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
(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30 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 从你的一座庭院 观赏亘.(
)古已有的繁星,
)
坐在夜幕下的长凳上 ní ng( 望天体的寒光荧荧, 聆听从看不见的池塘传来
的溪流淙淙, 呼吸素馨与忍冬的芳菲, 感受睡鸟的沉寂、 门廊的静穆、湿气的蒸 t éng( ) ——这一切,也许,就是诗情。
2. 在方框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名言。( 2 分)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3. 用诗文原句填空。( 9 分)
( 1) 念天地之悠悠, ( 2) 忽如一夜春风来, ( 3)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句亮出水之色彩;张养浩《山坡 , 。”
内容呈现 思考与理解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4) 文人爱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羊·潼关怀古》 中的“ ”一句呈现水之澎湃; 李白 《赠汪伦》 中“ , 两句借水抒情 ;流 水不止,引发孔子对时间的感叹:“
阅读策略 4. 以下是初三某班的《儒林外史》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7 分)
书中有不少兄弟形象,如下列几组: 路标式 细读 A 监生 B 王仁 C 四 D 杜少卿 ( 1)这几组兄弟中,品性大相径庭的 是 两组,大同小异的是 两组) (填序号)( 2 分) ( 2 )问题:本书共 56 回,将此三回 目集中进行探究,对理解作者写作意 图有何意义?( 2 分) 我的理解: 严贡生 严王德 娄三 娄杜慎卿 回目名 探究 第 1 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 55 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 56 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探析 讽刺第 3 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 ( 3)问题:结合这几个回目名和它们 12 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 19 的内容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讽 刺手法 的?( 1 分) 我的理解: 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关注 名家《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把《儒林外史》看 作点评 讽刺小说的典范,说其“婉而多讽”。 (4)问题:为什么吴敬梓在书中多用 “婉讽”,而不直接讽刺?( 2 分) 我的理解: 5. 以下是《儒林外史》的片段学习单,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那老年的道:“贱 .姓牛,草.字布衣。”匡超人听 见景兰江说过的,便道:“久仰。”又问一位,牛布衣代答道:“此位冯先生,尊 .字琢庵,乃此科新贵, 往京师会试去的。”匡超人道:“牛先生也进京吗?”牛布衣道:“小弟不去,要到江上边芜湖县地方寻 访几个朋友。先生仙.乡.贵.姓?今往那里去的?”匡超人说了姓名。冯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选家。尊 .选有 好几部弟都是见过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 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 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 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
家
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 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 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的还有一位 马纯上,选手如何?”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 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 20 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年版)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五经讲书》的“五经”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 上文中的“仙乡”“贵”“尊”是对别人的尊称,“贱”“拙”“草”是对自己的谦称。 C. 古人在姓名之外常有字号,如匡迥,号超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D. 画线句“家家隆重的是小弟”中“隆重”一词本是形容词,这里是动词,意为“推崇”。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 分)
①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 ) ②丈夫之冠.也( ) A. guān B. gu àn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乃.已经去世之儒者 乃.不知有汉 B. 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
.B 何得如此称呼?
秦王怫然.怒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
4)根据选文,概括匡超人的形象特点。( 3 分)
二( 40 分) 一)古诗文阅读( 16 分)
题寺壁
①
[宋]
③
冯京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吁嗟 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项羽
②
[ 宋 ] 张耒
沛公百万保咸阳 ,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 注释 ] ①冯京,北宋大臣,曾三元及第。当时没有考中,客居余杭,因事被官府通缉拘捕,处境困窘,题小诗于所居寺壁。
②栖迟:飘泊失意。 ③吁嗟:叹息。④刘邦曾带兵攻占咸阳,秋毫无犯。咸阳,秦朝都城。
项王亭 赋
①
④
[唐 ] 李德裕 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歌既阕 ②而甚悲,酒盈樽而
不御。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 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季 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 追昔四隤 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重瞳 电注,叱汉千骑,如猎狐兔。谢亭长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 既伏剑而已矣,彼群帅兮犹惧;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周视陈迹,缅然 高秋之零露。因献吊于兹亭,庶神灵之可遇。
(节选自《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 2012 年 6 月第 1 版)
[ 注释 ] ①项王亭:在安徽和县乌江。相传项羽失败,逃至此谢绝亭长好意,自刎而亡。②阕:终了。③季:刘季,即刘邦。
④四隤:山名,在和县北面。⑤重瞳:传说项羽眼睛里有双瞳仁。⑥缅然:悠久的样子。
⑥
④
⑤
③
如素。听乔木之悲风, 谢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题寺壁》《项羽》皆七言绝句,两诗都借写古事议古人,都重在评价项羽。 B. 《题寺壁》《项羽》两首诗中都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使感情强烈。 C. 《题寺壁》中韩信与项羽有相似经历,都曾困窘落魄,作者借韩信来衬项羽。 D. 《项羽》中沛公与项羽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欲借此证明“柔仁”胜“暴强”。 7. 结合划线句中“喝”字赏析此句。( 3 分)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
.A 汉围已.布 .B 谢.亭长而依然 .C 虽.霸业之无成 .D 缅然如素.
