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省邵阳市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邵阳市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锐游网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3.0分) 1.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ng) ) 蹇(jiǎn) 劣 叫 嚣(xiāo) 引 吭(kàA. 融融 泄泄(xiè

u) )日 凝 眸(móB. 忍俊不 禁(jīng) 犀(xī)利 翌(yì

)不绝 剽(piāo)悍 绮(yǐ)丽 丰 腴(yú) C. 络 绎(yì

n)逸 窥 伺(sì) 隽(jù) 伫(zhù)立 D. 枯 瘠(jí

2. 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 争妍斗艳 左顾右盼 小心翼翼 从容不迫 B. 水泄不通 高瞻远瞩 无可言喻 束手无策 C. 蹑手蹑脚 豁然开朗 无济于事 清晰可辩 D. 络绎不绝 精疲力竭 寡不敌众 翩翩起舞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月,黄亭市镇胡家千亩桃林,妖娆多姿, 栩栩如生 B. 鹅的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 论证这道题,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 跃跃欲试了 D. 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 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 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 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 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5. 对下面的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运用反衬手法,说明瑞士钟表公司的维修人员是不太勤快,但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十分可靠

B.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运用引用、对偶、夸张的手法说明产品数量多、性能好

C. 美国柯达公司广告:“你只需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产品的使用方便

D. 湖南“天仙”电扇厂广告:“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运用双关的手法说明产品销量大、质量好

6.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______ ,

第1页,共17页

______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4) ______ ,悠然见南山。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 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名称。 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 ______ 携手接对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 A、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

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0. 名著导读--你班开展“读名著,说名著”的活动。请你完成题目。请说出《巨人三

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 ______ 》传记所组成的。作者是 ______ 。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 蕃 ______ ②亭亭净 植 ______

③陶后 鲜有闻 ______ ④ 宜乎众矣 ______

( 2)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铭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第2页,共17页

①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12. 枯枝与鲜花

雷抒雁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的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束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来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强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阅读第①段,回答:作者在清晨看到了一种什么奇异的现象? (2)阅读②③段,请回答:

1)实际上作者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揭示真相时,作者采用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3)阅读全文,你以为枯树和柔藤各自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美? 枯树: ______ 柔藤: ______

(4)结合全文,理解“我微笑着”的理由最佳的一项是 ______ A. 树撑藤,藤缠树,我觉得好笑。

B. 枯树像开满鲜花般变得美丽了,我高兴。

C. 长藤终于有了依靠,可以展现自己的美丽,我很为她欣慰。

D. 看着这一自然景观,我若有所思:美好人生何尝不是像枯树与鲜花一样相互支撑才构成的呢? 13. 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第3页,共17页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 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1)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⑥⑦两段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 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 (4)分析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5)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6)结合文章题目和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4. 请以“我”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类作文。

要求: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中,适当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并且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15. 文题:心事

要求: A、记叙文 B、书写规范 C、600字以上。

第4页,共1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A.错误.融融泄泄yìng; ,引吭háB.错误.忍俊不禁jīn; C.错误.绮丽qǐ; D.正确, 故选D.

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答案】C

【解析】

A.全部正确; B.全部正确;

C.“清晰可辩”应为“清晰可辨”; D.全部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学生字形的识记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平时课文的学习来辨析字形,注意积累注释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要根据形声字的规律辨析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3.【答案】A

【解析】

A.使用不当,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句中指的是桃林,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B.使用正确,大模大样:1.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2.形容装模作

第5页,共17页

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C.使用正确,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D.使用正确,引经据典: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故选:A.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答案】C

【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使”;

B.关联词使用错误,“即使…也”或“虽然…却”,将“即使”改为“虽然”; C.表述正确;

D.搭配不当,主语“雁回山”与宾语“好天气”搭配不当.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关联词,要注意关联词使用是否恰当,句子顺序是否符合关联词表示的关系. 5.【答案】D

【解析】

A.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运用反衬手法,通过维修人员闲得无聊,反衬瑞士钟表公司的产品质量十分可靠,并

第6页,共17页

不是“说明瑞士钟表公司的维修人员是不太勤快”;

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运用引用、顶针、夸张的手法说明产品数量多、性能好;

C.美国柯达公司广告:“你只需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产品的使用方便,不是比喻; D.正确. 关系:D.

