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锐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468738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7.31

(21)申请号 202010302128.9(22)申请日 2020.04.16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010137277.4 2020.03.02 CN

(71)申请人 深圳市捷安纳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

道罗田社区象山大道460号鸿荣发工业园厂房E栋405(72)发明人 曹文 吴银隆 陈鑫宏 杨柳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代理人 何兵 饶盛添(51)Int.Cl.

B22F 9/12(2006.01)B22F 9/14(2006.01)

()发明名称

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该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该制备方法通过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来冷却气态合金后,在常温下冷却时,只有裸露在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会被氧化,银金属原子未被氧化,因此,该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能更好,而该纳米合金颗粒的粒径小,那么表面裸露的金属原子数量多,杀菌能力、杀病毒能力强;该制备方法通过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使得惰性气体气流经过过滤孔穿过过滤层,合金颗粒被过滤层截留,有效地减少了纳米合金颗粒随着惰性气体排出,避免浪费了资源,节约了成本。

C22C 9/00(2006.01)C22C 5/08(2006.01)B01D 39/14(2006.01)D04H 1/728(2012.01)D04H 1/4382(2012.01)B82Y 30/00(2011.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CN 111468738 ACN 11146873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银40~80%;其余为铜;

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5nm~30n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步骤S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其中,所述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

步骤S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金进行冷却;步骤S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冷却后的合金以及惰性气体气流与空气混合,通过管道进入粉体收集装置后进行气固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气流为氦气气流。

6.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金属线棒: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编织成直径为6mm~8mm的混合金属线,经过冷轧压延成直径为5mm的复合金属线棒;

步骤二:气化: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阳极导体,在直流电压36伏,电流1050安的条件下,与阴极形成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

步骤三:冷凝: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金脱离高温区域,进行快速冷却,使金属从气态回到固态时,形成15nm~50nm的合金颗粒;

步骤四:收集: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中的过滤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者为氟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颗粒的气固分离是通过过滤层的静电吸附形成软团聚效应实现的,所述过滤层获得静电吸附能力的方法为用电极对所述过滤层进行充电获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纯度均为99.9%,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的直径均为0.4mm~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电弧的长度为30mm。

2

CN 111468738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T1、将聚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纺丝液,将聚合物纺丝液注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同轴喷丝头的外管,将气体送入同轴喷丝头的内管,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

步骤T2、将超细纤维直接沉积在接收电极板上,形成超细纤维过滤膜,得到该过滤层,其中,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1μm~9μm,所述超细纤维膜的厚度为0.5mm~5mm,过滤孔的直径为0.1μm~7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异丙醇、甲酸、乙酸、甲醇、乙醇、丁醇、二硫化碳和水中的两种,且由低沸点溶剂和高沸点溶剂两种组成,其中,所述低沸点溶剂的沸点低于60℃,所述高沸点溶剂的沸点高于所述低沸点溶剂,所述低沸点溶剂与所述高沸点溶剂的体积比为1~8:1;所述聚合物为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甲醛、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乙烷、脂肪族聚酯共聚物、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氨酯、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纤维素。

3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背景技术

[0002]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杀菌材料,已得到公认。纳米银的杀菌效果,更是 其它无机材料难以替代。但是,在纳米银的生产方法上,以及各个行业的推广 应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障碍。

[0003]申请号为CN201710834160.X的专利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合金复合纳 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银与铜、锌、镁、铝、钛金属中的至 少一种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 与阴极形成的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 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锌、镁、铝、钛金属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充分混合, 形成气态合金;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0.5~1.5倍音速的空气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快速冷却;收集冷却后的粉体,得到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但仍然存在 以下不足之处:(1)该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超音速的冷却空气 进行冷却气体金属,得到的复合纳米材料,是银金属和其它金属氧化物(本质 上属于半导体)复合而成,其它金属均属于完全的氧化状态,导电性能还不够 优异,杀菌性能还有待提升;(2)该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的气体 和纳米颗粒的分离效果还需进一步优化,因为纳米颗粒会随着气体排出,造成 了资源浪费,成本大。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1)通过超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来冷却气态合金后,获得的 是纳米银金属和纳米铜金属的合金材料,在常温下冷却时,只有裸露在外表面 的铜金属原子会被氧化,而内部的铜金属原子没有被氧化,银金属原子由于在 常温下是不容易被氧化的,只有在高温下才容易氧化,因此银金属原子未被氧 化,解决了现有的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是银金属和其它金属氧化物复合而成, 其它金属均属于完全的氧化状态,导电性能不够好,杀菌性能还有待提升的问 题;(2)通过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 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该过滤层为由超细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膜,使得惰 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时,惰性气体气流经过过滤孔穿过过滤层, 而合金颗粒被过滤层截留,解决了现有的银合金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的 气体和纳米颗粒的分离效果不太好,纳米颗粒会随着气体排出,造成了资源浪 费,成本大的问题。[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6]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0007]银40~80%;[0008]其余为铜;

