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特点与对策
浅析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特点与对策
安
中图分类号:G641摘
要
文献标识码:A
晋
523000)
DOI:10.16871/j.cnki.kjwha.2018.02.008
育的类别不同,因而在具备年轻人诸多共通特点这一普遍性的同时,也与非理工科学生相比,具有诸多特殊性。
思想政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两者互为作用,相互影响。把握好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认识好理工科院校校园氛围,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必要的。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
在行为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等种种方面,理
工科大学生从年龄层面划分,与其他文史类大学生无异,具备各种青年人特点的普遍性。但由于高中时期便开始的文理分科之模式,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育的类别不同,因而在具备年轻人诸多共通特点这一普遍性的同时,也与非理工科学生相比,具有诸多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其特殊性,来开展教学工作。本文便以理工科院校政治思想教育之特点为切入点,浅析其教育工作中的诸多对策。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ABriefAnalysisontheCharacteristicsandCountermea原sure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ScienceandEngineering//AnJinAbstractInbehavioralhabits,languageexpression,thinkingac-tivitiesandotheraspects,scienceandengineeringundergradu-atesarethesamewithliteratureandhistoryundergraduates.However,duetothedivisionofliberalartsandsciencesthatbe-ginsinhighschooleducation,theirmajorsaredifferentandtheeducationtheyreceivedrespectivelyisalsodifferent,theyalsohavesomedifferenc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er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focusontheirparticulari-tiestocarryoutteachi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scienceandengineeringasthebreakthroughpoint,thispaperbrieflyanalyzesits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scienceandengineer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2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2.1重理性而轻感性
由于长期专注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经常进行数理推理的训练,相较于人文社科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有余,而对知识的整合与归纳能力有限。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偏重于理性思考,其在知识获取上的基准侧重在能否形成逻辑关联。而人文社科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感性丰富。尤其是接受新兴事物时,能够较快地产生兴趣并激发学习热情。自然科学类学生必须通过事先的自身推理与自身验证,自认为符合其逻辑性后,才能坚定支持、参与,不然就会将其拒之千里。
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属于人文社科类范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套用自然科学的教学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因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促使理工科大学生思考自己专业领域与人类社会环境、生存方式的关系,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和对未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专业岗位的历史思考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2.2重现实而轻未来
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在长期接受自然科学知识架构的训练中,产生了一定的定势思维,并在各方面深受其影响。例如学习的知识点通常与现实世界、科学技术等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实物以及内在规律。并将这种模式移植到在对社会某些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上,更加关注于某些现实性、有用性的方面,忽略了宏观上、历史性等必然的原因与结果。
由于我国仍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而言,虽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愈加富足。但与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还相较甚远。而就在道德教育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中。种种不良社会风气与社会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注重现实的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2.3重机械性而轻辩证性
1引言
由于建国初期,社会百废待兴;以及之后的改革开放时经济建设时期,急迫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国长期在高中教育中采取文理科分别教学的方式。在这种教育模式的传导下,也形成了一批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院校。诚然,在为我国输送众多专业科技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文素养缺乏、思变精神不足等种种问题。
在行为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等种种方面,理工科大学生从年龄层面划分,与其他文史类大学生无异,具备各种青年人特点的普遍性。但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
作者简介:安晋,男,湖南衡阳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18
总第412期2018年2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12
February2018(A)
受自然科学自身特点的影响,理工科学生具有严谨性这一特点。因而对事物的看法容易产生非黑即白的观念,甚至有时候回钻牛角尖。因而一些学生难免对某些社会问题缺乏灵活多样且相互关联的看法。不善于把握联系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观点,以至于陷于机械性。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发展的过程中势必积累了各种社会矛盾与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导学生辩证地认识到某些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需要用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去解决。只看到事物的“一域”而不看到事物的发展和“全局”,便容易陷入机械主义的怪圈,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对于理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
3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从广义上讲,不单纯局限于文化素养,更不是文学素养。且是包含于前者,最终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以及对世界、对社会、对个人的认知能力与改造能力。
人文素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教育目的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其课程都是具社会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两重属性,两者结合有其必然性。我国高等院校的现实条件也要求两者结合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人文素养教育深化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既具备理性认识又重视感性思考。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科学技术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让理工科学生群体步入社会后不仅能够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能在为人处世上促进其本职工作的开展。
3.2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结合社会现实来展开。尤其是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应理论联系实际。不应该进行思想僵化的说教,应该从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关心、关切的具体社会热点事件着手。由一点引出全面,由一现象发散出本质。要让学生有参与感,开展喜闻乐见的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育,应在课外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逻辑的梳理是理工科大学生思维习惯中比较看重的一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应与教学对象长期的思考方式相结合。比如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之中,从社会调查、统计结果等方面推理出所教授之观点。在课堂上,所举的实例要摒弃一成不变。应该紧
跟时代热点,生动活泼地进行横向类比与纵向对比。让学生们从诸多数据、实例中推理出结论,最终到达启发心智、陶冶情操、树立道德之目的。3.3将个体认知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更加多元化,人们获取讯息的途径更加丰富。理工科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同时,由于长期接受自然科学训练,容易对一个事件表象形成机械式的思考。在日益开放多元化文化背景之下,境外西方媒体通过对某一孤立事件的各种包装,容易对理工科学生的认知甚至信仰产生动摇。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从宏观历史角度对一个国家所选取的模式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让学生们认识到,路线的选择必须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来决定的。中国的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在做出多次失败的尝试后,历史性地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在这一点上,历史的背景分析尤其重要。若在课堂上,先期对理工科学生不进行历史基础知识脉络的梳理,直接讲述思想政治理论的话,不仅对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有空中楼阁之感,更难以让其信服。
作为理工院校的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注重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理论的教导。让学生掌握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历史观,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今后在课堂内外,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哲学原理,结合方法论要求去处理人际关系、分析社会矛盾。从而打破机械论的藩篱,让学生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体有一个全面且宏观的正确认识。
4结语
我国理工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社科理论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轻人文,重专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根本之改变。人文素质缺陷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全面开展,仍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论语》中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之说。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同样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思维习惯,甚至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使用不同方法去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作为理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理工科学生的长处,弥补理工科学生的不足,激发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理工科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人文素养完备、道德情操健全、政治信仰坚定的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参考文献
[1]鲁建慧,祖玉明.高校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
[2]郭文玲,葛荣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职工医学
院学报,2003(6).
[3]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
编辑张效瑞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