本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分析表达效果. 做本题时注意逻辑广告语的妙用. 6.【答案】B

【解析】

根据事情发展的规律,先有土地,再有人,人又创造文化,所以是“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的部落,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运用,注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做本题时注意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思考顺序.

7.【答案】无案牍之劳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海日生残夜年;江春入

旧年;采菊东篱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1)无案牍之劳形.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注意“凝”的写法)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注意“生”的写法) (4)采菊东篱下.(注意“悠”的写法)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写法)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第7页,共17页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8.【答案】元宵节;清明节

【解析】

(1)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 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 从“宵月”一词可判断这是元宵节; 从“烧纸钱”一词可判断这是清明节.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

第一个题的关键词语是青少年和传统节日. 第二个题可从文化影响等角度来考虑. 答案:

(1)(2分)元宵节、清明节

(2)A、材料放映出一种什么现象?(2分)

反映出现在的青少年过度追求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传统节日的现象. B、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

例: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每一点得一分)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对文字信息的理解概括能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9.【答案】解析:

(1)“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是: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一句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2)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8页,共17页

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答“热爱”也可) 【解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一、二句写春雨,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赏.

(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特点,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歌和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做好本题需要结合注释、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10.【答案】托尔斯泰传;罗曼.罗兰

【解析】

《名人传》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答案:

(2分)《托尔斯泰传》、罗曼.罗兰. 本题考查学生《名人传》的理解与掌握.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11.【答案】多;竖立;少;应当;C;A

【解析】

第9页,共17页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 ②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竖立. ③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④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宜:应当.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例句: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之:结构助词,的; B.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之:代词,驴;

C.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C.

(3)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考查的有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等.《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散文.故A中“铭文”错.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者也:判断句.句子翻译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②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淤泥:污泥;染:沾染

第10页,共17页

(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句子翻译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答案:

(1)①蕃:多②植:竖立③鲜:少④宜:应当 (2)C (3)A

(4)①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②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词类活用

⒈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⒉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⒌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第11页,共17页

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古今异义

⒈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⒉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⒊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⒋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12.【答案】坚强的美;活力的美;D

【解析】

(1)本题是对信息筛选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题目的提示和第1段的概括句“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可以明确作者在清晨看到的奇特景象是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①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提示词“才看清了”,可以从后面找到作者实际上看到是“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枝和柔藤复活. ②本题考查的是景物描写顺序.景物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描写角度是空间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方式有:以动称静、动静结合、以静称动.从文中的“远远的”“走近了”可以看出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3)本题是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词语,组织整理即可从第4、5段可以找到作者对枯藤与

第12页,共17页

鲜花的议论句枯树“以你的坚强支持了鲜花”;鲜花“以你的活力装点着枯藤”;从中可以概括出枯树:具有坚强的美;柔藤具有活力的美.

(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理解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事件、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即可.我为枯枝和柔藤而微笑,因为他们互相映衬;我为枯枝挺立,鲜花委地而惋惜,因此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美好人生像枯树与鲜花一样相互支撑才构成. 故选:D 答案

(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枯枝和柔藤复活. 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3)枯树:坚强的美 (原文第四节)柔藤:活力的美 (原文第五节) (4)D

本文通过描写我在园中看到的枯藤与鲜花缠绕在一起,枯藤给鲜花以支撑;鲜花以活力装点枯藤;这美好的场景让我想起见过的枯枝挺立,鲜花委地,被荒草吞没的情景,让作者领悟到人生也像相互支撑的枯树与鲜花一样,充满绚烂多姿的美好.

