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rùn) 酝酿(liàng) 窠臼(kē) 黄晕(hūn) A. 朗润....(shù) 镶嵌(xāng) 着落(zháo) 吝啬(lìn) B. 抖擞....(cuì) 絮叨(xù) 捶打(chuí) 瘫痪(tān) C. 憔悴....(chà) 分歧(zhī) 莅临(lì) 匿笑(nì) D. 一霎....【答案】C 【解析】
【详解】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C项正确。ABD三项修(niàng) 黄晕(yùn);B. 抖擞(sǒu) 镶);D.一霎(shà) 分歧改为:A.酝酿嵌(xiāng) 着落(zhuó.......(q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聘请 妥当 头衔 稀稀疏疏 B. 钦差 温驯 气慨 翻来复去 C. 柠檬 禁锢 余辉 花团锦蔟 D. 蓬松 账然 突兀 不茅之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BCD三项修改为:B.气概 翻来覆去;C.余晖 花团锦簇;....D.怅然 不毛之地。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校门。 ....
B.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 高手对决,心理素质较好者往往会更胜一筹。 ....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众目睽睽: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意思是,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使用恰当;B项,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使用恰当;C项,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更加超过一等。使用恰当;D项,随声附和:意思: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与“表示赞成”重复。使用不恰当。
【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面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 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省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缺少主语,“通过”或“使”去掉一个;B项,正确;C项,滥用否定词,把“不”字去掉;D项,语序不当,“通过”与“推广”调换位置。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 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 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D.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连续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能使用“、”号。故答案为B。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狼》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 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
B. 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作家。因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赫耳墨斯 和雕像者》和《蚊子与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
C. 鲁迅的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和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热风》等。
D. 《繁星》《春水》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代表诗作,冰心原名谢婉莹。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牢记文学常识,BCD三项正确。A项错误。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7.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王校长说:“,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C. 李铭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D. 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心领”用于自己推辞;B项,“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C项正确;D项,“绵薄之力”,是谦辞。
名著阅读
8.在《西游记》中,取经团队遇到不少阻拦和困难,比如牛魔王一家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牛魔王的儿子 ①____(填人名)绰号“圣婴大王”,孙悟空与他一番大战,在观音 菩萨的帮助下才将他降服;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 ②______”很是奇 特,轻易不肯示人,为通过火焰山,孙悟空几次相借,费了不少周折;牛魔王法力惊人, 孙悟空与他一战,亏得猪八戒相助,才取得了胜利。 【答案】 (1). ①红孩儿 (2). ②芭蕉扇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识记重要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形象。结合“牛魔王的儿子”“圣婴大王”和很容易得出“红孩儿”。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
孩儿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他的鼻子会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名为“芭蕉扇”,结合“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9.《朝花夕拾》全书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原著进行梳理,填写表格。
【答案】①藤野先生 ②范爱农 ③长妈妈 【解析】
【详解】要求学生对《朝花夕拾》中十篇散文进行重点阅读,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三味书屋”的老师:寿镜吾;仙台的医学老师:藤野严九郎;严厉的父亲;要好的朋友,范爱农。自己的乳母:阿长;邻居:衍太太。 10.默写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2)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一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 人的牵挂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_____” 一句中,借夕阳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中,借芦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3). 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5). 归雁洛阳边 (6). 我寄愁心与明月 (7). 断肠人在天涯 (8). 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
【详解】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剪”“逢”“雁”“望”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节选)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主义者的精神。 11.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 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至少不能算真正的。 C.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D. 白求恩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2. 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 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 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 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 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13. 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鲜明对照;批 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鲜 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14.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案】11. A 12. D
13. (1).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2). 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14. 原句好。①原句用双重否定。②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解析】 【11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把握本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故选A。 【12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分析选项。结合三种称呼的在文中的位置分析,不同的语境应该使用不同的称呼。如: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只能用“白求恩医生”,才能表达清楚。“白求恩同志”是一种尊重。故选D。 【13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段,结合文本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然后结合“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与“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形成对比;“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与“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形成对比。 【14题详解】
首先表明态度,原句好。然后结合句子的特点分析。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改句为陈述句。原句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故原句好。 阅读《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险躁则不能治性( ) .
