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7 2007 No.3 建筑与规划理论 力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高红建 ,潘焕祥 ,余大网。,杨俊。 f1.宝应县规划局,江苏扬州225800;2.宝应县建设局,江苏扬州225800;3.宝应县规划设计院,江苏扬州225800) 摘要:文章着重探讨了当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比较显著的8个突出问题,深刻地剖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这些问题加以 研究,以期能使正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的城市可以避免一些诸如其他城市所遇到过的道路交通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1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7—7359(2007)03—001 7—03 Study on Problems in Urban Trafifc Planning Gao Hongjian ,Pan Huanxinag ,Yu Dawang ̄,Yang Jun’ (IBaoyingPlanningAdministrativeBureau,Yangzhou 225800,China;2.BaoyingUrban&RuralConstructionCommitte ̄Yangzhou 225800,China; 3.Baoying Plnaning&Design Institute,Yangzhou 225800,China) Al ̄tract: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eight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urban trafifc planning nad dissects the triggers,hoping that study on these problems will help other cities to avoid the similar mistakes in their traffic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road;traffic plnaning;problem 1概述 同区域的要求,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 城市化趋势使大量人口集聚在城市,形成了强大的交通需 组成等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 求,机动化发展持续给城市道路施加前所未有的巨大交通压 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 力,无情地“拷问”城市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事实上,交通问 水平、改进市民生活质量,给人以舒适、安逸和美的享受,同时 题的复杂性和持续性,交通规划的迫切性与广泛性,使很多城 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人们对交 市一直未能跳出“交通拥挤一建造新路——车辆增加——再 通和环境的要求。 度拥挤”的怪圈。这些现象在我国很多的大城市已屡见不鲜,现 2.2重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规划,轻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在逐步波及中小城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县城,因其城市道路 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综合 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供需矛盾正日渐突出。“拥挤、安全、环境” 网络规划和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当前,许多城市正致力于 已经成为压在“城市动脉”上的三座大山。 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及建设,提出要建成城市 2存在的问题 快速交通系统,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但往往较少重视城市交通 近年来,各城市都加大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但机动车 发展战略规划。 数量增加的速度远大于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增加。造成交通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意义在于全面系统 拥挤的实质是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供求 地分析城市交通可能的发展模式,确定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 关系失衡的矛盾。城市道路系统不仅要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 向和目标。缺乏明确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我国城市道路功能 而且要能适应近期和远期的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市 混杂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江苏某县城现规划过境快速公路是在 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现在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 最初既有线路的基础上3次东移而成,原既有路从过境快速路 存在的“八重八轻”等主要问题加以探讨。 先后向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功能不断转换。通过对城 2.1重道路交通功能、空间功能规划,轻道路环境功能规划 市特色以及当前和今后交通发展的时代要求等宏观层面的分 城市道路的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即交通功能、城市空间 析研究,明确城市交通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制约,确定城市交通 功能和环境功能。在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视道 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路的路网布置、线型设计、车道数确定、路面结构形式等交通功 2.3重道路拓宽和新路建设规划,轻老城区保护规划 能和城市空间功能,而忽略环境功能。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 为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的先导及支撑作用,我国各城市竞相 计中,应该把城市道路的环境功能放在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 将道路建设作为改变城市面貌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均应从城市的环境整体出发,根据不 交通拥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道路面积率低、道路建设的速度赶 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等,纵观西方主要大城市,无一是以拓 收稿日期:2007一O1—22 宽城市道路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对策的;这些更不能成为 作者简介:高红建(1972-),男,湖北武汉人,毕业于中南大学,硕士,工 一些行政领导和专业人员当作继续大规模扩路的理由。