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噤(jìn) 仄歪(zè) 拂晓(fó) 吊唁(yàn) ....B、泅水(qiú) .C、蹒跚(pán) .地窖(jiào) .杀戮(lù) .颤巍巍(chàn) 模样(mó) ..荒谬(miòu) 伎俩(liǎng) ..D、诘问(jié) 迫击炮(pǎi) 颓唐(tuí) 尴尬(g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名副其实 富丽堂皇 再接再厉 眼花潦乱 B.锐不可当 莫名其妙 张皇失措 垂手可得 C.月明风清 鸡零狗碎 荡然无存 自渐形秽 D.垂涎三尺 触目伤怀 微不足到 不能自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的传媒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他顿了顿,接着说:“更应该清楚自身的社会责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5.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2分)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6、古诗文、文学常识填空(6分)
①《陋室铭》中有一语双关,看似描述自己的生活情形,实际上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视,显示出高洁傲岸的节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
③《长歌行》中用流水来表达时间流逝之快的是 , 。 7、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16个字(2分)
宁波新闻网讯(记者 景锦 通讯员 姚军)开通至达蓬山的旅游专线车与旅游公交,开设旅游购物商店,提供统一的导游讲解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发布达蓬山旅游形象标识,在达蓬山的主要道路设置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牌……目前,我市东部的宁波雅戈尔达蓬山旅游度假区正在
积极创建宁波市首批旅游休闲基地,未来将成为宁波市提升休闲度假市场吸引力和接待能力的核心区域之一。
8、名著阅读(3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 。(1分)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2分) ....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9、班级开展“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活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菊花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在秋冬季节开放。菊花不仅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俗。
莲花:多年生草本水生球根花卉。地下有根状茎,称为莲藕。茎一般空心挺直,叶片呈圆盾形,有细茸毛,不沾水。花冠成莲座状,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淡粉色,气味清新幽雅。莲花的全株植物体都有利用价值。《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图案成为佛教的标志。
(1)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假如让你从上面两种花中推荐一种作为我国的国花,你会选择哪一种?写出推荐的理由。(3分)
(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花情有独钟,并留下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逸事。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为两种花分别选一位代言人。(2分)
王冕 陶渊明 郑板桥 周敦颐 贺知章 白居易
菊花: 莲花: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读下面语段回答10——15题(12分)
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⑶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寂寞。⑷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⑸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⑹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0、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1分) 11、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结构是 式。(2分) 12、第三句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
13、第四句中“这是不足取的”中“这”是指 。(2分) 14、根据文段内容,请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什么?(2分) 15、举例说明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至少3种) (二)读《留住她的温暖》回答16——20题(12分)
在台湾,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妈妈,每天都给女儿打电话。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轻俏活泼的声音,让妈妈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不在电话那头,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
而事实上,这声音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女儿的所有温柔的记忆。
女儿走后,这个手机再也无人使用,可母亲仍然按时交纳着月租费。每天听着这句留言,她觉得女儿并未远走,还在从前的那家公司上班。
母亲仿佛就坐在女儿身边,微笑地看着她,看女儿灵巧的手指敲击着键盘,看女儿在会议室与同事侃侃而谈,看女儿将一份文件放进复印机…… 在这甜蜜的遐想里,母亲挨过了漫漫的长夜,挨过了一寸一寸的疼痛。在茫茫复茫茫的海上,有时只需一句话,就能摆渡一颗柔软的心。
可是,有一天,当她又习惯性地拨打这个电话时,那个留言竟消失了!她听见的是对方已关机的提示音。惊慌失措的母亲,恍如失掉了整个世界。
她费尽周折,找到了女儿手机的客服电话。电话接通的一瞬,她泪眼蒙蒙,语不成句。对方听清她的问题后,耐心地向她做了解释。
(1)原来,电信公司已通过短信告知客户,语音系统即将升级,请大家将旧的语音留言与欢迎词,转换到新的系统保存,否则会丢失。而这位母亲从未看过手机短信,所以在新系统上线一周后,她失去了这个珍贵的留言。