第(1)题是对信息筛选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

(1)本题考查的是内容概括.概括内容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13.【答案】

(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注意本文主要人物是孩子母亲,事件

是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

(2)本题是在记叙顺序上设题.常考顺序、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一、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二、倒叙(先说结果,再追溯原因):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突出文章中心;三、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第⑥⑦两段是插叙,通过记叙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表现海子去世后母亲的难过伤心.

第13页,共17页

(3)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母亲只是笑眯眯”是神态描写,突出了母亲以和蔼的态度劝诫孩子,表现了母亲的爱和宽容.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春天怀念去世的孩子对母亲来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剜肉剔骨”突出了对孩子去世给母亲心灵的伤害之深,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5)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词语、句子,进行整理组合即可.通过结尾的句子“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和作者极力描写海子去世给母亲的痛苦,可以明确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的思想感情.或者: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6)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感悟类问题要抓住文章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的主旨,还有能够使人对道理有所领悟的句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示例:要好好陪父母,不要与父母怄气,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答案

(1)本文主要记叙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

(2)不能删;这两段是插叙,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3)“笑眯眯”神态描写,突出了母亲以和蔼的态度劝诫孩子,表现了母亲的爱和宽容.

(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对母亲心灵的伤害之深,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5)表达了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的思想感情.或者: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6)示例:要好好陪父母,不要与父母怄气,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解析】

本文通过描写海子在生日那天自杀,远方的母亲却不知道,还为他煮了紫米粥,还有海子母亲为他带去50个鸡蛋,作者想象海子去世后母亲的痛苦,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

第(5)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还多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词语、句子,进行整理组合即可.

14.【答案】【例文】 我

在沧海中,我是一粒沙.

我,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不愿随波逐流.在《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曾写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第14页,共17页

只融于大众的我便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平凡人.我不愿去走别人庸俗的老路,去过跟别人同样庸俗的生活.在偷觑他人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

我,幽默宽容.我向来不喜欢看别人满面怒容的样子,我认为他人的笑才是天下最美的风景.所以每天,我都会变成一颗开心果,尽可能地给他们带去欢乐.“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使狭隘的胸怀容纳百川,所以对待别人的过失,我都付笑谈中.

我,要做自己.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泡沫小说时,我感觉那时在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在虚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实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诉自己:“我就是我,凭什么跟他一样?!”抛掉那些人为的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我自己,最好! 我,积极进取.小小的我是一粒沙,但不甘于落后,一生庸碌无为.我愿做生命的酋长,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渴望朝向艺术之塔,文化之巅,事业之厦,庆功之缘,不负这繁花似锦的时代,留一行扎实稳健的足迹,把美和爱洒向人间…

小样儿的我,风华正茂的我,意气风发的我. 小样儿的我,幽默宽容的我,不甘落后的我. 我就是我──天下无双!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我”其实就表达我与他人的不同.因此,应该将习作的重点放在突出个性方面.这样才能使自己凸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认识.但是,不能为标榜自己而夸大其词.文章内容、所选事例、个性特征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才能如实地向别人展示真正的自我. 【思路点拨】可以写我,特别的小样儿,每天不一样,心动的感觉,满满的能量.成功的我,失落的我,委屈的我…但世界上只有独一无二的一个我.为了我们提供了几个写作思路:可以写成功的我,失落的我,委屈的我… 【选材举例】在选材上,既要丰富充实,更要突出重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外在特征.对于自己最富特点的个性、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兴趣爱好、思想品质,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加以展现.

【写作手法】写作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突出自己

第15页,共17页

的成长历程;可以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截取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事件,凸现自己在思想、知识、认识等各方面的进步;还可以采用反向构思的方式,写自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如“我不是我”,这样不仅构思新颖,也有创新的意识. 【例文点评】本文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气息,巧妙的引用弗罗斯特、雨果、齐白石、屈原等名人诗句和言论,并与自己的思想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15.【答案】【例文】 心事

夜阑静卧,不知谁的梦飞向天阙,竟是冷月也无言.牧笛走了,狼烟似的烦绪又来了,深宫的庭院里,一抹明眸闪过,是那样无助与徘徊,惹人心疼.

