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诗句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B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稀。 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荟萃 抉择 锋芒必露 B . 羁绊 祷告 铤而走险 C . 谒见 沉湎 再接再励 D . 泠仃 痊愈 留连忘返
3.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 . 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 . 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D . 在诗歌中,松、竹常被借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4. (2分) (2020·香坊模拟)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5. (2分)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 . 无日之月少了情韵,无月之日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温柔 B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 . 无水之山少了风骨,无山之水少了情韵,无月之日少了热烈,无日之月少了温柔
第 1 页 共 10 页
D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风骨,无山之水少了情韵
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名著阅读,根据要求解答。
(1)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冬妮娅是保尔的恋人,她很爱保尔,但最后为什么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反而越离越远,原因是什么?
(2) 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祥子找好车厂,回来取铺盖,看见她的眼已哭肿。他不会说什么,可是想尽办法想出这么两句话:‘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她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里的“她”是谁?祥子说“一定来”,是来做什么?
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9七下·简阳期中) 默写诗句。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②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
(2) 请在王维的《竹里馆》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任选一首默写,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题目在默写全诗。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20·涡阳模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为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九(2)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自主学习线上冲刺”的网络班会。请你参加。
(1) 学习委员进行了一次有关线上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面图表做出调查结果分析。(7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
调查结果:________
(2) 团委书记王斌同学制作了一份手抄报拍照后上传到讨论群,其中有一篇“瑶海
先锋网”上有关瑶海区某校许老师的新闻报道。可王斌不小心抄错了几个地方,请你帮他修改。”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我总想能多做些什么。疫情当前,虽不能奔赴一线做最美逆行者,(A)但我愿做一名合格的“防疫领路人”。”这是许老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的内心独白。(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她推行了线上“好书推荐”活动,通过网络鼓励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第 2 页 共 10 页
①(A)画线句子标点使用有误,应改为:________ ②(B)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可改为:________
(3) 乐乐同学对这次班会参与热情不高,他在同学群里发了一句留言:“同学们,我们现在哪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等开学以后老师当面跟我们讲吧,我们现在抓紧时间玩,线上学习有啥用啊!”请写一段话反驳乐乐同学的观点,同时表明你对线上学习的看法。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9. (12分) (2017七下·德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下面哪一项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 ) A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C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 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9·玉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第 3 页 共 10 页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 【乙】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 下面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诚实 B . 群臣吏民能面刺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C .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以致
D . 此皆良实 , 志虑忠钝。 良实:指忠良信实的人 (2) 下面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又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徐公。 B . 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有人想说话,也不敢说了。
C .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D .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3) 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是写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谏的文章。【甲】文写的是邹忌规劝、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除弊纳谏、敢说真话的故事;【乙】文写的是诸葛亮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故事。
B .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高超的劝谏艺术。邹忌用现身说法,先以家中小事谈体会,然后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谈到国家大事,委婉进谏,使人易于接受;【乙】文中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向后主奏表,议论、叙
第 4 页 共 10 页
事和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令人感动。
C .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劝说自己君主的目的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实行大治。
D . 邹忌和诸葛亮两人相同的地方在于都能为君主分忧,劝君主开怀纳谏,他们都是人臣的楷模,都是以国家为己任,敢于进谏的忠臣形象。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1. (25分) (2017八下·姜堰月考) 阅读张晓风《不知有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有花 张晓风
①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
②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③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④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你们来找人?”“我们——来看花。”“花?”妇人匆匆往前赶路,一面丢下一句,“哪有花?”由于她并不在求答案,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⑤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前山后山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它们,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花?哪有花?”
⑥我想起少年时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返身对行过的老尼说:“快看那落日!”她安静垂眉道:“天天都是这样的!”
⑦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
⑧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
⑨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 (1) 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叙述的两件事。
(2) 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 (3) 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4) 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不知有花”含义的理解。
第 5 页 共 10 页
(5) 【甲】【乙】两个片段,同样以“花”为描写对象,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
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张晓风《不知有花》)
【乙】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宗璞《紫藤萝瀑布》)
12.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人生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
第 6 页 共 10 页
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
(2) 文章第⑤段举了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3) 理解语段⑥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 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题目:以自己的方式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
6-1
、
6-2、
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
7-1、
7-2、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8-1
、
8-2、8-3
第 8 页 共 10 页
、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9-1、 9-2、9-3
、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0-1、 10-2、 10-3、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1-1、11-2、11-3、11-4
、
11-5
、
12-1、12-2
、
第 9 页 共 10 页
12-3、12-4、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