16.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亦君子乎 /夫君子之行 ....B. 吾日三省吾身 /意与日去 ..C. 博学而笃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D.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非志无以成学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 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论语》十二章提出做到“①____”,就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②_______”,就可以做老师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 “③_____”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15. (1). (1)按时 (2). (2)生气、恼怒 (3). (3)达到 (4). (4)修养 16. B 17. 示例(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8. (1). 学而时习之; (2). 温故而知新; (3). 静 【解析】 【15题详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愠”,生气、恼怒;“治”,修养。 【16题详解】
A项的“君子”解释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B项的“日”解释为:每天/吾日三省吾身/日子,时光;C.项的“志”解释为:志向;D项的“学”解释为:学业。故选B。 【17题详解】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罔”迷惑;“殆”,疑惑。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第一空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得出:学而时习之;第二空结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得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三空结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分析得出:静。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少年读
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
③犹记当年读宋词。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
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那时这样以为。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偶尔借给自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
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19. 作者回忆了一段悠长的少年阅读时光,请按照下面的提示,补充概括其他几件与阅读有关的事。 (1)读李清照,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 (2)__________________
(3)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焚稿病死,自己也悲痛不已,泪湿枕巾;读到宝玉出家,心上沉痛了好久。 (4)______________
(5)读三毛,密谋长大后远走天涯,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 20. 仔细阅读第⑦段的画线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它的表达效果。 21. 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作者哪些优秀的阅读品质值得我们借鉴
22. 作者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的时光,往往是心随书动。相信你在成长 的道路上,也有被优美文字所打动的时候,请举一个实例,谈谈你的读书感受。
【答案】19. (1). (2)读苏轼,深知长江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飘散着酒香、墨香。 (2). (4)抄席慕蓉的诗,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
20. ①这些语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②将文字比作深谷碧潭、篱下白菊、春水云朵和青草飞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文字所具有的灵韵、神奇之美。③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由衷的感叹和喜爱之情。 21. ①能把自己和文字结合 在一起,进行融入与思考;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③ 能与文字感同身受;④和他人交流与分享。
22. 本题为开放式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9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按照作者所读内容的顺序填空。首先读李清照的词,然后读苏轼的词,第三读红楼梦,第四读席慕蓉的诗。第六段三毛的作品。分别结合在读的过程的感受回答即可。如:结合“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
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得出:读苏轼,深知长江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飘散着酒香、墨香;结合“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得出:抄席慕蓉的诗,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 【20题详解】
要求学生首先指出修辞方法,比喻,排比。然后结合二者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情感。本体是“文字”,喻体是“深谷碧潭、篱下白菊、春水云朵和青草飞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文字所具有的灵韵、神奇之美。三个比喻句形成排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由衷的感叹和喜爱之情。 【21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的阅读方法分析即可。结合“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得出:能把自己和文字结合在一起,进行融入与思考;结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得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合“偶尔借给自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得出:和他人交流与分享;结合“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得出:能与文字感同身受。 【22题详解】
