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郑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来源:锐游网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一 CH NLsF FORLI6N[N REf KFt4EU,9.S 郑州市农村经 济发展的金融 支持研究 ●杨占朝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 贫血现象”非常严重,郑州市农村经济 市2008年农业存款为54.7448亿元, 农业贷款为110.5401亿元。郑州市 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 521.05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为28.63亿 元。郑州市2008年农村非农户固定资 场交易手段落后的情况下,现代化的有 价证券交易系统根本无法延伸到农村, 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的中长期国债、金 融债券、企业债券等交易的机会极少。 (二)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郑州市农村存贷差显著 增大,全市有超过一半的农村存款流出 农村,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探究其 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和企业始终有存 发展也同样存在着金融支持不足的问 题。 一、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郑州市农村金融机构支持 产投资为166.投资为13.7812亿元(《河南统计年鉴 2009})。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正规金融 和农村非正规金融两大部分。郑州市的 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 二、郑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金 款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稳定的,那 融支持弱化的原因 f一)郑州市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 金融服务单一 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 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 增加,农村存款得以稳定增长。但是,农 村信用社、保险公司等,为农民提供正 常合法的借贷。郑州市的农村非正规金 融主要指在郑州市民间借贷市场上,广 泛存在的农民依托亲情关系的私人借 村信用社改革没能取得实质的进展,致 使其吸收存款能力没有显著增强,农户 和农村企业的存款需求反而被广大商 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所满足了。虽然商业 2004年,郑州市乡村人口接近 412.22万人(《河南农村统计年鉴 一贷和一些高利贷,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农 民自己组织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丰十,通 2005}1,农民的金融需求是极其分散 和多样的,而且资金需求数量很大,农 银行早已基本撤离农村地区,但是在县 城还有很多的商业银行网点。此外,遍 过调剂信用社会员间的资金余缺、缓解 农村生产资金紧张局面,但现在仍属于 起步阶段。 村信用社很难满足农民分散的、多样的 和大量的金融需求。 布广大农村城镇的邮政储蓄系统吸收 了大量的农村存款。现有的乡镇金融机 构中,邮政储蓄吸收了大量的农村资金 却发放很少的农村贷款,而农村信用社 郑州市农村提供的主要还是传统 的金融产品,而且农村金融市场金融工 具极为匮乏,广大农村地区只有传统的 2008年,河南省农业存款为 265.88亿元,农业贷款为l 346.57亿 元;2008年河南省农业贷款是2002年 500.67亿元的2.69倍。2008年农村信 用社农业存款为258.08亿元,占资金 来源总额的9.2%;农业贷款为l 302.89 亿元,占资金运用总额的46.4%。郑州 存贷款业务,还有少量的短期国债,结 算、保险、咨询、 ̄'I-fE等其他服务很少, 尤其是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资本市 场基本上不存在。农村地区也没有经营 也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往往也把吸收 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农村 金融机构在吸收了农村存款之后,并没 有投放到农村或农业企业,而是将从农 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在农村金融市 村吸收来的资金放贷到了城市等较发 2011年第5期(总第372期)上93 _区 雏济。CHINES FE& OREIGNRe EN PT gREi oREnNEaU lRSE conomy达的地区和利润率高、风险小、成本低 的非农行业。 (三)郑州市农村信用社存在体制及 管理缺陷 农村信用社从成立之初“官办”的 意识和表现非常强烈,而相应的为农民 服务的合作金融宗旨和原则体现得很 不充分。虽然自1996年起,农村信用社 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业务 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 人民银行承担。但实际上,由于体制没 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村信用合作社 对中国人民银行的依赖越来越强,而省 联社在业务管理中也没有尊重基层信 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和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的权力,挫伤了其积极性,使风险 不断积累和扩大。 (五)金融支农力度弱 元,人民银行批给郑州市农村信用社的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资金支持以 发放“多户联保”贷款为主,其他银行业 金融机构对达不到信用等级要求而又 贷款额度就更小了。第二,由于国有商 业银行农村机构网点少和面向农村的 农村信用社资金大部分来自居民 储蓄存款,储存款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定 贷款业务收缩,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对农 村贷款的投放较少。 期存款,这种存款结构必然要支付更多 没有抵押物的农户不发放贷款,所以, 的利息。在资金运用上,由于过分追求 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在贷款结构 农户想获得贷款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农 户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搞养殖业、发展 三、促进郑州市金融支农发展 的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乏 力,已经成为郑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 中,对利率敏感的短期贷款占了绝大比 农产品加工业和个体私人经济等方面 重。由此造成了农村信用社服务较差, 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自律制度。 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近几年 郑州市农村贷款总量不足且增长缓慢。 目前,信贷资金以支持种植业为主,对 于养殖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支 持严重不足,更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结构 泗)农村缺少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郑州市农村地区农户抵押能力 较弱、保险意识不强以及保险产品设计 不合理等原因致使农业保险覆盖面低、 保险规模小。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如果没 有有效的风险保障制度,仅靠农户自身 难以抵抗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双重风险。 2010年郑州市农业险保费收入约占保 险公司保费总收入的1%。除农民保险 “瓶颈”。要改变农村金融的现状,必须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科学合理 设计农村金融制度体系。基于对郑州市 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 的资金需要。 总的来说,造成郑州市农村金融支 持三农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第 一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 的分析,以及通过对郑州市金融支持农 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对 策。 (一)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弥补 ,郑州市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投入不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业增长、农村 意识较差外,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低费率 也使许多保险公司望“农”却步。 94 2011年第5期(总第372期)上 足。中国人民银行批给河南省农村信用 社2008年全年贷款额度约为150亿 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弥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CHINf SE&FOR[rC,N rNTREPRENEfIRS 补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实现农村 “储蓄一投资”转化的顺利运行。相关职 能部门应该改变现行阻碍农村非正规 金融发展的限制政策,引导农村非正规 金融健康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农 村经济建设。一方面,对于农户之间完 上,应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额度, 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贷款,对于支 农贷款,国家可以给予相应的补贴,同 f五)加大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支农 力度,履行其支农职能 农村商业性金融应该对优质农业 的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和城乡 一时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促进储蓄更好 地向投资转化;由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 款多是因为历史原因或政策性因素形 体化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使商业性金 融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的优质 全互助性质的借贷等正常的农村非正 规金融,承认其合法性,并考虑将其纳 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对于 成的,因此在处理不良贷款问题上,国 家应该考虑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3.完善金融服务,扩大业务规模。结 客户。发挥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 推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信贷政 策,适当放宽农村企业的信贷条件,赋 予县级银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并适度 增加商业银行支农贷款授权。通过政府 非法集资、利息率过高等不正常农村非 正规金融坚决予以取缔。 f二)改变农村邮政储蓄业务形式, 遏制农村资金外流 邮政储蓄通过吸收农村存款的方 合实际情况,郑州市农村信用社应进一 步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设计能够适合郑 州市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增强服务意 识,向郑州市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 服务。 扶持项目拉动民间资本、商业性金融、 合作金融及其他金融形式,从而促其逐 步从事符合政府意图的贷款和投资。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金融发展对经 济发展既可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也 式,每年从农村吸收了大量的资金,成 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抽水机”。应加 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改变农村邮政储 蓄作为农村金融“抽水机”的现状。同 时,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的农村网络优 势,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开 展农村信贷业务。 (四1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推行农业 保险试点 农业具有弱质性,因此需要发展农 业保险来实现农业风险转移。截至2009 年底,河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3.9 可以具有反向的阻碍作用。就郑州市而 言,以农村信用丰十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 亿元,为上亿农民提供而且了保障。农 业保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覆盖面稳步 扩大,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出于对农业 保险高风险的担忧,大多数保险公司不 愿意提供农业保险,因此应建立以政策 性保险为主、商业保险等多种保险形式 向郑州市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农业贷 款,对缓解农户生产资金不足、增加农 (三)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 村信用社制度设计 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IU,II,I市 农村资金通过郑州市农村金融体系大 量流出农村,致使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地 位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必定是农村 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农村信 用社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足。因此,在农村金融体系面向农村金 融服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片面地强调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 而会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 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设计上改变促 并存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政府、企业 和银行多方参与的担保制度,也可以考 虑推出农业再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 1.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农村信 用合作社章程,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一 是进一步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 业贷款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考虑到农 业生产的季节性以及区域性,可以先推 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依托农民专 使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阻止农村资金 大量外流;通过发展并完善农业保险等 会的管理模式;二是建立理事会领导下 的经理聘任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2.政府给予农村信用社改革政策支 持。在信贷业务经营上,扩大农村信用 社贷款利率浮动的范围,逐步实现利率 市场化;在贷款额度审批和利率政策 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组织体系开展农 业保险。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农户小额贷 款担保基金,由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 共同出资,为农业贷款提供保障,降低 农业贷款风险。 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向风险较高的农业 提供贷款。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在 农村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促使农村储 蓄向农村投资的转化。 (郑州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 2011年第5列(总笼372期)t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