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路框架中桥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喀什路框架中桥中心里程为JDK4+472, 桥梁全长58.68m,为跨越开发区规划中的喀什路而设。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桩径0.6m、间距1.0m~1.1 m。框架中桥翼墙部分桩长6.5m,共计2217根,共计14410.5m。
本桥为6+12+12+6m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规划中的喀什路与新建铁路夹角为45°,本框架用途:交通通道。通行净高要求(净宽×净高):2-12.0m×4.5m,出入口设限高架。该桥桥上线路为三股,分别为I股、II股、III股。桥位处线路均为曲线段,半径为600m。线路纵坡分别为-5.5‰、-5.5‰、0.0‰。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3~2.5m,地下水位标高-0.2~-0.5 m受海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该桥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氯盐环境,酸盐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等级依次为L3、H2、Y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应简算软弱下卧层的压力及稳定性指标;细砂层为可液化土层。
二、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旋喷桩施工前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来确定合理的水灰比,钻机提升速度、泵浆压力、满足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由此确定本标段的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参与全过程监控。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三、设计要求
1、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3.0Mpa,处理后的出入口八字墙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254kpa以上,3股下方框架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45ka以上,I股、II股下方框架墙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80kpa以上。
2、固化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加固料配方,应通过室内配比试验或现场试验确定。
—
3、试桩施工前,应取原状土在室内做水泥土的配比试验,其中水灰比为1:1。
四、试桩过程
1、试桩位置
根据站场情况,高压旋喷桩工艺性试验选在JDK4+465~JDK4+472段,成正方形布置,共有3根试验桩。
2、试桩时间
1、2014年3月29日对所有参与试桩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2、2014年4月2日~4月3日进行试桩施工; 3、2014年4月10日对试桩进行桩径及强度进行检查;
4、编制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并于2014年4月12日组织试桩成果评审。
五、工艺原理
1、施工原理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先利用工程钻机钻孔作为导孔,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插入设计的土层深度,然后将水泥浆以高压流的形式从喷嘴内射出,冲击切削土体。土体在高压喷射流的强大动压等作用下,发生强度破坏,土颗粒从土层中剥落下来,与水泥浆搅拌形成混合浆液。一部分细颗粒随混合浆液冒出地面,其余土粒在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地重新排列。这样从下向上连续的喷射注浆,混合浆液凝固后,在土层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到达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欢迎下载
2
—
2、施工流程 原 地 面 处 理
测 量 放 样 钻 机 就 位 插 入 注 浆 管 至 设 计 深 度 钻 机 移 位 钻 进 至 设 计 深 度 高压喷射注浆 喷 射 结 束 拔 管
六、施工组织
试验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核后,按批准后的方案组织实施试桩,并请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全程监督和指导。具体施工组织如下: 1、 主要管理人员 序 号 1 2 3 4 5 6 7 2、劳动力配置: 序号 1 2 3 4 职务 班长 钻探工 泵工 电工 职责范围 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 操作钻机,卸接钻杆,维修保养和排除故障 操作高压泵及维修保养 负责钻机、电源、电路工地照明及电气故障排除 人数 1 2 2 1 姓 名 杨晓峰 杨卓 王德江 董亮亮 贾瑞奇 左红军 张国鹏 职 务 施工负责人 工程部长 物资部部长 现场技术员 四分部试验室主任 安质部部长 质检员 泥浆排泄处理 欢迎下载 3
—
5 6 7 8 钳工 普工 普工 技术人员 合计 全面维修保养机具设备 倒水泥、操作搅拌桶及倒灰和过滤 协助钻机工作(卸接钻杆、冲洗等) 掌握施工技术、质量、写施工日志和记录 1 2 2 1 12 3、主要施工机械 序号 1 2 3 4 5 6 4、主要材料
(1)水泥见附件1:进场材料检验结果报验单--水泥检验报告;
(2)拌合用水采用合格水源(见附件2拌合用水、附件2地表水和附件2地下水检测报告)。
设 备 名 称 高压注浆泵 旋喷钻机 浆液搅拌机 电焊机 高压输浆管 潜水泵 规 格 GZ-40 PH-5A BX6-140-2 Φ23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米 台 数量 1 1 1 1 120 1 七、高压旋喷桩施工
1、试桩时间为2014年4月2日--2014年4月3日。在此期间,龙烟项目部、四分部、监理站有关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技术指导。
附件3:试桩施工现场照片 附件4:现场施工记录
2、技术措施
(1)场地平整
原地面清理、整平,并用小型压路机碾压密实。挖好排浆沟,设置回浆池,浆液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欢迎下载