既伏剑而已.矣 谢.高秋之零露 故余虽.愚
天下缟素.
全
赞叹不已. 闭门谢.客
麻雀虽.小,五脏俱银装素.裹
9.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2 分) ( 1) 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 .( ) A.控制,支配 B.制定,规定 ( 2) 因献吊于兹.亭 ( ) A.那么, 就 B.这,此 10.用“ / ”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 2 分)
追昔四隤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 12. 根据上面诗文,分条概括项羽怎样才有可能转败为胜。( 3 分)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 10 分)
校服能否好看些?
【材料一】 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言行,还能有效杜绝学生间的攀比。但是,有人坦
言,校服式样往往会引来学生抱怨,“没有型”“款式太土”。《光明日报》微博发起的调查显示, “不喜欢”的原 因中, 82.3 的人选择了“款式设计”, 81.3 的人认为“校服并不能体现学 校特色”。
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们穿着并不很得体的校服时,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 学校服研发中心主任潘波总会感慨,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校服还没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别‘怯',
无法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面料也不轻薄、吸汗;款式肥大、不符合青少年人体特点,甚至做工也很粗糙。
一套美观、适合学生的校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从服装专业的角度,潘波给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 式、工艺都是评价校服优劣的重要标准。
【材料二】 尽管一直被质疑,但为什么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面口袋”校服没有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 强、资质优的生产商和面料商并未进入校服制作领域。
记者曾在浙江某小型服装加工厂,看到七八个工人正在制作印有昆明某学校字样的校服。这批订单 共有千余件,包括了运动短袖和衬衫套装。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服制作的利润很低,只能以销定产, 有订单来了才能做。所以,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
漂亮的校服往往伴随着高价。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一些小学生的置装费折成人民币要 1000 元左右。
但记者发现,我国多省市校服限价标准不足百元。比如, 2017 年,南昌市中小学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
60 元、春秋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 80 元,学校只有获家长委员会许可自主采购时才可突破限价。 “限价令”遵循了均衡原则,照顾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质企业的 进入意愿。以一套定价 80 元的夏季校服计算,厂家会把成本控制在 50 元左右。因为还涉及量体、调换等 服务,这 50 元就要分摊在面料、加工、服务三个环
节,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 【材料三】
6 月2 日,雄安新区向全球征集校服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元素有创意,款式色彩体现新时代青少年形象 气质。既
要充分考虑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兼顾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符合形象气质”“考虑地域特色” “体现校园文化”,这些要求可视为对校服标准的解读。
然而,很多人认为校服的功能仅仅是用于统一识别,而校服本应承载的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 能往往被忽视。
