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承台大体积施工方案
1概况
本基础为桩顶承台、筏板式,其栓总量约为1 5 00m3o®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抗渗等级为P8、承台最大厚度1. 2m、筏板厚度1.6m,大承台(承台宽度、 厚度大于I 00 0 mm,取最小值)混凝土为超厚大体积混凝土,为避免混凝土产生有 害结构裂缝,在原材料选用与配合比设计、高效缓凝减水剂、混凝土供应与浇筑 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与表面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来保证了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预期效益。
2混凝土裂缝成因
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微观裂缝主要有三种,一 是骨料与水泥石粘合面上的裂缝,称为粘着裂缝;二是水泥石中自然的裂缝,称为 水泥石裂缝;三是骨料本身裂缝,称为骨料裂缝。
混凝土结构的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山外荷载引起的,即按 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二是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曲于絵结构的实 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三是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山温 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应力时便产 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当混凝土结构截面较用时, 其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这样的约束 称之为内约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称为外约 束。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变形,主要是因内约束而产生的。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 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山此变形的温度收缩应力 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表面裂缝是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梯 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 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山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 温,这个降温差引起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 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 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于有害裂缝。
1
3施工情况介绍
承台混凝土强度高,厚度和体积大,突出难度如下: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规定限值 (25°C)以内,存在3个极不利因素:①筏板混凝土超厚,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 部温度不易散发;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强度为C35, P8):③大气温度变化大, 环境温度温差大,混凝土内表温差大;④栓降温期间温差难以控制。在这些因素综 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则会形成较高的温度梯度,存在着产生结构裂缝的危险。为 防止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 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4混凝土的温控计算及温控措施
1)C3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C3 5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 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2 )原材料选用
水泥:C3 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本地区只有P. 0 42.5水泥供选用。
细骨料:根据试验采用II区中砂。
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齐20(或5〜31. 5) mm连续级配石子, 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收缩变形。
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 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乂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 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 %以内,砂的含 泥量控制在2%以内。
掺合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技术。项H部根据试验选定采用,在混凝土中掺用 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 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前3天的水化热。
外加剂:采用外加膨胀剂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占胶凝材料的11%。试验表 明,在混凝土添加了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 收缩应力,从而提高了
9
混凝土抗裂强度和抗渗性能。
采用外加高效缓凝减水剂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效缓凝减水剂,缓凝时间 可达到4 h以上,减水率可达10%以上,可提高混凝土强度,延缓混凝土发热时间, 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有利控制混凝土裂缝。
5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栓工程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混凝土材质本身及其配合比,而且施工过 程中的搅拌、运输、浇灌、振捣及养护等都将对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 施工时必须对上述各个环节严加控制,采取严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 、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结构坚固。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 清理干
净。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
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水、外加剂、掺 合料为±2%,砂石为±3%。
(3) 用。
(4)
、浇筑顺序:
、使用减水剂时,要选用适合施工要求的合格产品并经过试验合格后 方能使
基础筏板釆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泵山东向西连续浇筑,工人采用三班作 业。 (5)、混凝土运输: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布管至浇筑点,山远至近浇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防止 产生离析和坍落度、含气量损失及漏浆现象。运输后如出现离析现象,必须进行 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运输距离较远或气温
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其它均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匸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 002 执行。
3
(6)、混凝土浇筑方法
1)混凝土釆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釆用2台混凝土输送 泵浇筑。 2)承台混凝土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法,分层厚度450〜5 0 Ommo筏板釆用分 段浇筑法,南北向分段宽度4〜6\\仁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确保 每层、每段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 泵管的问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3h 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釆取应急措施。即在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①1 2短插 筋,长度1米,间距5 0 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 麻袋覆盖保温。
3)混凝土浇筑时在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2台振捣器。
4) III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 上部的混
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 预沉后采取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5)外墙高30 0 mm的混凝土浇筑应在筏板浇筑2 h后混凝士初凝前,用塔吊、 料斗浇筑完毕。
6)现场按每浇筑1 00m'。(或一个台班)制作一组试块。本工程一次连续浇 筑混凝土超过1 0 0 0ml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同条件 养护试块2组。
7)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按规范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考虑本丄程抗 渗要求,按规定取3组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
6施工配合比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试配。 7混凝土温度验算
假若筏板周边没有任何散热和热损失条件(现场为砖地模且在栓施工时周边 分层回填夯实)、,水化热全部转化成温升后的温度值,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麻 袋一层塑料布作为保温层,则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为(混凝土在3、3. 5d的水 化热为峰值,则取3d栓温度):
4
计算参数:混凝土为C35 P8、水泥为P0 4 2.5
m:=4 6 lk g /m\\ Q=377KJ/kg (见表 1)、C=O. 96 KJ/kg. K、P = 2 4 0 Okg/m 3
本大体积混凝土应考虑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现场混凝土浇筑温度考虑为
25°C,混凝土浇捣及养护期间环境温度日平均考虑为25°Co 表1单位重量水泥散发热量KJ/kg
22. 5 级 27 . 5 级 32.5 级 28 9 42. 5 级 52. 5 级 46 1 普通水泥 201 188 2 43 3 77 矿渣水泥 混凝土温度计算: 205 247 335 7. 1 3d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ofls=叫.Q/(C. P)= 4 61X37 7/( 0 . 96X 2 4 00) =75. 4 3 °C 查表2的温降系数4可求得不同龄期的水化热温升为: 表2 §=仃1\\
3d
结构厚度1. 5(m) 2.
