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选择
1.箱涵施工顺序
箱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拱角部分,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
箱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顶部为拱形结构,板厚为1000mm,拱角高为500mm;侧壁为1000mm、底板为1200mm。
经过分析,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箱涵拱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楞木为100×100,间距为5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间距均为900×900㎜、横向间距均为1200×1200㎜,步距1.2m。
箱涵侧壁底模为钢模板6015,楞木100×100间距为700㎜,外楞采用ø48×3.5钢管,纵、横向间距为700。螺栓采用ø12,间距500mm。具体计算如下。 二、拱板底模计算
拱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100×100mm,间距为300mm。 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
钢筋砼板自重 1.0×25.5×1.2=30.60kN/㎡(标准值17.85kN/㎡) 模板重 0.3×1.2=0.36kN/㎡(标准值0.30 kN/㎡) 人与设备荷载 2.5×1.4=3.50kN/㎡ 合计 q=34.46kN/㎡ 2.强度计算
弯矩 M=0.107×25.28×0.32=0.243kN·m 弯曲应力 f =(0.243×106×6)/(1000×182)=4.50 N/mm2 因此 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
W=(0.677×(17.85+0.3)×3004×12)/(100×9000×0.85×1000×183)
第 1 页
=0.27㎜<300/400=0.75㎜,可以。 三、拱板模架立柱强度计算
1.立柱所承受荷载
上述计算中均未计及满堂架及脚手板的荷载,框构桥净高7.90 m,步距为1.2m,共12步。
脚手架重:
立柱: 8.75×0.0384×1.2=0.403kN
纵横水平杆: (5+1)×2×0.5×0.0384×1.2=0.276kN
剪刀撑: [(8.75×1.414×4+0.5×1.414×5×2)×0.0384×1.2]÷5=0.521 kN 扣件: [10×2+15/4+15×1.41×2×2/(5×4)+15×1.41×2/(5×2.5)]×0.0146×1.2=0.9 kN
脚手板(2层): 0.5×0.5×2×0.35×1.2=0.21kN 施工活载(一层):0.5×0.5×3×1.4=1.05kN 脚手架荷载: 3.009kN
板传来荷载: 0.5×0.5×25.28=6.32kN 共计:一根立柱底部最大轴向压力 N=3.009+6.32=9.329kN 2.立柱稳定性计算
立柱步距1.2m,其计算长度l0,参照脚手架立柱取用: l0=1.155×1.5×120=207.9 λ=207.9/1.58=131.58 φ=0.185
总的允许轴向承载压力设计值[N]1=0.185×205×4=18.55kN,大于实有轴向力 N=9.329kN,可以。 四、立柱基础计算
满堂架立柱支承在1200mm厚C45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浇筑拱板混凝土时将至少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后7天。立柱基础能达到要求。 五、箱涵侧壁模板计算
侧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700mm,外楞采用ø48
第 2 页
×3.5钢管,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500mm。
1.荷载
箱涵侧壁模板受侧压力取下列二式的较小值: F1=0.22×γc×200/(T+15)·β1·βF2=γc·H 式中:γ
3
c =24 kN/m(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2 · V
T=25℃ (砼入模温度) β1=1.2 β2=1.2
V=6m/h (砼浇筑速度)
H=6m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F1=0.22×24×200/(25+15)×1.2×1.2× 6 =93.1kN/㎡ F2=24×6=144kN/㎡>F1=93.1kN/㎡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kN/㎡(向模板内供料方法为溜槽、串筒或导管) 总荷载:q=93.1×1.2+2×1.4=114.52kN/㎡ 2.模板计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强度计算
竖放50×100楞木间距200㎜,模板为18㎜胶合板。 弯矩 M=114.52×0.22/10=0.458kN·m 弯曲应力 f =(0.458×106×6)/(1000×182)=8.5N/mm2 因此 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93.1×2004×12)/(150×9000×0.85×1000×183) =0.267㎜<200/400=0.5㎜,可以。 3.楞木计算
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200mm,外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400mm 楞木计算线荷载q=114.52×0.2=22.9 kN/㎡(标准值93.1×0.2=18.62 kN/㎡)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第 3 页
(1)强度计算
弯矩 M=0.10×22.9×0.42=0.366kN·m
弯曲应力 f =(0.366×106×6)/(50×1002)=4.392N/mm2 因此 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18.62×4004×12)/(150×9000×0.85×50×1003) =0.1㎜<400/400=1㎜,可以。 4.外楞计算
外楞采用ø48×3.5钢管,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外楞计算线荷载q=114.52×0.4=45.81kN/㎡(标准值93.1×0.4=37.24kN/㎡)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强度计算
弯矩 M=0.10×45.81×0.42=0.733kN·m
弯曲应力 f =(0.733×106)/(5.08×103)=144.3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37.24×4004)/(150×2.06×105×12.19×104) =0.253㎜<400/400=1㎜,可以。 5.对拉螺栓计算
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对拉螺栓:N=0.4×0.4×114.52=18.32kN 允许值: [N]=113.1×0.170=19.23kN >18.32 kN 可以 六、支承体系
满堂模板支架侧向稳定性,主要靠其支撑来保证。JGJ130规范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作如下规定:
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
第 4 页
一道水平剪刀撑。
3.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跨越立杆最多根数,当斜杆与立杆交角为45°时,不多于7根;当为50°时,不多于6根;当为60°时,不多于5根。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接。
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能保证整个支架体系符合设计要求,使荷载做到垂直传递,不产生偏心、歪斜;确保立柱计算长度的取值等。 七、注意事项
1.钢管与扣件的材质必须满足JGJ130规范要求,严格不合格品和锈蚀的材料用于工程。
2.同时,工程开工前应编制一个完善的设计与施工方案,现场要认真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按设计要求去实施,严禁随心所欲的按自己的老“经验”、老“习惯”去施工。
3.满堂模架在架设过程、使用过程、拆卸过程都必须指定专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要确保每一环节都通过验收,尤其是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模架进行监视,一旦有异象,立即报警并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疏散。
4.拱板混凝土在侧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拱板浇筑混凝土前应使满堂支模板水平杆与侧壁顶紧以保证支模架的稳定性,同时,考虑到顶板为拱形结构,为了增加拱板顶步架立柱的稳定性,应加设斜撑来保证局部立柱的稳定性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