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考2015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自考2015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来源:锐游网
 2015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是( )。 A.禹 B.羿 C.盘古 D.女蜗 【答案】B

【解析】《楚辞·天问》中“羿焉彃日?乌焉解羽?”提到了后羿射日的神话。 【考点】上古传说文学——上古神话传说

2.“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指《诗经》表现手法中的( )。 A.赋 B.比 C.兴 D.颂 【答案】C

【解析】赋、比、兴是《诗经》三种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朱熹对这三种表现手法解释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故答案选C。 【考点】《诗经》——《诗经》的文学成就

3.《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答案】D

【解析】《诗经》有许多作品写到人们对政治人物或政治现象的感受,其情感倾向大致有讥讽和赞美两种。其中,政治讽喻诗的典型作品有《邶风·新台》《王风·君子于役》《小雅·采薇》《大雅·民劳》《小雅·十月之交》等。故答案选D。

【考点】《诗经》——《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4.《春秋》的语言特点是( )。 A.准确简明 B.佶屈聱牙 C.情韵并美 D.铺排纵恣 【答案】A

【解析】《春秋》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极其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语言准确简明。而B、C、D则分别是《尚书》《左传》《战国策》三部著作突出的语言特点。

【考点】先秦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5.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C

【解析】先秦诸子中,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作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论语》《老子》《墨子》;战国中期,有《孟子》《庄子》;战国后期,有《荀子》《韩非子》。

【考点】先秦散文——《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从创意看,《九辩》是一篇( )。 A.闵惜其师放逐之作 B.陈道德以变说君之作 C.批判谗佞群小之作 D.抒发际遇悲伤之作 【答案】D

【解析】从创意上看,《九辩》不是“闵惜其师”,而是自悲生平之作。 【考点】屈原和楚辞——宋玉

7.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 A.《谏营昌陵疏》 B.《艺增篇》 C.《抑谶重赏疏》 D.《实贡篇》 【答案】D

【解析】A项是刘向写的政论文,B项属于王充的《论衡》,C项是桓谭的作品。 【考点】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东汉散文的演变

8.《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 A.取消“列传” B.保留“书” C.不设“世家” D.保留“表” 【答案】C

【解析】《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不同之处在于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传”。 【考点】班固和《汉书》

9.扬雄写天子田猎的大赋代表作是( )。 A.《长杨赋》 B.《上林赋》 C.《河东赋》 D.《甘泉赋》 【答案】A

【解析】扬雄的赋作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甘泉》《河东》二赋专写天子祭祀,《校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等。

【考点】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10.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是( )。 A.《遂初赋》 B.《洞箫赋》 C.《逐贫赋》 D.《自悼赋》 【答案】A

【解析】《遂初赋》是西汉学者刘歆的代表作,作者当时受到排挤,在被贬途中,“经历故晋之域,感今思古,遂作斯赋”,开创了汉代“纪行赋”的先河。 【考点】西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

11.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 A.赵壹 B.班固 C.张衡 D.班彪 【答案】D

【解析】班彪,字叔皮。两汉之交,战乱不定,班彪由长安避难凉州(今属甘肃),途径安定(今宁夏固原),写下了情感浓郁沉重的《北征赋》。

【考点】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12.祢衡《鹦鹉赋》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比喻象征 D.铺排夸饰 【答案】C

【解析】祢衡的《鹦鹉赋》通篇运用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作者以“鹦鹉”喻自己,抒发身困尘网、任人摆弄的悲哀。 【考点】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13.汉乐府民歌《东门行》的题材内容是( )。 A.抒写兄弟冷漠相忘 B.倾诉生活艰难困顿 C.讥刺贵族浮夸奢侈 D.揭露战争惨无人道 【答案】B

【解析】汉乐府民歌《东门行》写的是一个贫民因生活困苦,被迫无奈,而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展现了当时底层民众艰难困顿的生存状态。 【考点】两汉乐府民歌