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设计师周游感觉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意识到校服的美育功能, 开始向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每接触到一所学校的设计要求,我们会提前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 文化特色,凝炼出有学校特色的校服设计。”
只有我们从理念上把校服定位为改变学生气质、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改变学校视觉识别效果的服装, 甚至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主动选择适合学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服饰,中国校服才能真正美起 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必须从“穿得起”向“穿得安全、舒适、美观”过渡。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 2018 年 7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 改)
13. 根据语境,【材料一】划线句中的“怯”字含义为( )( 1 分) A. 胆小,没勇气。 B.不大方,俗气。 C. 见识浅薄,不合时宜。
14. 小武订购的校服裤子,快一个月了还没收到。根据【材料二】推测原因有哪些。( 2 分)
15. 某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有关校服的调查。调查情况如右图:
(1) 根据右图,你得出的调查结论为:
。(1 分)
小静同学经常把校服裤挽成八分裤,大冷天也要露出脚踝。作 为朋友,你该如何劝说她?( 3 分)
16. 下列图片为民国校服式样。很多网友认为这才是最美的校服,强烈要求校服还原“民国 风”,你赞同吗?结合上述材 料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 3 分)
(三)小说阅读( 14 分)
一套住房 巴布琴科
在格罗兹尼 我曾有过一套房子。要说起来,我在格罗兹尼有很多套房子——有阔绰的也有寒酸的, 有的摆着红木家具,有的则破破烂烂。但是这套房子与众不同。
在一号小区,在一座黄色的五层高的楼里。我发现了这套住房。房门上包饰着便宜的人造革。门锁上 插着一串钥匙,主人没打算把门锁上:在这里住吧,别破门而入就行。
房子并不豪华,但很有生活气息,看来主人刚刚离开,就在突袭之前。这里很安静。简陋的家具,书 籍,陈旧的壁纸,毛织无绒头的双面地毯。所有东西都收拾得规规矩矩,没有遭到洗劫,甚至连玻璃都没 被打碎。
我没有马上就进到房子里去。回到军营后,对谁也没讲有这么套住房。不希望别人来翻动那些橱子里 的东西,来闲看照片,来翻箱倒柜。不希望外人穿着靴子来踩坏东西,外人来动手生炉子,拆下镶木地板 当木柴用。
这是我的住房。我个人的。我的家。我还臆想出一种幸福生活: 傍晚时分,天刚一黑,我下班回家,用自己的钥匙打开自家的门。用自己的钥匙打开自家的门,您哪 知道这是多么幸福啊!走进自己的住房,疲乏地坐到沙发椅里。往后仰着头,点上支烟,闭上眼睛⋯⋯ 她走到我身边,温柔地将小手搭在我的肩上。“天啊,亲爱的,你到哪儿去了这么久?我一直在等你 “对不起。耽搁了。”
“你今天还不错吧?” “不错。我打死了两个。”
“你真棒!我为你感到骄傲,”她抚摸着我的手,“好样的⋯⋯天啊,手这是怎么啦?怎么弄的?是 冻的吗?” 我看了看自己的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她的小手细嫩光滑,散发着化妆品的香味,而我那双大手 则很粗糙,脏兮兮的,皮肤皲裂,血淋淋的⋯⋯
“是的,是冻的。因为泥泞⋯⋯湿疹。会好的。” 她站起身,朝厨房走去,走在地毯上,步态轻盈。“去洗洗手吧!马上要吃晚饭啦,今天我做了红菜 汤。是真正的红菜汤,不是你们吃的那种——没煮好的白菜肉汤。水在浴盆里。我从大街上的水龙头那儿 拎回来的。只是水已经结冰了。不过可以
把冰融化开,是吧?”她把红菜汤倒在盘子里,推给我。自己则 坐到了对面。
“味道很棒。” “吃吧,我已经吃了⋯⋯你快把那军用装备卸下来吧,小傻瓜!”她笑了起来,声音银铃一般响亮: “难道你要让手榴弹在红菜汤里洗澡吗?拿过来吧,我把它们放到窗台上。多脏呀,你不觉得害臊吗?” 她拿起一块抹布,将那些手榴弹擦了擦,然后放到窗台上。“噢,对了,亲爱的,你放在橱子旁边的那 个
②
‘苍蝇'型火箭筒,我今天也把它擦干净了,那上面全是灰尘。不要紧吧?它可真吓人,我擦它的时候, 一直很害怕:会不会发射出去呀?⋯⋯你出去时要带上它吗?要不我们把它收起来放到阁板上去吧。”
“不,不用啦,今天我会随身带走。今天夜里,我得到那几座九层楼里去。里面有狙击手,可能用得 上它⋯⋯” “是啊,我知道⋯⋯你这就走吗?”
