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来源:锐游网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理论课)

课 程 名 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 适 用 专 业: 博物馆专业

课 程 类 别: 学科基础课选修课 制 订 时 间: 2006年8月21日

历史与文博学院 制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制订,2006年修订)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选修课 三、预修课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通论 四、学 分:1 五、学 时:36 六、课程概述:

本课程系统讲授有关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各项重要专题,包括:青铜与青铜时代的定义,中国青铜时代的起止与特征,中国青铜器研究简史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状况,中国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青铜器纹饰与铭文的时代特征,青铜器冶铸与装饰工艺,青铜器的仿造、伪造与鉴别,各时代青铜器类型及特征等。

中国青铜器研究不仅是中国文化史、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且鉴于中国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史、文明史中的突出地位,这一课题也具国际性。由于青铜礼乐器在古代中国被贵族阶级视作等级身份的象征,所以青铜器研究不独从物质文化角度看有价值,即使从社会史研究角度看亦有突出意义。 七、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系统讲授夏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兵器、乐器及其他生活生产用具等,阐明青铜器——这一标志中国古代文明的遗产在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博物馆专业的本科生初步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主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的初步研究,不仅为中国考古、文物和博物馆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同时他们也能够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方面的工作。

八、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上篇 第二章 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 上篇 第三章 青铜器的纹饰 上篇 第四章 青铜器的铭文 上篇 第五章 青铜器的冶铸 上篇 第六章 青铜器的仿造、伪作与辨别 下篇 第七章 夏代青铜器 下篇 第八章 商代青铜器 下篇 第九章 西周青铜器 下篇 第十章 东周青铜器 理论学时 2 10 4 2 4 2 2 4 2 4 实验学时 习题课 其它 备注 九、教学基本内容: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要求掌握青铜、原始合金铜与青铜时代的概念,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本章难点:中国青铜时代上下限的界定。 教学内容: 一、青铜与青铜时代

本节讲述青铜及青铜时代的基本概念。 二、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 本节对发现和研究简史进行阐述。 上篇 第二章:青铜器的分类与定名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青铜器的分类方法与原则、各类青铜器的名称及其来源、各类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本章难点是对各类青铜器名称的把我,以及对是否是自名器的掌握。

教学内容:

一、青铜器的命名原则与方法 二、青铜容器 三、青铜兵器 四、青铜乐器 五、青铜车马器 六、其他杂器

上篇 第三章青铜器的纹饰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青铜器纹饰的类型及其名称以及各类纹饰流行的时代。本章难点是对各类青铜器纹饰的区别,尤其是对动物纹饰的进一步划分。 教学内容:

一、青铜器纹饰研究的历史、意义及现状。 二、青铜器纹饰的分类

三、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征及艺术特点。 上篇 第四章青铜器的铭文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要求掌握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格式与书体的演变。本章难点是青铜器铭文的释读与内容翻译。 教学内容: 一、商代晚期金文 二、西周金文 三、春秋金文 四、战国金文

上篇 第五章青铜器的冶铸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熟悉铜矿开采与铜料冶炼程序、青铜器的块范铸造与失蜡法铸造以及各种装饰工艺。本章难点是从不同时期青铜器合金成分的变化看《考工记》“六齐”的解释与验证。 教学内容:

一、原料来源与铜矿开采 二、冶炼程序与工具 三、合金成分 四、铸造技术 五、装饰工艺

上篇 第六章青铜器的仿造、伪造与辨别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从铸造、器形、铭文、纹饰、锈蚀等方面掌握基本的辨伪方法。本章难点是辨伪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内容:

一、古代青铜器的仿造 二、伪作青铜器的类型与辨别 下篇 第七章夏代青铜器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掌握夏代青铜器的类型及特点。本章难点是对夏代青铜器的起源的认识。 教学内容:

夏代青铜器的各种类型及组合搭配。 下篇 第八章商代青铜器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对商代各种类型青铜器的把握以及对非中原系青铜器的认识。本章难点是中原青铜器组合的把握以及非中原系青铜器的鉴别。

教学内容:

一、商代中原系青铜器 二、商代非中原系青铜器 下篇 第九章西周青铜器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对中原地区西周青铜器的把握以及中原以外列国青铜器特点的把握。本章难点是中原以外的列国青铜器的鉴别。 教学内容:

一、中原地区西周青铜器 二、中原以外列国青铜器 下篇 第十章东周青铜器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是对中原地区诸国青铜器的把握以及中原以外的列国青铜器特点的把握。本章难点是对中原以外列国青铜器的鉴别。 教学内容:

一、东周时期中原诸国青铜器 二、东周时期中原以外诸国青铜器

十、实验部分:(此项特指理论课程中的实验部分)

1、青铜器的鉴别:主要对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三峡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进行观赏鉴别。(2学时)

十一、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1)《古代中国青铜器》,朱凤瀚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郭宝钧著,文物出版社,1981年。 (3)《商周青铜器纹饰》,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文物出版社,1984年。 (4)《商周青铜器铭文选》,马承源主编,文物出版社,1987年。

(5)《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著,文物出版社,1993年。 (6)《西周铜器断代》,陈梦家著,中华书局,2004年。

(7)《殷周青铜器通论》, 容庚、张维持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

(8)《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青铜器全集》十六册,马承源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9)《殷周金文集成》十八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1994年。

(10)《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日)林巳奈夫著,吉川弘文馆,1984年。 (11)《中国青铜器(修订本)》,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执笔人:蒋刚 2006年8月 审定人: 年 月

院(系)负责人:

年 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