[0009]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 述合金

4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2/9页

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00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5nm~ 30nm。[00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0012]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013]步骤S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其中,所述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 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0014]步骤S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015]步骤S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材料。[00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冷却后的合金以及惰性 气体气流与空气混合,通过管道进入粉体收集装置后进行气固分离。[00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惰性气体气流为氦气气流。[0018]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0019]步骤一:制备金属线棒: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编织成直径为6mm~8mm的 混合金属线,经过冷轧压延成直径为5mm的复合金属线棒;[0020]步骤二:气化: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阳极导体,在直流电压36伏,电流1050 安的条件下,与阴极形成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 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021]步骤三:冷凝: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 气态合金脱离高温区域,进行快速冷却,使金属从气态回到固态时,形成15nm~ 50nm的合金颗粒;[0022]步骤四:收集: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 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02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层中的过滤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与丙烯 的共聚物,或者为氟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00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金颗粒的气固分离是通过过滤层的静电 吸附形成软团聚效应实现的,所述过滤层获得静电吸附能力的方法为用电极对 所述过滤层进行充电获得。

[002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纯度均为99.9%,所 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的直径均为0.4mm~0.8mm。[002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电弧的长度为 30mm。[002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过滤 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8]步骤T1、将聚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纺丝液,将聚合物纺丝液 注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同轴喷丝头的外管,将气体送入同轴喷丝头的内管,进行 同轴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0029]步骤T2、将超细纤维直接沉积在接收电极板上,形成超细纤维过滤膜,得 到该过滤层,其中,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1μm~9μm,所述超细纤维膜的厚度 为0.5mm~5mm,过滤孔

5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3/9页

的直径为0.1μm~7μm。

[003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所述混 合溶剂为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异丙醇、 甲酸、乙酸、甲醇、乙醇、丁醇、二硫化碳和水中的两种,且由低沸点溶剂和 高沸点溶剂两种组成,其中,所述低沸点溶剂的沸点低于60℃,所述高沸点溶 剂的沸点高于所述低沸点溶剂,所述低沸点溶剂与所述高沸点溶剂的体积比为 1~8:1;所述聚合物为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甲醛、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乙烷、脂肪族聚酯共聚物、聚酰胺、聚碳酸酯、聚 氨酯、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 基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纤维素。

[00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32](1)本发明的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超音速的惰性气体 气流来冷却气态合金后,获得的是纳米银金属和纳米铜金属的合金材料,在常 温下冷却时,只有裸露在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会被氧化,而内部的铜金属原子 没有被氧化,银金属原子由于在常温下是不容易被氧化的,只有在高温下才容 易氧化,因此银金属原子未被氧化,因此,该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能、杀菌性能 更好,该材料的导电性能越优良,就会对微生物的生物电场干扰能力越强,从 而杀死微生物的能力越强,从而能够杀死超级细菌和病毒,并且,在自然常温 下氧化,有效地阻止了银金属的原子团聚,纳米合金颗粒只有15nm~50nm大小, 粒径非常小,而该纳米合金颗粒的粒径越小,那么表面裸露的金属原子数量越 多,杀菌能力、杀病毒能力也就越强;其次,该纳米合金材料的外表面铜金属 原子为氧化物,可以保证该合金材料在应用时的安全性,因为铜金属粉末不安 全,容易燃烧和爆炸;[0033]另外,金属银原子与金属铜原子的结合构成材料,比金属银原子与金属氧 化物(属于半导体)构成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不仅具有更优异的杀菌 性能,同时拓展了在电子及新能源领域的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0034]对得到的银铜合金复合纳米材料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可见得到 的颗粒比较均匀;

