明节,引出课题。

人们把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

(二)解诗题

播放动画视频:《清明》这首古诗是作者在清明节行路中遇雨有感而作。

古诗的过程中,我把古诗学习有层次地划分为六个步骤,依次是知

(三)明诗意

1.指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中意思。

2.总结学习古诗词语的方法:(1)参考注释;(2)借助工具书;(3)加入想象

3.学习前两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雨纷纷:细雨不停地下。(2)断魂:失魂落魄的样子。

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练诗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爱学古诗的兴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这趣。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好像断魂一样悲伤凄凉。

4.学习后两句诗“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借问:请问。(2)遥指:指向远方。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可以歇脚,牧童指了指远处杏花盛开的小村庄。

(四)想诗境

1.点拨:联系背景,体会诗境。2.诗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欲断魂”,清明节是与亲友游玩踏青或扫墓的日子,可是诗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现在又淋了雨,雨湿衣衫,春寒料峭,此时他难免会感到悲伤凄凉,愁绪万千。

4.“遥指”,牧童俏皮一指,把读者带入与前面哀愁悲惨不同的境界,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抹去诗人心中的阴云,使全诗的气氛豁然开朗。

(五)悟诗情1.指导朗读。

2.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

(六)练诗笔

1.有人把这首诗改为四字诗,请读一读。

清明雨纷,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2.请仿照着这首诗改成五字诗,并把自己改的诗读给家人听。学习古诗六步骤: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练诗笔。

1.认识哪三个字?会写哪五个字?2.你理解《清明》一诗的诗意了吗?

检测与作业

3.请把《清明》一诗的画面画下来,讲解并背诵给家长听。4.收集与清明有关的诗句,把它们记录下来。

学生通过检测与作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总结古诗学习的方法,应用于今后古诗的学习。

巩固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