母亲彻底崩溃了:“这是我过世女儿的留言,以后,我该怎么办……”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哽咽着,像个无助的孩子。
(2)客服人员立即将此事通报给主任,主任又迅速汇报给公司资讯部门。工作人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数百万用户的上百万个旧的语音信箱中,找到了她女儿的录音。
他们立即开始研究,如何让原音重现。工作人员用原始的方式,使用公司内部的电话,打入她女儿的手机,取得了那句至关重要的留言,再从客服中心的录音系统中,将这句话转录出来,汇入新的语音系统。
日夜盼望的母亲,终于又听到那活泼轻俏的声音。这一瞬,她开心得笑起来:“听到了!听到了!”仿佛那个眉眼乖巧的女孩,又亲昵地偎在她的身旁,一伸手,就可以抱到她。 为了永远不再遗失这条留言,公司人员将这段录音拷贝到光盘里,赠送给这位母亲。
也许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法阻止地震、车祸、海啸的发生,可我们能够用持久的耐心和绵密的关怀,去缝合一位母亲破碎的心,留住她的温暖。 1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2分)
17、 “在这甜蜜的遐想里,母亲挨过了漫漫的长夜,挨过了一寸一寸的疼痛”句中“甜蜜”与“疼痛”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2分)
18、 文中划线①用了插叙,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19、 划线句②用了一系列数字有什么作用?(2分)
20、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桃花源记(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便扶向路 ④寻病终 ......2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D.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
23.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24.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5.“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26.语段中村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中可见村人什么心理?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27、解释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的含义(4分)
(1)寻(途)登觇 ________ (2)以刺刀(攫)其首 ________ (3)久之,蛇(竟)死 __________ (4)渐近(临)之 2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29、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任选一题作文)(45分)
(一)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题 目:那个精彩的瞬间
要 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 )2、( )3、( )4、( )5、( ) 6、(6分)(1) , 。
(2) , 。
(3) , 。 7、(2分) 8、(3分)(1) (2)( )( ) 9、(5分)(1)(3分)
(2)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读下面语段回答10——15题(12分) 10、(1分)
11、 12、(2分) 13、(2分) 14、(2分) 15、(3分)
(二)读《留住她的温暖》回答16——20题(12分) 16、(2分) 17、(2分) 18、(3分)
19、(2分) 20、(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桃花源记(14分)
21、(1)鲜美 (2)绝境 (3)扶 (4)寻 ...... 22、(2分)( )
23、
24、成语 意思 25、(2分)
26、(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7、(1)途 (2)攫 (3)竟 (4)临 28、(2分) 29、(2分)
四、写作(任选一题作文)(40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D 2分 2.B 2分 3.C 2分 4.A 2分 5. D 6.(6分)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③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7.(2分) 达蓬山打造宁波市首批休闲旅游基地 8.(3分) ①、祥子 ②、B D
9.(5分) (1)、(3分)答案示例:菊,不畏秋寒、傲霜怒放,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代表了中国人民所崇尚的洁身自好、正直谦虚的美德; 评分:选出“国花”得1分,写明理由得2分。 (2)、(2分) 陶渊明 周敦颐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2分)
10、第一句话 11、逻辑;总分 12、单调,枯燥 13、修剪得像……道旁树。 14、只求对称、整齐,而缺乏变化的画面是不美丽的。 15、说明方法有:作比较、打比方、摹状、举例子。例子略
(二)留住她的温暖(12分) (16——20)题 答案见《百草园》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14分)
21.(4分)①鲜嫩美丽②与世隔绝的地方③沿着、顺着④随即,不久 22.(2分) C 23.(2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24.(2分)世外桃源 现在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5.(2分)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6. (2分)不想让外面的战乱破坏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8分)
27、(1) 途:途中 (2)攫(jué):用爪抓取,这里是刺入的意思。 (3)竟:终于 (4)临:从上往下看
28、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于是他非常诧异。
29、.答: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找到它的弱点,抓住要害,敢于斗争,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战胜强者。
四、写作(45分)根据中考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