14.汉乐府民歌着意于人物描写的作品是( )。 A.《孤儿行》 B.《上邪》 C.《战城南》 D.《薤露》 【答案】A

【解析】《孤儿行》着意于对人物的描写。

【考点】两汉乐府民歌

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答案】C

【解析】今传蔡琰诗三首。五言、骚体《悲愤诗》各一首,载《后汉书·列女传》;《胡笳十八拍》一首,载朱熹《楚辞后语》并郭茂倩《乐府诗集》。 【考点】其他建安诗人

16.嵇康的诗歌被评为( )。 A.自然淡远 B.难以情测 C.文典以怨 D.过为峻切 【答案】D

【解析】嵇康“轻肆直言,刚肠嫉恶,遇事便发”的性格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思想倾向,化为充满愤激感情的语言,融合在他的诗作中,极具激切的批判力量,因此钟嵘的《诗品》评价其诗风“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考点】阮籍和嵇康

17.太康诗人潘岳最擅长的是( )。 A.怀古诗 B.悼亡诗 C.游仙诗 D.咏史诗 【答案】B

【解析】潘岳以悼亡诗赋见长,他的《悼亡诗》三首极尽对妻子的爱,写得婉转凄恻,悲不自胜,以至“悼亡”一词从此专为“悼妻”所用。 【考点】太唐诗风的总体倾向

1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 )。 A.《感士不遇赋》 B.《归去来兮辞》 C.《闲情赋》 D.《咏史述》 【答案】B

【解析】陶渊明今存辞赋三篇:《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上句出自《归去来兮辞》。 【考点】陶渊明的散文和歌赋

19.下列诗人中擅写游仙诗的是( )。 A.徐干 B.温子升 C.郭璞 D.阮籍 【答案】C

【解析】郭璞的辞赋有“中兴之冠”的美誉,他擅写游仙诗,在其现存的诗歌里,以10首《游仙诗》最为著名。 【考点】游仙诗与玄言诗

20.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 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刚健雄放之美

【答案】A

【解析】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诸多诗歌都能不落雕琢痕迹,而写出景物的韵味情思,诗人汤惠休称“谢诗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诗歌追求的艺术境界。 【考点】元嘉诗坛

21.谢跳诗歌意象创造的特点是#( )。 A.刚健有力 B.清新明丽 C.寒苦衰飒 D.平淡自然 【答案】B

【解析】谢朓的诗,情思明净潇散,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其意象创造清新明丽,大多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韵味。 【考点】永明诗

22.建安作家王粲的著名辞赋代表作是( )。 A.《登台赋》 B.《登褛赋》 C.《弹棋赋》 D.《校猎赋》 【答案】B

【解析】王粲最著名的赋作就是《登楼赋》。 【考点】建安时期

23.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 A.《文赋》 B.《诗品》 C.《典论·论文》 D.《文心雕龙》

【答案】A

【解析】陆机的《文赋》属文学创作理论文章,作者以精美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述了创作过程的规律性现象,并提出了许多文学理论主张,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重大贡献。而B、C、D三项分别是钟嵘、曹丕和刘勰的作品。 【考点】两晋时期

24.《世说新语》属于( )。 A.公案小说 B.历史演义 C.志怪小说 D.志人小说 【答案】D

【解析】《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魏晋名士文人的言行,多方面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精神风貌,是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 【考点】志人小说

25.薛道衡的诗《昔昔盐》属于( )。 A.边塞诗 B.闺怨诗 C.赠答诗 D.送别诗 【答案】B

【解析】《昔昔盐》诗中所写乃南朝所见的闺怨题材,辞清句丽,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考点】隋代文学

26.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闲淡简远

C.刚健明朗 D.雄奇奔放 【答案】B

【解析】韦应物早期和后期诗歌创作风格迥异,早期作品继承了盛唐诗人关怀现实、追求理想的传统,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而后期这种慷慨为国的豪迈意气却被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情绪代替,风格转而闲淡简远。 【考点】韦应物与刘长卿

27.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答案】A

【解析】李益因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主要抒写了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情调感伤而不乏壮词。 【考点】顾况与李益