4
—
(2)钻机就位
钻机安放在设计孔位上,使钻头对准孔位中心,纵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0mm。为保证钻孔达到规范要求的垂直度偏差1%以内,钻机就位后,必须作水平校正,使钻杆轴线垂直对准孔位,并固定好桩机。
(3)造孔
钻孔的目的是为了把注浆管置入到预定深度,钻孔方法可根据地层条件、加固深度和机具设备等条件确定。成孔后,校验孔位、孔深及垂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孔位纵横向偏差不大于50mm、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4)下注浆管
成孔合格后即可下入注浆管到预定深度。在下管之前,必须进行地面试喷,检验喷射装置及浆液发生装置是否正常。
(5)喷射注浆作业
将注浆管下到预定深度后,进行地下试喷,一切正常后即可自下而上进行喷射作业。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浆液流量及压力、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如遇故障及时排除。
(6)冲洗器具
喷射作业完成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注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
(7)移动机具:
将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
八、质量控制措施
1、确保定位轴线质量
(1)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位置定出桩的起始点及轴线位置; (2)旋喷桩起始点及轴线位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旋喷桩施工; 2、确保桩位质量
桩位移机前要量好间距尺寸并做好标记,移位时在内外边线间移动,就位前对桩间距进行复核,以确保桩间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确保桩顶、桩底标高
施工时应不断测量施工场地及机架标高,并及时修正相应桩深和其它标高控制位
欢迎下载 5
—
置,如周围存在建筑物时,将桩底和其他位置控制标高标志在建筑物上。
4、保证桩体垂直度
在铺设道轨枕木处要垫平整实,使道轨枕木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开孔前用水平尺对机架进行校对以确保桩体垂直度(不得超过1.0%)达到设计要求。
5、保证加固体强度均匀性
(1)压浆阶段杜绝断浆和输浆管道堵塞现象;
(2)控制喷浆量和提升速度。压浆压力控制在20~24Mpa;
(3)桩机下沉至停浆面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以保证加固范围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搅拌;
(4)邻桩间隔搭接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5)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岩水泥,必须有出厂质保书、准用证,并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水泥浆液严格按设计水灰比进行配料;水泥浆液搅拌好后,进入储浆筒前,用筛网清除水泥中的结块和杂物;只能在压浆前进入储浆筒中,以保证水泥浆不发生离析;
(7) 水泥用量控制
A、水泥浆拌制:严格按照C:W:F = 1:1.67:0.67的水灰比进行水泥浆液配置,按照搅拌桶的容积确定每桶水泥浆液的掺灰量,配好的浆液,通过检测浆液比重和水泥消耗量对配灰量进行核查,确保浆液的配灰量满足设计要求。浆液配合比见下表:
浆材 水泥 水 粉煤灰 100L浆液掺加量(KG) 45.3 75.5 30.2 400L浆液掺加量(KG) 181.2 302 120.8 浆液比重 1.51 B、高压旋喷桩每米掺灰量控制:设计要求每米桩掺入水泥54.5kg,粉煤灰36.5kg试桩前,在搅拌池容积400L处(从桶顶算起)设置标计(钢筋),试桩时,反复试验钻机提升速度,直到提升2米时水泥浆液下降到池内400L标记处,说明满足每米掺灰量91kg的要求,该提升速度即作为控制高压旋喷桩每米掺灰量的最高速度。
九、成桩检测
1、成桩7d后的试验检测,试验于2014年4月11日进行(自检)。 (1)桩径检查试验,结果满足要求。
欢迎下载
6
—
附件5: 桩径检查试验现场照片。 附件6:桩径检查试验现场记录表。 (2)桩身钻芯取样,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附件7: 高压旋喷桩强度报告。
十、试桩总结及建议
喀什路框架中桥高压旋喷试验桩共有3根,高压旋喷试验参数3组,每组参数试验桩1根桩。按照设计上高压旋喷桩压力应大于20MPa,桩径0.6m的设计要求,本工程高压旋喷试验桩定为三组压力,分别为20MPa、22MPa及24MPa。
(1)桩径及均匀性:在4月7日挖开桩头进行桩径及外观检测,试验桩压力为24MPa的桩径检测为0.73m,平均桩径0.74m,试验桩压力为20MPa的几组试验桩中,桩径最小为0.62m,最大为0.64m,平均桩径为0.63m,试验桩压力为22MPa的几组试验桩中,桩径最小为0.64m,最大为0.68m,平均桩径为0.66m,表明在20MPa、22MPa及24MPa三组注浆压力下,都可以满足本工程高压旋喷桩孔径要求。
高压旋喷试验桩中,根据挖出的桩头部分表明,旋喷桩体中土体颗粒与水泥浆液混合均匀,旋喷桩头的混合浆液,在土层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对改善地基承载力起到一定作用。
在压力24MPa下施工时,发现孔径超出了设计要求的0.6m要求,两孔在高压下容易形成串孔。
(2)水泥掺入量:根据施工参数分析,高压旋喷桩在施工压力一定情况下,提升速度与桩体每米水泥用量成反比,提升速度快,水泥掺入量降低;提升速度慢,水泥掺入量增加。在压力20MP a,提升速度23 cm/min时水泥掺入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提升速度:根据试桩情况,提升速度23cm/min时,在20MPa压力下水泥掺入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4)通过试桩施工,施工机械能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5)施工建议
A、在高压旋喷试验桩施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施工机械按要求进行各项检修,避免试验桩施工中断,减小试验参数的误差。
B、在保证设计对高压旋喷桩孔径、无侧向抗压及单桩承载力要求情况下,建议压力20MPa、提升速度23cm/min、水灰比C:W:F = 1:1.67:0.67、旋转速度25r/min、水泥浆掺入量91kg/m情况能达到设计要求。
欢迎下载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