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二)-教学设计
衡水北方司法学校 苏敏
教学内容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二) 认知 课时 2 能掌握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的不同两种境遇,两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能学会应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教学目标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情感态度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观念 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运用 能使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逆境和顺境,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 关键 教学 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用人生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理,正确面对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教学难点:用发展的观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抓住学生的实际生活,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面临的挫折和逆境以及顺境,建立教学的生活基础。 情景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专业分析:学生是法律事务专业,全班73位同学,女生占70%,毕业后主要进入公检法等部门的基层工作,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具备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正确面对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现有基础:通过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其他观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被贴上应试教育失败者的他们在面对挫折方面存在逃避的倾向 。 学习能力:该班学生在中专层次学生中入学成绩和学习能力表现都在中等偏上,各科学习比较均衡。比较关注教科书,习惯于从教科书中寻求“答案”而较少创造性思维。 学习动力:从第四课的教学交往发现他们在课堂上非常遵守纪律、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行动,为教学活动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但思维不积极,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情 分析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图片等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身边成功人士的成功轨迹的资料;并准备在全班与全班同学共享。 教学进程及安排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二)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内容 环节一: 播放音乐,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1: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看资料“职高毕业生杨东平的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设计意图:①通过激昂、奋进的歌曲,真实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让学生知道未来人生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环节二:新授----活动为媒、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设计的依据:突出重点,解析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乏味知识兴趣化。同时重视设问的深入,形成师生互动,强化学生主体参与。 展示课件2:(知识平台)→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1、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 展示课件3:人类利用的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人类交通工具的演变图片。让学生从视图中感悟什么是发展。 课件4:科学发展观的漫画,揭示发展的实质,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课件5:漫画“计算机科学算命”引导学生讨论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资料及讨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明白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新旧事物有本质区别。 讲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学环节与学法相对应。 课件6:中国航天史上难忘的记忆,引导学生理解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为了巩固知识点,强化重点,设计思考题,安排学生讨论。 课件7:思考题: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理解。(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①通过师生相互间的问与答,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课件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漫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知,使学生明确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与时俱进。同时过渡到下一内容的学习,人生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展示课件9:“知识平台” → 二、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课件10孟子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及我们的人生启示。 另外教师准备阅读材料“阳光女孩”----桑兰的故事,要求学生讨论回答:我们应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语文知识以及身边的实例印证哲学道理。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生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准备走曲折的路。 第二课时内容 过渡:人生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的境遇。 课件11:“知识平台” → 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1.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有利条件2. 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3. 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课件12:机遇 小议:为什么有的人说:“机遇总是擦肩而过。” 成果展示:回顾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对“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这句话的理解。 (根据课前布置的学生搜集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课前准备成果,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参与,锻炼学生能力,理解哲学道理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有利条件,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案例分析: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却成淮阴侯,引导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能相互转化这一教学难点。 课件13:讨论题:中职生怎样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设计意图:运用具体事例的讲解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尤其是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逆境和挫折,使逆境和挫折成为前进的动力。 课件14:“知识平台” → 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先自学教材内容,在课前布置调查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回答: (1)压力有害无益,好事不会有压力,你同意么?(2)对身边不同行业的人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在工作上有什么开心和感到压力的事情?(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另外,针对此问题,充分利用教材中洪战辉的事例和同学们展开讨论,也可让同学自己另举事例说明此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心态是对待挫折和逆境的最好方式。 环节三: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简明扼要 课堂小结设想:简明扼要突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总结强调四个问题:发展的含义、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与挫折。 环节四: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资料,组织一次以励志为主题的班会。 环节五:歌曲结束 重奏《阳光总在风雨后》,师生同唱,歌曲中结束本课。 说课结语:本课设计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媒体教学,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享受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有平坦大道,也必然会有激流险滩。我们要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顺境中我们应善于把握机遇,获得成功,逆境中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应对,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创造自己成功而丰富多彩的人生。 板书设计 课后 作业 (1)选择题:《学习指导》P49第1题; (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49第2题。 备课反思 1、设计简单、精练,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提升,突出教学过程中创新支点的确立和难点的突破。但学生领悟层次不一样,可能还有部分学生未能领悟,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2、 注重教材的整合和二次创造,所选事例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同时能让学生自己将亲身体验融入课堂,加深了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3、 教学设计的细节还有进一步推敲、改进与完善的地方。活动安排较多,思 教师要加强课堂的掌控能力。 4、 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设计,还望能进一步有效突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5、因为受时间限制,学生参与面不是很宽,这需要调整,保证学生的互动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