[0035]本发明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做成医用杀菌产品,经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对 代表常规菌种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代表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达到99%以上的抗菌率;[0036](2)本发明的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惰性气体气流携带 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该过 滤层为由超细纤维制成的超细纤维膜,使得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 滤层时,惰性气体气流经过过滤孔穿过过滤层,而合金颗粒被过滤层截留;该 制备方法完成了惰性气体和纳米合金颗粒的有效分离,有效地减少了纳米合金 颗粒随着惰性气体排出,避免浪费了资源,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8]图1是本发明中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电子显微镜扫描放大图。

6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4/9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0]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银 40%;其余为铜;

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

[0041][0042][0043][0044]

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047]步骤S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其中,所述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 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0048]步骤S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049]步骤S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材料。[0050]在本发明中,述步骤S3还包括:将冷却后的合金以及惰性气体气流与空气 混合,通过管道进入粉体收集装置后进行气固分离,其中,粉体收集装置可以 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粉体收集装置或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层,通 过过滤层起到气固分离作用。[0051]所述惰性气体气流为氦气气流。

[0052]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40份银金属丝、60份铜金属丝;[0053]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00]步骤一: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055]步骤二: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056]步骤三: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057]步骤四: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 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058]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纯度均为99.9%,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的 直径

7

[0045]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5/9页

均为0.4mm~0.8mm。

[0059]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60]步骤一:制备金属线棒: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编织成直径为6mm~8mm的 混合金属线,经过冷轧压延成直径为5mm的复合金属线棒;[0061]步骤二:气化: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阳极导体,在直流电压36伏,电流1050 安的条件下,与阴极形成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 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062]步骤三:冷凝: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 气态合金脱离高温区域,进行快速冷却,使金属从气态回到固态时,形成15~ 30纳米的合金颗粒;[0063]步骤四:收集: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 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0]所述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电弧的长度为30mm。[0065]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66]步骤T1、将聚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纺丝液,将聚合物纺丝液 注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同轴喷丝头的外管,将气体送入同轴喷丝头的内管,进行 同轴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0067]步骤T2、将超细纤维直接沉积在接收电极板上,形成超细纤维过滤膜,得 到该过滤层,其中,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1μm~9μm,所述超细纤维膜的厚度 为0.5mm~5mm,过滤孔的直径为0.1μm~7μm。

[0068]所述混合溶剂为氯仿、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 胺、异丙醇、甲酸、乙酸、甲醇、乙醇、丁醇、二硫化碳和水中的两种,且由 低沸点溶剂和高沸点溶剂两种组成,其中,所述低沸点溶剂的沸点低于60℃, 所述高沸点溶剂的沸点高于所述低沸点溶剂,所述低沸点溶剂与所述高沸点溶 剂的体积比为1~8:1;所述聚合物为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甲醛、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氧乙烷、脂肪族聚酯共聚物、聚酰胺、聚 碳酸酯、聚氨酯、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聚丙烯酰 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纤维素。

[0069]所述混合溶剂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酸两种; 所述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70]将实施例1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做成医用杀菌产品,经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对代表常规菌种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代表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达到99.15%的抗菌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银 60%;其余为铜;

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3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

8

CN 111468738 A[0071][0072][0073][0074][0075]

说 明 书

6/9页

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7]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078]步骤S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其中,所述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 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0079]步骤S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080]步骤S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材料。[0081]所述惰性气体气流为氦气气流。

[0082]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60份银金属丝、40份铜金属丝;[0083]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0084]步骤一: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085]步骤二: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086]步骤三: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087]步骤四: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 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088]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纯度均为99.9%,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的 直径均为0.4mm~0.8mm。