开放式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在阅读名著时被优美文字所打动的感受即可。如:读《平凡的世界》,当田晓霞,被大水冲走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被水给淹没了。
作文
23.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以“给自己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2)洁白的雪,在柳宗元眼里是“独钓寒江雪”的孤寂,在眼里是“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雄壮;在徐志摩眼里是“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的浪漫……2021 年的第一场 雪,在你的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a.题目自拟。b.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c.书写工整规范。d.不少于 500 字。
【答案】参考例文
给自己的礼物
每当有人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时,我就会快乐。因为我明白,他也把微笑送给自己。的确,在现实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何不留出一点微笑送给自己呢
把微笑送给自己,就会为自己擦洗伤痛。在生命之旅中我们必须有这样一种风度,失败与挫折,仅仅是一个记忆,只会使我们更加成熟。带着伤痕给自己一点微笑,才是人生的又一份精彩。
把微笑送给自己,就不要太多的心情透支。我们要学会过滤自己的心境,善与给自己的心情放假。不停地奔波,让我们的笑声带有几份苦涩。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所昨日的烦恼清扫出去,腾出心灵的空间来存放更多今天的快乐。巨石无法压跨的身躯,有时会被叹息拧弯。
一个人没有一份好心情,物质上再富有也是一种“外强中干”。
把微笑送给自己,就会给自己一份从容。面对争奇斗艳的鲜花,我们会欣赏但不会陶醉,面对袭来的风雨,我们会应对但不会逃避。虽然我们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但我们会掌握脚步的节奏。无论是困难还是成功。有了困难,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们不会逃避,会努力面对寻求解决方案,这是一种美丽;有了成功,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们不会骄傲,在成功的喜悦里寻求解脱,坦然前行,让生命的脚步多几份稳健,这同样是一种美丽。
在生命之旅中我们须有这样的一种风度:失败和挫折,不过只是一个记忆,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不会增加生命的负重。带着伤痕把胜利的大旗插上成功的高地,在硝烟中露出自豪的笑容,才是人生的又一份精彩大风可以吹落碎石,却永远吹不倒崇高的大山。我们需要学会过滤自己的心境,善于给自己的心情放假,不停的奔波,让我们的笑声带有几分苦涩。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库房,把昨日的烦恼清扫出去,腾出心灵的空间来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乐。人生有时候就是活一种心情,心情质量也是生命的质量。
给自己一个微笑,你就会领悟:痛苦一次,对快乐的理解就会更具体一次;失败一次,对成功的认识就会更深刻一次;受挫一次,对顺利的感觉就更清楚一次;失误一次,对认真的意义就会更明白一次。
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心情变得舒畅;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心胸变得开阔;给自己一个微笑,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常常送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时时快乐,你的一生一定是美丽快乐的人生!
雪
雪是纯洁的,是美丽的……今天,我终于投进了她的怀抱。早晨,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好似雪仙子们正急于来到人间,洒下欢乐的种子。
走进雪丛,雪是那样的软,还不时发出几声“嚓嚓”的声音,好像雪仙子在说:“踩在我身上舒服吗”
雪落在树枝上,只需轻轻摇曳,就会纷纷落下。路边的野草,也被白雪覆盖了,只留下了边缘那一点点的绿。
用手抚摸着雪,顿时,我感到她是那么的娇小,只需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小水滴,真是想留也留不住。她一定也很冷,所以躲到我的皮肤里去了,正在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我仰起头,看着从天而降的雪花,她们正调皮地坐在我的脸上,观看着她的同伴,有的还飞到我嘴里,甜甜的,还夹杂着一丝清香。天空正因为有了白雪的衬托,才变得更加洁白。
雪慢慢的下着,为植物们盖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棉被,我仿佛听到远方农民伯伯们兴奋的谈论声:“今年一定又是个丰收年。”我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尽道逢年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确实,不同的人对雪有着不同的看法,雪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是喜悦的,而对于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却是极大的灾难。
通过这次亲身实践,我感到雪是无私的,它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使得人间变得如此美好。我爱你,雪! 【解析】
【详解】题一:“给自己的礼物”,关键词是“给自己的”,用它来修饰限定“礼物”一词,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文题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而应认真挖掘其深层的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挫折可以是给自己的礼物;成熟可以是给自己的礼物;增加勇气、担当责任、学会与人相处是给自己的礼物等。注意结合自己所积累的作文素材行文。
题二:“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人,看到雪,会有不同感受。结合自己在下雪的时候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等,写出你对“雪”的感受即可。如:雪后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感受的什么。用你优美的语言细致的描绘出来即可。注意拟一个响亮的题目。
【点睛】话题作文: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好标题。好的标题对写好作文非常重要。话题作文的拟题,要在吃透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借助修辞等拟定一个新颖的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的范围。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