尽管近 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 安徽建筑 2007年第3期——些年城市道路网络和城市道路总体建设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 道路两侧一般建有大量的优秀建筑,由于这些道路是全市交通 承载能力进行超强度的土地开发,道路沿线单体建筑容量设计 建主干道两侧现已开发或推出的住宅和商业楼盘多达15家, 据称至少尚有3块地皮即将上市拍卖,如此多达18家的庞大 楼盘集群,恐怕就算lOOm宽的大马路也不能容纳即将到来的 超饱和人流与车流。 但人文资源、城市特色正随着道路建设而逐步丧失。例如,旧城 穷尽所能,没有进行道路交通影响分析。如江苏某县城一条新 矛盾最复杂地段,往往成为完善干路网系统的首选项目,所以 随着道路的拓宽建设而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再如,旧城道 路的拓宽使沿街绿地荡然无存,或者忽视了街道宽度与沿街建 筑高度的比例关系;还有,江南一些城市的河道水系不仅具有 2.6重道路车行道规划,轻道路节点(交叉口)渠化规划 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起着排水防涝、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寸土 寸金的旧城区,一些河道往往成为道路建设的牺牲品;这些做 混合交通为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在长期的道路规划建设 中坚持采用三块板道路断面,注重车行道规划,忽视机非分流 法显然都是不可取的。改善城市交通固然是好事,但道路建设 的某些工程措施却违背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致后 代人不能享用历史留存的人文资源,只有借助文献资料才能了 解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2.4重城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轻道路网络弹性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规划方案能够满足城市 社会经济长远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但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忽视城 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性原则,急功近利忙于城市道路交通 近期能显著改善拥挤状况的建设规划,这种“摊大饼”式扩长 的道路规划建设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这主要表现为道路规划 方案弹性较差,道路网络不能适应突发状况。 目前'我们制定道路网络规划方案以分析预测为依据,对未 来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路网规划中对 系统的应变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显然,这种缺乏足够弹 性的路网是无法适应城市快速发展需求的,更难应付各种可能 的突发事变。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其用地扩展快,系统稳定性 相对较差,城市发展方向受到区域环境和区域基础设施的牵动 影响明显,一些先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地区,由于这些牵动因素 的综合作用会逐步发展为衔接老城区核心的发展方向的重要 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环境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 的发展论证不足,往往会造成城市用地布局不当,设计标准采 用不当,路网规划弹性不够,形成新的交通集束。因此,在城市 布局上要避免组团之问交通的不平衡,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交 通量。规划时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城市道路网系统未来的 发展留有余地,做好路网弹性规划。 2.5重道路沿线土地利用规划,轻道路交通影响分析 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研究是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环 节。不同的土地利用布局、性质、强度对应着不同的交通需求,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举措之一。 分析城市既有道路的交通影响,研究未来城市道路交通量 控制规划对合理的、适度的、持续的土地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指 导意义。要本着尽可能地均衡区域内交通量分布,有效控制交 通需求。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开发强度不断改变对周围乃至整个 城市的交通量分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带来新的交通问题,尤 其在土地利用非常密集地区,必须系统地进行交通评估,将影 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时下一些政府急于拉开城市框 架,热衷于修建大马路,以期将大马路沿线两侧的土地进行上 市拍卖。土地上市拍卖后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考虑道路 系统设计,造成交叉口处冲突点增多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 行人相互干扰的被动局面。因此,交叉口成为路网系统中最为 脆弱的瓶颈。 我国城市交叉口大部分是平面交叉口。对于平面交叉口来 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保证交叉口的通过能力与路段通过能力 的匹配。这就要求进口必须拓宽,增加进口车道数量(原则上应 达到路段车道数的2倍以上)。为此,还必须做好路口的渠化设 计及路口的交通组织设计(包括灯控路口的相位与配时设计)。 在城市内部由于受自然、人文、环境、经济等因素制约,进行道路 大幅度加密及现状道路全线拓宽已不大现实,所以只有通过增 大交叉口空间资源的利用才能弥补时间资源的损失。因此为保 障城市道路系统高效运转,为合理使用道路时空资源、最大限度 发挥道路设施潜能,应加强交叉口渠化规划建设与管理。 2.7重道路绿化或景观规划,轻道路静态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 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道路交通规划中重视道 路绿化和景观规划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能忽视道路静态交 通设施、配套设施以及公共场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很少 考虑为市民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人行空问缺少,缺乏街头广 场或把街头广场变成停车场等,人们在城市街道上找不到可以 安全停留的空间,也就更不用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了。随着 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道路静态交通设施、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公 共停车场、公交保养场均严重缺乏,致使大量车辆停车占道,占 道经营,大大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再加上长期以来规划中并 未考虑路边停车,容易造成车辆的随意停放,从而影响车辆、行 人的通行,降低道路系统的效率,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环境,造 成城区范围内行车难、停车难、养车难等一系列问题,给交通管 理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道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如 交通标志、道路照明未能满足交通需要,人行道地面铺装材料 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不能满足路人基本的行走要求;为残疾 人、老人、童车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未能做到真正的“无障 碍”;辅助设施短缺,如公共厕所、交通图展示牌、公共电话亭及 必要的休息座凳等严重短缺等等。 