2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答案】D

【解析】杜牧五、七言古今体诗都有佳作,尤其是七绝,向来受到推崇,或咏史寄慨,或抒情写景,均清丽自然,意味深长。 【考点】杜牧与许浑

29.花间词的基本风格是( )。

A.清新明朗 B.婉丽绮靡 C.自然清丽 D.清雅疏淡 【答案】B

【解析】花间词人援引齐梁宫体诗的题材、字面和技法等入词,以词的闺阁氛围、情恋场景和女性关注心理的满足,体现着一种娱乐消遣功能,开启了曲子词艳科娱人的传统,适应了当时王族贵宦间竞相奢华的风气。因此婉丽绮靡是花间词的基本风格。

【考点】温庭筠及花间词派

30.下列词句属于李煜词的是( )。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答案】C

【解析】A项出自温庭筠的《菩萨蛮》,B项出自冯延巳的《谒金门》,D项出自李璟的《浣溪沙》。 【考点】李煜及南唐词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庄子》寓言的特点包括( )。 A.奇幻谲诡的想象 B.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C.整齐合韵的四言体 D.异彩纷呈的故事

E.明切犀利的说理 【答案】ABD

【解析】《庄子》寓言的特点有:(1)异彩纷呈的故事;(2)奇幻谲诡的想象;(3)空灵飘忽的文风;(4)谐趣和讥刺横生;(5)精湛传神的文笔。 【考点】屈原和楚辞

32.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散文家有( )。 A.刘向 B.董仲舒 C.贾谊 D.晁错 E.司马迁 【答案】ABE

【解析】贾谊和晁错是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家的代表人物。 【考点】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33.“建安七子”包括孔融、王粲、徐干和( )。 A.陈琳 B.蔡琰 C.阮瑀 D.应场 E.刘桢 【答案】ACDE

【解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扬、刘桢。 【考点】首开风气的曹操

34.李贺诗歌的特点包括( )。 A.造语奇丽 B.描写鬼魂

C.诗风怪奇 D.意象真实 E.主观色彩强烈 【答案】ABCE

【解析】李贺的诗造语奇丽,喜用生新拗折字眼;偏爱描写鬼魂;因其诗中想象、幻想总是和夸张相并行,同时诗歌意象非同寻常,充斥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他的诗歌又体现出怪奇特征。 【考点】韩孟诗派

35.韩愈的古文包括多种文体,其中有( )。 A.杂文 B.赠序文 C.祭文 D.碑志 E.传记 【答案】ABCDE

【解析】韩愈的古文包括杂文、赠序文、祭文、碑志和传记。 【考点】韩、柳散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九章》

【答案】是屈原的作品。(1分)《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诗歌,非一时一地之作。(1分)艺术风格平实素朴。(1分) 【考点】屈原的其他作品

37.玄言诗

【答案】发端自魏正始时代,东晋中期是其成熟和高潮期,东晋末式微。(1分)内容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抽象玄虚,淡乎寡味。(1分)东晋玄言诗代表作家

是孙绰、许询。(1分) 【考点】游仙诗与玄言诗

38.吴中四士

【答案】指初唐四位诗人。(1分)包括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2分) 【考点】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39.元和体

【答案】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统称“元和体”。(3分) 【考点】元白诗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答案】(1)将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抒写悲郁孤愤之情。(3分)

(2)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2分) 【考点】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4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情感内涵。

【答案】(1)写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3分) (2)写游子士人对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2分) 【考点】《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

42.简述《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答案】(1)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铺排有致,语言流畅明快。(1分) (2)顶真修辞运用巧妙。(1分) (3)比喻恰切生动。(1分)

(4)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1分) (5)风格刚健清新。(1分) 【考点】南北朝乐府民歌

43.简述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答案】(1)写奇伟壮丽的边塞风光。(2分)

(2)调奇,有的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促,声调激越。(1分) (3)语奇意新,革新诗歌形式。(2分) 【考点】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举例说明《左传》的辞令艺术。

【答案】(1)《左传》的外交辞令理富文美。(4分)

(2)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6分)

(3)能够引经据典,言辞婉转伶俐。(4分) 注:各点均需结合文例展开说明。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答案】(1)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继承了《诗经》《离骚》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采用客观纪实描写手法。(6分) (2)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4分) (3)在写实中融入强烈的情感。(4分) 注:各点均需结合文例展开说明。 【考点】杜甫及其诗歌的诗史性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