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

2013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锐游网
2013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

电商企业行色匆匆走过2013年,留下太多美谈,也留下同样多的质疑。经过了前些年的野蛮增长和资本冬天,2013年带给电商企业的变化,更多在于对新模式的探索与坚持。在市场的选择下,电商企业纷纷走向不同的岔路口,寻找生存的空间和赚钱的方式。

淘宝和天猫的350亿元销售额,让电商老大阿里巴巴站稳脚跟;京东猛推POP平台,让大家看到了盈利希望;苏宁不仅将商业带上云端,还玩儿起基金、做起金融,并将开出银行;腾讯则携微信利器,杀入移动购物这一新兴市场。巨头们向左走与向右走的选择,让电商行业格局在一年的时间沉淀后有了新变化。 关键词1 移动端

移动端将替代PC端成为用户接触电商企业的“主屏幕”,已经是业界公认的趋势之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今年随着盘子增大增幅虽然有所趋缓,但移动电商增速依然远高于整个B2C领域。

天猫、京东、易迅等主流B2C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移动端交易额或订单量占网站整体比例多在20%-30%之间,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等一部分与线下企业关系密切的O2O电商,移动端使用率占比早已超过PC端。有业内人士坦言,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已经成为各大电商都在努力完成的任务,现在做得好的依然只有微信。

今年8月,微信5.0版中出现“微信支付”,随后上线了精选商品及微信商城,开做移动B2C生意,为移动互联网的电商化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不过有观点认为,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基因强劲的公司相比,以社交见长的腾讯目前尚未挖掘出微信在B2C领域最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2 止损

今年,以自营见长的B2C企业再次将“平台化”的概念抛出,而且抛得更加掷地有声。 刘强东在京东合作伙伴大会上,直言开放平台是决定京东生死存亡的要点;随后,苏宁也将以“三免”的姿态扩充包括实体店和老字号在内的第三方商家。

平台化的原因显而易见,其中平台可以帮助电商实现盈利被看做最重要的一点。公开资料显示,在自营型电商陷入亏损泥潭难以自拔的同时,100%依靠开放平台吸引卖家到淘宝开C2C网店、到天猫开设B2C旗舰店的阿里巴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几乎成为电商行业内惟一规模性盈利的电商企业。目前已有数据研究表明,开放平台已经使京东的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原因是开放平台是收取佣金模式,其边际成本很低。此外,物流等服务也是平台商的盈利点之一。

苏宁和京东方面都曾表示,尽管该平台提供的物流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但仍可为企业带来利润。 关键词3 融合

今年的电商模式创新依然蓬勃,在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电商与传统商超、零售、餐饮企业的模式融合也在加速。这其中既包括团购企业、大众点评等公司长期以来对传统企业在营销、引流方面的市场培育,也包括腾讯、阿里、京东、苏宁等巨头搭建平台,希望从根本上改造传统企业的系统和思维。

在新老模式的碰撞和融合中,几个案例颇为成功。比如麦当劳与微信合作,推出3元一张的微生活会员卡;比如山西太原唐久便利店入驻京东平台,打造“线上大卖场”;比如美特斯邦威等企业与微淘合作,希望做到“线上下单,线下提成”。

值得欣慰的是,电商的创新倒逼了传统零售的转型与改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对信息化改造有了兴趣,甚至有传统企业希望主动迎合电商的促销节点,用体验式业态补充电商短板,凸显自身优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