“是的,我这就走啦,我只想跑过来呆一会儿。” 她走过来,双手围住我的脖子,紧紧地偎着我。“尽快回来,我等着你。要小心。”她帮我整了整 棉布军装的领子,在肩膀部位发现了一个小洞,“下次回来时,我给你缝好⋯⋯好啦,去吧,不然就迟到了。 千万要小心⋯⋯我爱你。”
我睁开了眼睛。一动不动地坐了一段时间,烟灰落到了地毯上。 我来过这套房子很多次,每天都来,并且总要演绎这个场景。虽然,阁板上还存放着手榴弹。后来, 我们要向前开拔时,我最后一次去那儿,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然后仔细地把门关上。
(选自《世界文学》 2010 年第 3 期,胡学星译,有删节) [ 注释 ] ①巴布琴科( 1977— ):是第一位以车臣战争为创作素材的俄罗斯作家。
随军在这里经历了残酷血腥的巷战。
② 格罗兹尼:车臣共和国首府,作者
17. “我”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包含下列场景,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3 分)
回家后休息、吸妻子对我嘘寒问暖 (2) 烟 18. 下面哪一句更适合作为本文的结尾?说说理由。( 3 (分1))
(3) A. 我把钥匙留在了锁上。 B. 我把钥匙放在了我贴身的衣袋里。
我选 ,理由是
19.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5 分)
( 1) 这是我的住房。我个人的。我的家。 (如何理解“住房”与“家”的称呼变化?)( 2 分)
2) 难道你要让手榴弹在红菜汤里洗澡吗?拿过来吧,我把它们放到窗台上。多脏呀,你不觉得害臊吗? (从用词和句式角度分析妻子的形象特点)( 3 分)
20. 评论家普
三 ( 50 分)
21. 阅读下面三个生活场景,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一个三岁的孩子悄悄拿了两个橘子出门,妈妈好奇地紧随其后,看
到了暖心的一幕:孩子 把橘子分给了隔壁的老奶奶。见老奶奶接过橘子,孩子开心地笑了:“妈妈说了,一定要懂得分享。” 【镜头二】在平衡车比赛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围栏。起身后,他不是疯狂追赶,而是先把围栏 扶正。一个小细节,却让无数家长动容。
【镜头三】带孩子出来玩的爸爸发现广场上的围栏被撞倒了,于是他将围栏一根根地立起。这一幕被旁 边的女儿看在眼里,她迅速起身,帮爸爸立起了最后两根围栏:“爸爸,你看我力气大不大?”
要求: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自定最 .佳.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扩写、套作;③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18~ 2019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
语文调研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30 分)
1. ( 3 分)gèn 凝 腾(每个 1 分)
2. ( 2 分)书写正确( 1 分),字体美观( 1 分)。
3. ( 9 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行舟绿水前;波涛如怒; 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每空 1 分,有错、漏、添、倒,本句不得分 ) 4. (7 分)( 1)(2 分) A D;B C(每个横线 1 分,错、漏无分)
(2)( 2 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是为了骂世,而是为了醒世;包含了作者的美好 期待——为文人立
品,为世人矫俗。(答对一点即得 2 分,意对即可)
(3)( 1 分)反语(写“正话反说”“反讽”“说反话”等亦可)
(4)( 2 分)这是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里,文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体现了作者讽刺艺术的 高明;表达含蓄,耐
人寻味。(答出两点即可得 2 分)
5. (9 分)(1)(2 分)A (2)(2 分)①A ②B (3)(2 分)C
(4)( 3 分)狂妄自大;浅薄无知;厚颜无耻;忘恩负义(答出三点即可得 3 分,意对即可)
二( 40 分) (一) 16
分 6. ( 2 分) D 7. (3 分)喝,是“喝问( /呼喝)”之意(解释词义 1 分),本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手持长剑伫立秋风中的情景 ( 1 分),语气强烈,抒发自己生不逢时、世人不识英才的感慨悲愤之情( 1 分)。 8. (2 分) C
9. ( 2 分)( 1) A (2)B
10. (2 分)追昔四隤之下 /风烟将暮 / 大咤雷奋
11. ( 2 分)刘邦屡次败逃却没有灭亡,项羽失败一次就永远倒台。(意对即可,一个分句 1 分)
12. (3 分)①施行宽厚仁爱的政治策略(柔仁);②不仅仅依靠武力,更要充分利用智谋(智虑); ③ 面对失 败,能够具备忍辱负重,重头再来的勇气。(答对 3 点即可)
【参考译文】
唉!楚歌已经汇合成一片,汉军的包围圈也已布设。(军帐里)歌声已经终了,显得特别悲伤,酒杯斟满 美酒却无心饮用。当项羽事业兴盛的时候,天下诸侯由他管辖支配;等到他衰落了,军帐里的美人竟然无处托身。 刘邦屡次败逃却没有灭亡,项羽失败一次就永远倒下。难道不单是因为武力(不如),更是因为智谋(不到)吗?
