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óu yù kān cè fù yù kěn qiè xiàn mù
犹豫 勘测 富裕 恳切 羡慕
zhuàn xiě fán zhí diān bǒ lián dāo nüè dài
撰写 繁殖 颠簸 镰刀 虐待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5分)
眼眶(kuàng kuāng) 徘徊(huái huí) 秩序(chì zhì)
(坚 艰)苦卓绝 神(密 秘)莫测
三、填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6分)
大名鼎鼎( 盛大的样子 ) 脱颖而出( 尖子 ) .
( 瞬)息万变 ( 劈)波斩浪 负(隅)顽抗
其中,和“狼狈不堪”有相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是( 负隅顽抗)。
四、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分)
1、“亡(灭亡)国之恨”和“亡(逃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一样。 (×)
2、“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指的是“世纪老人”巴金,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草原》。 (×)
3、雨果的代表作是《船长》。 (√)
4、有的词字序发生变化后意思就不一样了,比如:“著名—名著”、“蜜蜂—蜂蜜”、“样式—式样”。 (×)
5、“不理不睬”和“誓不罢休”中的“不”读音不一样。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每空1分)
1、课文中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懂得要不断读书,还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2、课文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让我们难忘,有恪尽职守的谭千秋,的身残志坚霍金,身先士卒的詹天佑。(填成语)
3、青海高原一株柳 粗实坚硬 ,灞河边的柳树 风情万种 。(填写词语或句子,突出两者的不同。)
4、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笑源《姥姥的剪纸》)
5、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读一读培根的话,再仿写几句:
“语文使人充实,音乐使人高雅,不读书使人落后。”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
(一)“神舟”号(10分)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装载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不能去掉。因为
不能去掉。“一般”强调了飞船的船舱十分多。去掉后语气平缓。
2.“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分)
3.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2分)
4.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轨道舱与飞船分离后进入大气层自毁。(×)
(2)“联盟TM”飞船是美国正在使用的飞船。(×)
(3)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着陆场。(√)
(二)多想一步(20分)
①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
②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移,被拉长的树影渐渐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它慵懒的身躯,又踱到了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③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
④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可就是这么一闪念,引发了斐塞司博士的灵感。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⑤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例,事实上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于多想一步。
⑥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墙上挂着一幅地图,在闲得无聊的时间里,他就很随意地观察这张地图。
⑦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巴西东部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陷入的部分相对应,几乎可以把它们完全拼合在一起。
⑧这个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了好长一阵子,并由此引发了他一连串的思考: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连在一起?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的呢?魏格纳顾不得病痛,着手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资料,终于证实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6分)
(1)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司空见惯)
(2)困倦而又有点懒惰。(慵懒)
(3)极新,簇新。(崭新)
2、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一下,大陆板块漂移说证明了什么?(3分)
答:大陆漂移说证明了:现在的五大洲原来是在一块大陆上,后来才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 3、文中作者举了(2)个事例,请把事例概括如下:(6分)
斐塞斯博士在晒太阳的时候发现猫喜欢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产生了好奇心,联想到了,引发了灵感,发明了日光治疗。
魏格纳在闲得无聊的时间里观察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是互补的,最后通过验证,证实了大陆漂移说
4、第五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承上启下
5、从文章中,你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3分)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多想一点。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于多想一步。我们只有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能发现真理,求得真知。
七、作文(3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作文。
1、语文书里的名人(任选语文书中一位你喜欢的名人,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2、我发现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