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99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翘首(qiáo) 蓦然(mò) 踌躇(chóu chú) B . 童谣(yáo) 蹲坑(dūn) 咀嚼(jǔ juě) C . 时辰(chén) 眨眼(zá) 囫囵(hú lún) D . 掸去(dǎn) 竹匾(biǎn) 晒干(shài) 2. (2分)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喧嚷 陨落 一代天娇 唯余莽莽 B . 荡漾 消逝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C . 躯除 诉讼 兼而有之 对答如流 D . 心绪 潮讯 郑重其事 根深蒂固 3. (2分) (2014·泰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骇人听闻 孤陋寡闻 迥乎不同 语无伦次 红装素裹 B . 义愤填膺 小心翼翼 冥思暇想 不屑置辩 触目伤怀 C . 根深蒂固 含首低眉 闲情逸致 中流砥柱 深恶痛疾 D . 望眼欲穿 心旷神怡 眼花嘹乱 轻飞曼舞 锋芒毕露 4.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①_______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②_______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③_______。
A . ①舒展 ②观赏 ③茂绿 B . ①舒开 ②欣赏 ③茂盛 C . ①舒开 ②观赏 ③茂绿 D . ①舒张 ②欣赏 ③繁盛 5. (2分) 下列量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段时期 一只麝香鸭 一堆水鸭蛋 B . 一些趣事 一行白鹭 一块颜色 C . 一片声音 一棵果儿 一种雄姿 D . 一件蓑衣 一顿惩戒 一缕酸辛
第 1 页 共 12 页
6. (2分) 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①________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②我的母亲虽然高大,________很瘦,自然不算重。
③________我对文学名著更能熟稔一些的话,那我就可以无止境地引用和借鉴。 A . 如果 然而 虽然 B . 虽然 然而 如果 C . 然而 如果 虽然 D . 然而 虽然 如果
7. (2分) (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马航发表申明称,建议失联MH370航班的乘客家属返回家中等待消息,马航将向每位乘客的直系近亲属预先支付5万美元。
B . 近几年社会上频频出现假冒伪劣食品,毒大米上桌、地沟油炒菜、瘦肉精泛滥以至婴儿的奶粉都是假的,这都是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而不顾百姓生命安全的恶行。
C . 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嫩绿柔软的小草,淡雅幽静的野花和参差不齐的树木。 D . 一道闪电如一把利剑划破长空,紧接着振聋发聩的炸雷响了起来,随后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8. (2分) (2019·东莞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B . 2018年4月4日,快递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夺冠,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是:成功没有秘诀 , 只有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C . 南沙大桥两座主桥轻盈飘逸、风格统一,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勘称巧妙绝伦。 D . 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物理课堂上经常高谈阔论 , 同学们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9.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 . 科学家研究发现,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C . “新华澳报”报道,中央政府将向澳门赠送名为“奇妙\"和“蜀祥”的两只大熊猫。 D .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10. (2分) 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错误的是( )。
A . 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 .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 . 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 . 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第 2 页 共 12 页
11. (8分) (2017·邵阳)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 . 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C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D . 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12. (1分) 按要求填空。
(1) 朔气传金柝,________。(《木兰诗》)
(2) 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知不足,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嘉肴》)
(5) 《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分) (2018八上·宽城期末) 请按一定顺序把下面一组短句,调整为一段连贯的文字。并概括调整的依据。
a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b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c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d说拱桥是“卧虹”“飞虹”
e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f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①调整后短句顺序:________ ②调整的依据是:________
14. (5分) (2017八上·满洲里期末) 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15. (1分) (2017九上·宁城期末) 夜深了,妈妈担心地对王静说:“倩倩和圆圆周末都参加了钢琴班、书法培训班,可你什么班都不肯参加。你这是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将来可怎么办呀?”如果你是王静,你会怎样回答妈妈?(30字左右)
16. (23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蜻蜒和蚂蚁
第 3 页 共 12 页
逛来逛去的蜻蜒,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蜒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
文中划线的“好日子”在文中具体是指 。 (2)
蜻蜒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 )。
A . 冬天到了,没有地方可以唱歌跳舞了。 B . 冬天到了,蜻蜒又寒冷又饥饿。
C . 冬天到了,蜻蜒为自己夏天未工作而羞愧。 D . 冬天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逝去了。 (3)
“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个句式是 ,“这”在文中具体指 (4)
蚂蚁说:“那么你——”破折号表示 。蚂蚁想说什么?下面几句中最合理的是( )。 A . 一定玩得很痛快哟? B . 一点不考虑冬天怎么办? C . 在干些什么呢? D . 就一直这样玩吗? (5)
这篇文章运用了 的手法,通过 描写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6)
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是( )。
A . 讽刺蜻蜒只顾玩乐,不想工作,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
第 4 页 共 12 页
B . 教育人们不要怜悯蜻蜒那样的懒汉,他们好逸恶劳咎由自取。 C . 告诫人们目光要放远些,不要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D . 告诫人们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作为代价的,不可只顾享乐而忘记工作。 (7)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A . 童话故事 B . 神话故事 C . 寓言故事 D . 民间故事
17. (40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
第 5 页 共 12 页
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
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
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二、 作文 (共3题;共15分)
18. (5分) (2016·莆田) 作文
那雾,不知从何处而至,愈来愈浓,以至你看不清咫尺之遥的事物。 不知何时,那缕清风,那片阳光,驱散了混沌,明媚了眼前的世界。 雾,它可以困扰你的视线,却不能束缚你的行动,更无法裹你的神往。 请你以“穿过迷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符合要求;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9. (5分) (2018九上·桐城开学考)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第 6 页 共 12 页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0. (5分) (2018七上·长春月考) 作文 题目:走进初中生活
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走进了初中校园,大家都会有许多感想,请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第 7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99分)
1-1、 2-1、 3、答案:略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12-2、12-3、12-4、
12-5、
12-6、
13-1、14-1、
第 8 页 共 12 页
15-1、16-1、16-2、 16-3、16-4、 16-5、16-6、 16-7、 17-1
、
17-2、17-3
、
17-4、
二、 作文 (共3题;共15分)
18-1
、
第 9 页 共 12 页
19-1
、
第 10 页 共 12 页
20-1
、
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