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8七下·丹徒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惨白 诧异 鞠躬尽瘁 B . 朴实 徬徨 潜心贯注 C . 咳嗽 摇篮 妇儒皆知 D . 默契 亘古 契而不舍
2. (2分) (2017·益阳)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 . 傅雷曾坐在桌前对着家书流泪,龙应台更是在给儿子写信时潸然泪下。
C . “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乘公交、骑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正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 . 不要以为“亲情作业”举足轻重 , 孩子与父母交流越多,心就贴得越紧。 3. (2分) (2017七下·郑州月考)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 . 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同学们的倡议。 C . 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 . 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4. (2分) (2017八下·吴中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 , _____________, ,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 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④①
5. (2分)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1 页
A . 《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是俄古伟大的文学家,他曾写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
B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C .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真是侠肝义胆,智勇双全。 D . 《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7八上·营山期末) 名句默写填空。 (1) 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 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 《渡荆门送别》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饮酒(其五)》中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表现他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7. (2分)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________(彷徨 徘徊 徜徉)于蓝天。
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________(精打细算 精益求精 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8. (3分) (2017七下·卢龙期末) 请写出我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时间和相关活动)。 (1)
清明节:________ (2)
端午节:________ (3)
中秋节:______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上汝州①郡楼 唐·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② , 三十年前上此楼。
第 2 页 共 11 页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注释】①汝州:今河南临汝,地处唐王朝的腹地。唐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汝州沦陷,成为唐王朝军队与叛军争夺的战场。②边州:边塞城市。
(1)
诗的首句“黄昏鼓角似边州”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
诗的最后一句写道“伤心不独为悲秋”,联系全诗简要谈谈,作者的“伤心”除“悲秋”外还有哪些原因?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0. (24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第 3 页 共 11 页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节选自《公输》)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加线的词的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A .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 . 为人谋而不忠乎 (2)
下列有关甲文和乙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门庭若市”意思是说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文中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一方面也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B . 乙文中的“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其中“吾义固不杀人。”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公输班大义凛然的语气。
C . 甲文中 的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D . 乙文中的“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突出了 墨子不辞劳苦 ,急切停止这场战争的想法 ,从而体现了墨子“非攻”的思想,即反对不义战争。
(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
墨子成功地止楚攻宋,邹忌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进贤纳谏,他们两人的论辩艺术共同点是什么?又各有什么特点?
第 4 页 共 11 页
(5)
解释丙文加线的词语。
①玉盘珍羞直万钱 珍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歧路,今安在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丙)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11. (22分) (2011·阜新)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阳光与流感
①为什么冬季流感会大规模爆发并危及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
②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现在流行病学的一些研究给出了部分答案。原因之一是,由于冬季人们较少晒太阳,结果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造成抵抗力低,容易患流感。同时,晒太阳少也意味着无法充分利用太阳的杀菌功能,给了流感病毒进攻人的机会。
③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冬至后的那个月是流感和感冒最厉害的时期,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严重,严重时会致人于死地。对全球的流感疫情统计表明,平均每年死于流感和与流感相关的疾病的人数达100万。
④早在1981年,英国流行病学家埃德加•霍普•辛姆普森就提出,流感的季节性高发病率可能与太阳辐射有关。只是当时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人员把这个假说当回事。但此后持续不断的证据显示,维生素D可能在人的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⑤今天,一些研究再次证明辛姆普森的流感季节性理论,而且有了更为深入的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阿塔斯卡德罗州立医院的约翰•坎内尔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流感的各种研究结果的综合性调查,提出维生素D可能是冬季流感中重要的一环。比如,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和在克拉斯诺达重复的一项研究证明,接种了流感灭活疫苗的年轻男人在冬至后的冬季出现发烧和免疫反应的症状是他们在夏季时的8倍。这可能是在严寒的冬天人们晒太阳少,而在夏天晒太阳多,因而维生素D在冬天生成少的缘故。
⑥而在印度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每毫升10毫克的儿童比那些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高11倍。对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多项流感研究回顾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如果人们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鳕鱼油,可以减少患流感的几率。成年人以每日正常剂量服用鳕鱼油4个月以上,可减少50%的流感发病。
⑦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只要晒太阳就可以迅速并大量生成维生素D,以满足身体之需。比如,在夏季只进行几分钟的日光浴,人的身体就会制造出约2万国际单位(500微克)的维生素D.这种生产维生素D的机制对生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维生素D帮助人吸收钙,以制造骨骼和维持骨密度。同样,维生素D在免疫上的作用也是重要的。
第 5 页 共 11 页
⑧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维生素D的作用只是一种假说,需要双盲对照研究来证实。同时,冬季人们易患流感是有很多相关因素的。美国纽约医学院的退休教授埃德温•基尔本认为,冬季让人置身于许多与流感相关的因素中。比如,相对低的湿度形成了流感病毒最容易藏身的气溶胶,而且在户内的密集人群和设施中易于传播。即使在实验室中对小鼠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如拥挤和湿度,小鼠的流感也仍然存在着重要的季节因素,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的传播。
⑨但不管怎样,如果针对流感在冬季发生的几个要素来预防,就可能较大减少流感的发病。如勤开门、窗通风,多晒太阳(既补充维生素D,又帮助杀毒),食物多补充维生素D,有条件时尽量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多锻炼,提高抵抗力等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病。
(选自“半月谈”系列刊物《品读》,2011年第2期) (1)
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 (2)
选文第④段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请举一例说明。 (3)
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 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只要晒太阳就可以迅速并大量生成维生素D。 B . 约翰•坎内尔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流感的各种研究结果综合性调查,提出维生素D可能是冬季流感中重要的一环。
C . 目前,国际医学专家对引发冬季流感的病因已经达成共识。
D . 由于冬季人们较少晒太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造成抵抗力低,容易患流感。 (5)
阅读选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哪些预防流感的方法?
12.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第 6 页 共 11 页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
第 7 页 共 11 页
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依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
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2)
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3)
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我向往变成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行的小鸟,我向往变成一匹原野上驰骋的骏马,我向往变成一条无忧无虑遨游于大海的小鱼……你呢?
所谓向往,即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请以“向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
6-1、6-2、6-3、6-4、
6-5、
6-6、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7-1、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8-1、8-2、8-3、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1、9-2、
第 9 页 共 11 页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0-1、 10-2、
10-3、10-4
、
10-5、10-6
、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11-1、11-2
、
11-3、11-4、 11-5、12-1、
12-2、
12-3、12-4
、
第 10 页 共 11 页
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