追忆过去项羽在四隤山下(的时候),天色将晚,雷声轰鸣,项羽的重瞳炯炯闪光,叱喝汉军就像在猎捕 狐兔。他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依旧赴死,因愧对江东父老而没有渡江;自刎而死之后,刘邦的那些将领们仍 然害怕他;虽然他没有成就霸业,但自古以来也仍是独一无二的了。我环视(项王亭)周围的古迹,像原先那样 悠久古老。我倾听着刮过乔木的悲凉风声,以及秋露滴落的声音。于是,在这座亭子里献上我的悼词,希望他的 在天之灵能听到。 (二) 10 分 13. ( 1 分)
B
14. ( 2 分)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厂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意对即可)
15. (4 分)( 1)( 1 分)大多数(近八成)同学不赞同(在校服上写字画画)(意对即可)。
(2)( 3 分)①小静,你好!(称呼 1 分);②从个人来说,大冷天露出脚踝,不利于身体健康
( 1 分); ③ 校服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 象,增强集体荣誉感( 1 分,意对即可);④规范着装,也能体现学生的形象气质( 1)。所以,咱们还是应该 规范着装。(①必须有,② ③ ④中写两点即可得 2 分,意近即可)
16. (3 分)示例 1 :赞同。款式简约大气,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展示学生端庄儒雅的气质;色彩素朴、协调,体 现青少年庄
重素雅;设计元素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对中国经典元素的传 承能够体现中华文化 自信;整体能够承载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能。(答对三点即可得 3 分,其他理由合理即可)
示例 2 :不赞同。不能与国际化校服流行色系的藏青、酒红、纯白、高级灰等接轨;服装的版型不方便 运动;设计元素缺少创新。(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理由合理即可)
(三) 14 分
17. ( 3 分)和妻子共进晚餐;妻子帮忙整理装备;妻子温柔告别(为自己修补衣服)。(每点 1 分,意近即可)
18. (3 分)示例 1:选 A。留下钥匙表明我将奔赴前线,与短暂的和平生活告别;“我”珍惜这一段美好幸福 的回忆,希望后来者即使发现了这一套住房也能够不要破门而入,善待屋里的一切;也希望屋子的主人能够平安 归来,重新拥有美好的生活;与上文第二段“门锁插着一串钥匙”呼应;表达了作者希望和平年代每个人都能 “用自己的钥匙打开自家的门”的美好愿望。(从情节
的合理、主题的理解、结构的呼应等方面答题,意近即 可)
示例 2 :选 B 。我希望平安归来,把“钥匙”当做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希冀;希望自己平安归来,拥有自己 的辛福生活。(言之有理只给 1 分) 19. (5 分)( 1)( 2 分)“住房”是暂时的住处,“家”意味着不仅是住处,还是心灵的港湾( 1 分), 说明 “我”在情感上对这套住房的亲切感不断上升( 1 分)。(意近即可)
(2)( 3 分)“洗澡”一词体现妻子幽默风趣,对生活的乐观热爱;频繁使用叹词(感叹句),可以看出妻 子很爱“我”(体现她善于持家,为人细心);反问句的使用看出她的活泼俏皮,对我的关爱(为人贤惠); 祈使句的使用体现出她对我的关切;大量使用短句,节奏明快,富于生活气息,体现出和平生活里人精神上的放 松自然。(答出 3 点即可得 3 分)
20. ( 3 分)战前格罗兹尼普通居民的和平生活;战前“我”的平静的家庭生活;战时格罗兹尼的军人紧张残酷 的生活;战时普通居民流离失所,生活窘迫;战后人民回归后努力恢复和平建设的生活。(答出三点即可得 3 分) 三( 50 分) (1)评分方式:参照南京市中考: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立意建议: 最佳立意:儿童的教养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或者家长的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重要; 培 养儿
童,形成良好的教养要从细节做起。( 38 分切入)
基本切题:良好的教养让人动容、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缺少全面思考的立意。
( 30 切入) 不切题:要分享、要换位思考、要听父母的话等等断章取义的、没有整合三则材料来得到的立意。( 20 分切入) 评分建议:满分 50 分,最后得分为评分(一)与评分(二)得分之和 . 评分 一)
评分(一)8 分) ( 字形 2 分 标点 词语 句子 评分(二) 评分(二)( 42 分) 一类 错别字满三个扣 1 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 2 分扣完为止 标点使用错误三处扣 1 分,不满三处不扣分。 2 分扣完为止。 词语使用错误满三处扣 1 分,不满三处不扣分, 2 分扣完为止。 语病满两处扣 1 分,不满两处不扣分。 2 分扣完为止。 2 分 2 分 2 分 42-38 分 符合题意和情境;想象或论述合理;写作目的和描写或论述对象明确;思考充 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或论据精当,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思路清晰; 表达 准确,语言流畅。 二类 37-32 分 符合题意和情境;想象或论述合理;写作目的和描写或论述对象明确;思考较 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 表 达较准确,语言通畅。 三类
31-26 分 符合题意和情境;想象有较大的合理成分;写作目的和描写或论述对象较模糊; 有一定个性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 四类 25 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和情境;想象不太合理;写作目的和描写或论述对象模糊;立意较 为低幼,基本缺乏个性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不成篇。 卷面书写说明( 4 分) ①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②卷面虽有涂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③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
情在
3—8 分内扣
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