一个怎样的女子呀!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一腔愁绪,两弯娥眉.但那双像离弦的箭一般的眸子,如春日的惊雷,炸出了那不屈的心灵,似乎幻化出一个有思想,有品德,更有心的身影.

这就是王昭君,美得像月一样的女子.此时竟无眠,踱来踱去,惹得花颤,又有谁能知道,她的心事.

哦,和亲,正是和亲才让这个美丽的女子彻夜不眠,深锁眉头,再也不见昔日明丽的笑靥了.轻罗小扇,对着明月楼,昭君凝思着.

风萧萧,易水寒,阴深的宫廷里,猜忌、倾轧让人就像一个空壳,早已没有了生命的意义;而寂寞的异域,无助,思乡,何尝不让人颤抖,无奈.遥远的那个地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边疆战士们浴血奋战,沙场喋血…

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微风吹皱的水晶帘,荡着胡雁的声声哀鸣,琵琶的断肠怨曲.哪里还有往日的宁静?仿佛看见那吴山越水的连天烽火,横戈跃马,像一纸悲凉的诗,悲渺,悲渺.

那不知深几许的庭院,是不懂的.玉钗落地,从窗边飘出一缕愁绪,再看那一汪清泪,不为相思,不知离愁,面对玉砌雕栏,昭君呵昭君,只想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只有昭君明白,那险些自杀的公主不会知道,那摇头装疯的宫女更不会知道. 蓦地,昭君咬了咬唇,深锁的眉头舒展了,平湖秋月,一抹浅笑浮上嘴角. 那月,也美得清,洁.

次日,正当宫里头选宫女的人叹气要走时,迎上了昭君,穿着绿纱衣,拿着白羽扇的昭君,一如往日的美丽.

昭君出塞,从此天下太平,那纯美如斯的名字,是永远的追忆,永远的梦回. 美丽的心事,只有那夜的月知道. 【解析】

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使用一些夸张或者联想手法,写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事件.

【审题立意】题目为:心事,走进初中的大门,在一切新鲜感过后,随之而来的

第16页,共17页

就是学习的压力.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叮咛都成了你的压力,除此之外,同学交往中的磕磕碰碰也会让你一时迷茫,在这种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的心事,把它写出来,释放压力的同时,也会造就一篇佳作.

【思路点拨】除去以这种记录的方式写自己的心事外,你也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写写别人的心事:从不抽烟的父亲抽烟了,他有什么心事吗?母亲这几天老是早出晚归,她有什么心事吗?通过你细腻的观察,记录父母的心事,帮助他们卸下心头重负.最近几天你发现你的朋友上课心不在焉,她有什么心事吗?帮助你的朋友走出心灵困境.这几天老师上课老有一丝疲惫,你知道老师的心事吗?和同学一起解除老师的心事.

【思维指南】你也可以借这个文题洞察社会现象,美好的、丑陋的、催人泪下的、引人憎恨的等等,用一种幽默的诙谐的形式,或者外人解说的形式,写一类人或几类人的心事.

【素材举例】人有自己心事,飞鸟走兽也有自己的心事,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体味,就会读懂他们的心事.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猎人?因为他要拯救自己腹中的孩子.那只母狼为什么要拼命的爬上山丘?因为他要为藏匿自己的孩子赢得时间.在你身边小动物身上,可能也会发现一些让你暂时费解的事,温顺的小狗这几天怎么对人那么凶?那头老牛的眼里怎么有泪珠?…读懂了这些,你就读懂了他们的心事,用心去领悟,让他们的心事从你的笔尖流淌出来…

【例文点评】语言唯美,句式的讲究让人感觉到了深深投入的写作情绪.倒数第3段画面感十足,因为前文的铺垫,昭君在这里的亮相便有了非凡的力量,平静美丽的外表下有着汹涌的内心世界.

第17页,共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