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刘光晓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德州 253034)
摘要:目前,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的严峻,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同时,高校也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了很多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就业指导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意义,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就业指导体系ꢀ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进行了扩招,这举动满足很很多90后学子的大学梦,但是,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所需求专业的不匹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以及高校毕业生求职能力较弱等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就压压力越来越大,2016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各大高校工作的难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在这种形式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以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的增加,各个高校在毕业的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完善的学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在保证学生就业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
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
。
(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其人生价值
在高等院校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外来文化以及新式的思想涌入了大学校园中,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受到了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影响,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的发展、理想以及前途等方面迷失了自我,缺乏对人生的思考。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让学生能够明确其发展目标,并且能够向着目标不断的努力,充实自己,使其具有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通过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利益至上的观念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没有对社会环境的切身感受,缺少实际社会生活的磨炼,对社会制度等不够了解,他们的心
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2]
。在这一
阶段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校企合作模式下容易使学生受到企业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学生开始追求拜金主义,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高校的教学安排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同步 高校教学活动都会按照严格的规划来进行,而且一般情况下教学计划是不会变更的,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的变化,灵活性较强,这就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
是企业所需求的[3]
。而且还会出现校企合作不一致的情况,就是当企业有生产经营任务的时候,学生由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能参与企业的实习,但是在学生需要去实习的时候企业中需求的岗位不足。这种情况使得校企合作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实现。
(三)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模式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和学校缺少沟通,大部分企业都是为毕业生解决短期内的实习问题,只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是却不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对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企业中难以实现其价值,同时,企业也得不到发展,学校和企业都不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策略 (一)构建“零距离”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应该加强对企业的了解,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在学生的教学和实习等环节实现和企业的“零距离”,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保持和企业的密切沟通,及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二)学校和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来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由企业来提供竞赛平台和主题,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企业发展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高校中人才的培养情况,同时挑选适合到企业发展的学生,而学校可以通过竞赛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不仅仅可以获得实践经验,还能够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今后的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企业在学生在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未来的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J]. 中国商论,2016,20:177-178.
[2]刘昌滨. 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 科技视界,2014,18:42+162.
[3]唐菁玲.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33-13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