2.8重车辆的机动性规划,轻道路人性化规划 很多的城市道路环境是“重车不重人”或者说“车重于 人”。在道路设计中,往往存在忽视行人交通权利的倾向,比如 禁行时间长,通行时间短;斑马线、天桥、隧道等过街设施间距 过大,又缺乏合理选择,而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又常常成为交通 (下转第20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安徽建筑 2007年第3期 克风格,被称为“奇异珍珠”,它冲破“常规”,放弃了对称与均 瓣,毫无美感可言,却成为高科技派代表。这也证实了在特定时 代和社会条件下“美”和“丑”的相互转化。 衡、放弃了圆形与方形静态形式,他们标新立异,追求新奇,采用 非常规的组合,寻求反常的效果和气氛,被认为是对传统建筑艺 术的“丑化”。如,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蒂的圣家族大教 3结语 人们早知道,在现实中丑的东西在艺术中可能是美的,因 为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建筑艺术也同样在对美和丑的 评价上,往往很大程度依赖人的精神作用,对同一件建筑作品 的美与丑众说纷纭。建筑师对美和丑的主观选择和艺术加工 后,以其感性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作为审美对象后已具有某种 堂,那尖尖的屋顶形状离奇,建筑整体看上去面目狰狞,不但形 “丑陋”而且施工难度大,至今仍未完成,但却成为西班牙巴赛 罗那的象征、新建筑的代表,显示出独具特色的一面。1992年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办,全世界通过电视看到了这个 气象万千的奇特设计,使人们在习惯传统建筑形式中感受到一 积极的审美价值。而很多对建筑艺术“丑”的抱怨常来自某些 种“奇特”刺激从而兴奋起来。再有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造 型“怪诞”、“离谱”,在建筑界倍受争议,没有遵循任何古典教 保守的艺术偏见,这就需要我们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所谓偏 堂的设计清规戒律,具有强烈的雕塑式的艺术表现特征,使人们 爱不可无、偏见不可有就是这个道理。 熟知的教堂形象受到“丑化”,但同时又使人们眼前一亮,感到 建筑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有着千变万化的特性,这也是为 新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外型丑”向“艺术美”的转化。 什么一件建筑作品能同时感染激励很多人的原因。那么,千篇 一2_2尺度夸张 律、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就会使建筑艺术失去发展的动力。 尺度实际上是建筑与人的关系。失去了尺度感的建筑,人 古人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有时“创造性的损坏”是创新 们很难与之亲近。那么,巨大的尺度夸张到底是“美”还是“丑” 的关键所在。 呢?如果以“自然亲切的尺度”的审美原则衡量那些“夸张型” 客观而科学地认识建筑艺术中“美”和“丑”的特性,有助 建筑,如埃及太阳神庙、各种纪念碑,它们或许体量太高、太长、 于我们能动地运用“丑”在建筑艺术中的积极作用,以丑衬美, 太大而显“丑陋”,但如果以“超人的尺度”去审视则表现出某 让美与丑在建筑艺术中相互作用,让我们的建筑设计在拥有美 种惊心动魄、气势夺人的力量感。 的同时又不乏“丑”的点缀,让美与丑都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 2.3表现在对传统建筑的改革发展上 活及塑造优美的建筑形象服务。 在漫长的建筑史中,从古罗马建筑到哥特建筑,从巴洛克 建筑到现代主义,从包豪斯到国际主义“后现代主义”再到当 参考文献 代主义建筑,建筑风格的更替中,历史证明建筑艺术美的许多 [1]汪正章.建筑美学[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丑型”有时成为产生新建筑艺术美的前奏。众所周知,现代建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筑悉尼歌剧院也是毁誉参半,有人说它是极端荒唐的东西,是 [3] 吕道馨.建筑美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异想天开、玩弄技巧、哗众取宠,外形是搁浅的鲸鱼,桔皮的裂 [4]杨家安.美学概论f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上接第18页) 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交通繁忙路段没有人行天桥、过街地下 在的问题远不局限于上述的8个突出问题。例如,公共交通线 通道和斑马线,行人需冒险穿越街道;以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或 路选线优化规划、防灾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优化、道路网扩 牺牲绿化带来拓宽机动车道,步行者不得已而进入机动车道增 展与交通需求分布空间均衡性规划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城 加了交通的危险性;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 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道路交通能否向良性化方向 施,步行空间因而缺少安全性。道路交通规划时一味注重车辆 发展,这也是城市规划建设者咎需解决的问题。 的机动性规划,一味追求道路的宽度,甚至宽马路同两边的建 筑不发生关系,只是快速通过,很容易造成城市原有的商业区 参考文献 衰落,导致城市中心片区及副中心片区郊区化。如果道路宽了 [1] 王炜,徐吉谦,杨涛,等.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南 导致人气散了,那么城市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感觉。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3结论 [2] 陆锡明,王祥,朱洪.综合交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人们对道路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道路两侧 社.2003. 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 [3] 王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fM1.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道路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项内容 [4]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课题组.扬州市城市客运交通规划[R].扬州: 规划质量的不足,都影响整个道路的形象,而道路的形象又影 扬州市城市客运管理处,2003. [5] 高红建,李韩娟.道路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一体化模式探讨fJ1.江苏 响城市的形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就是要从城市远景的交通需 交通,2003(6). 求进行道路系统布局,以城市的近期交通需要来逐步实施,满 [6]孟召宜,渠爱雪,沈山.试论地方小交通及其构建问题[J1.徐州 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程,涉及到较多的交叉学科。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