[00]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90]步骤一:制备金属线棒: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编织成直径为6mm~8mm的 混合金属线,经过冷轧压延成直径为5mm的复合金属线棒;[0091]步骤二:气化: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阳极导体,在直流电压36伏,电流1050 安的条件下,与阴极形成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 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092]步骤三:冷凝: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 气态合金脱离高温区域,进行快速冷却,使金属从气态回到固态时,形成15nm~ 30nm的合金颗粒;[0093]步骤四:收集: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 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0094]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了纳米银铜合金优良的导电性能,过滤层的过滤材 料具有的静电吸附能力让银铜合金颗粒迅速形成软团聚效应,软团聚体的尺寸 为50μm以上,从而能够把更多的银铜合金颗粒截留在软团聚体中,提升了成 品率,也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

[0076]

9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7/9页

能,其中过滤材料可以是耐酸碱耐高温的聚四氟 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者为氟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0095]在本发明中,所述合金颗粒的气固分离是通过过滤层的静电吸附形成软团 聚效应实现的,所述过滤层获得静电吸附能力的方法为用电极对所述过滤层进 行充电获得。[0096]所述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电弧的长度为30mm。[0097]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98]步骤T1、将聚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纺丝液,将聚合物纺丝液 注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同轴喷丝头的外管,将气体送入同轴喷丝头的内管,进行 同轴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0099]步骤T2、将超细纤维直接沉积在接收电极板上,形成超细纤维过滤膜,得 到该过滤层,其中,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1μm~9μm,所述超细纤维膜的厚度 为0.5mm~5mm,过滤孔的直径为0.1μm~7μm。

[0100]所述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醇两种,所述聚合物为聚羟基乙酸。[0101]将实施例2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做成医用杀菌产品,经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对代表常规菌种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代表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达到99.46%的抗菌率;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银 80%;其余为铜;

所述的合金材料由粒径为15nm-50nm的纳米银铜合金颗粒混合构成,所述合金材料的外表面的铜金属原子形成为氧化铜。

[0102][0103][0104][0105][0106]

所述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8]步骤S1,将银与铜组合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0109]步骤S2,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金属原子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其中,所述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 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0110]步骤S3,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111]步骤S4,收集在常温下冷却后的粉体,得到纳米银铜合金材料。[0112]所述惰性气体气流为氦气气流。

[0113]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80份银金属丝、20份铜金属丝;[0114]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107]

10

CN 111468738 A[0115]

说 明 书

8/9页

步骤一: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制备得到复合金属线棒;

[0116]步骤二: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直流电源的阳极导体,与阴极形成的电弧, 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 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117]步骤三: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气态合 金进行冷却;

[0118]步骤四: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收集, 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119]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纯度均为99.9%,所述银金属丝、铜金属丝的的 直径均为0.4mm~0.8mm。

[0120]一种纳米银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121]步骤一:制备金属线棒:将银金属丝与铜金属丝编织成直径为6mm~8mm的 混合金属线,经过冷轧压延成直径为5mm的复合金属线棒;[0122]步骤二:气化:将复合金属线棒作为阳极导体,在直流电压36伏,电流1050 安的条件下,与阴极形成电弧,使阳极导体的金属线棒尖端气化蒸发,产生烟 雾状的金属原子团,银金属原子与铜原子中充分混合,形成气态合金;[0123]步骤三:冷凝:伴随金属气化的同时,用1~1.4倍音速的惰性气体气流将 气态合金脱离高温区域,进行快速冷却,使金属从气态回到固态时,形成15nm~ 50nm的合金颗粒;[0124]步骤四:收集:惰性气体气流携带合金颗粒进入过滤层进行气固分离并且 收集,得到该纳米银铜合金材料。

[0125]所述电弧的温度为5000℃以上,电弧的长度为30mm。[0126]所述过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127]步骤T1、将聚合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纺丝液,将聚合物纺丝液 注入静电纺丝设备的同轴喷丝头的外管,将气体送入同轴喷丝头的内管,进行 同轴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0128]步骤T2、将超细纤维直接沉积在接收电极板上,形成超细纤维过滤膜,得 到该过滤层,其中,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1μm~9μm,所述超细纤维膜的厚度 为0.5mm~5mm,过滤孔的直径为0.1μm~7μm。

[0129]所述混合溶剂为氯仿、乙酸两种,所述聚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0130]将实施例3的纳米银铜合金材料做成医用杀菌产品,经权威机构进行测试, 对代表常规菌种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代表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达到99.87%的抗菌率。[01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 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32]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 不偏离发明或

11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9/9页

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2

CN 111468738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