go. 49
6d 1 . 5(m)2.5(m) §0.46
9d
1. 5 (m) 2 . 5 (m) 0. 62
5 (m)
0. 6 5
g 0. 38 0. 5
9
12d
结构厚度1. 5 (m)2. 5 (m)
go 29 0 . 4 8
用插入法计算得(结构厚度1. 6 m)
3d g =0. 4 9+(0. 6 5-0.49) X (1.6- 1 . 5)/( 2. 5-1. 5)
=0. 5 0 6
6d g 二0.46+ (0.6 2-0. 4 6 ) X(l. 6-1.5) / (2. 5-1.5)
=0. 4 7 6
9d 4=0. 3 8+(0. 59-0. 3 8 )X(1. 6-1. 5)/(2. 5-1.5)
二0. 4 0 1
5
12 d g 二0. 29+ (0. 4 8-0.29) X (1. 6-1. 5)/(2. 5 - 1.5)
=0.309
t = 3 d t 二 6d t = 9d
g 二0. 5 06 g =0. 47 6 g =0. 401 g 二0. 30 9
T max • g = 75・43X0. 5 0 6=3 & 17°C Taa x • ^=7 5 . 43 X 0.476= 3 5. 30°C = 75. 4 3 X0. 4 0 1 =3 0 . 2 5 °C j・g
• g =75 • 43X0 ・ 3 0 9二 23・31°C T mas
t=12d
7. 2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
T ©严T°+ T《)・ § = 2 5 + 3 8 . 1 7二 6 3. 1 7 °C T (e)=T0+T(t) ・g=2 5 + 3 5. 3 0 =60. 30°C T(9)=T0+T(t)・ § =25+3 0. 2 5 二55. 2 5 °C T(g=T°+T(t>・ W25+2 3. 3 1 =48. 31°C 7. 3混凝土表面温度
Tb(t>=Ta + (4 / HOh* (H- h AT (t) 混凝土表面采用麻袋保温养护,则
传热系数 3=1 / [ 6/X+ 1 /p a ]=1/ [0. 005/ 0 . 14+ 1 / 2 3]二 1 2. 7 混凝土导热系数入取2. 3 3W/m. k K 取 0. 666
h,=K X/P = 0 . 6 6 6 X 2. 3 3/1 2. 7=0. 1 2
混凝土计算高度 H二 h +2 h'二 1. 6+ 2 X 0 . 1 2 = 1 . 8 4m 大气平均温度按2 5°C考虑
AT(t>= T<3> - T =6 3.17- 2 5=38. I 7°C
△混凝土表面温度为:
Tb⑶=25+(4/ 1 .84) X 0 . 1 2X (1. 84-0 . 12) X38. 17二42. 16°C
7.4温度差计算
6
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Tm„ ~Tb= 6 3. 17-42. 16 = 21. 0 1< 2 5 °C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To- T = 4 2. 1 6 - 2 5=17. I 6<2 5 °C
表面温差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梯度能满足防裂要求,因此内部混凝土温度采取表 面保温措施可满足要求。
8混凝土测温
(1) 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的气候情况及养护方案和本工程承台混凝 土厚度,我们计划分上、中、下三层设测温导线,立面布点为12个。基础底板混 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留。
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及混凝土中心至表面的温度梯度,以 便对表面的保温措施(加减麻袋和塑料薄膜)加以调整,保证混凝土内部梯度及 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 5 C,应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工作。测温从混凝土浇 筑后12h开始,测温时间我们暂定测温总时间为I 4d(视具体情况而定,直至栓表 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確上、下层温度与中心温度的温差不大于25°C时,解除 保温,停止测温工作)。升温阶段测温采集时间间隔为2h~4h—次;降温阶段8h 测一次。测温时应同时测量大气温度、栓表面温度。
(2)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
要认真负责,按时测温。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
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持续测温至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 意后方
可停止测温。
(4) 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温度异常, 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 测温采用温度计。 9混凝土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捣后2~3h内(根据实践表明,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覆盖,效果更 好。),表面抹面后,表面及时覆盖1层塑料膜1层麻袋并备好一层塑料膜和一层 麻袋(混凝土表面抹面后
7
及时覆盖1层塑料膜对混凝土保湿及防止混凝土表面裂 缝十分有效)。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内表温差达 23° C时就发警报),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其间大筏板温差大于2 5 °C时, 采取在表面再覆盖一层塑料膜和一层麻袋养护,将温差控制在2 5°C内。
10启用预警功能
测温采集器的温差预警值为2 5\"Co以便提醒及早采取措施。
所有检测丄作都有专人控制,现场温度监测数据采集并进行整理分析,并打印输 出每次每个测点的温升值和各测位中心测点与表层测点的温差值,作为研究调整 和控温措施的依据,以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该工程施工山于筏板栓较厚, 混凝土浇筑后预计内部温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应注意加强温度的跟踪 监测,及时调整养护方案和加强降温措施。 11•运输协调、供电及应急措施
1) 混凝土搅拌站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与交通管制部门联系协商:确定运输路线及 备用运输路线。事先与交通管制部门协调好,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时保证混凝土浇 筑不中断供应。混凝土搅拌站在混凝土浇筑时机器损坏应立即安排备用机器保证 运转。应事先与其它混凝土搅拌站联系好在混凝土其它搅拌站采用同样的材料同 样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供应。 2) 项LI经理应事先与供电部门联系保证混凝土浇筑期间不停电。
3) 当通过测温栓内部的温差预警值超过25=时,发出警报,在碗面加设塑料膜 保和一或两层麻袋温层,以至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保证在2o°C以内。 12.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浇筑不应留冷缝,保证两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应控制在初凝前。在混 凝土施工完毕后立即覆盖保温。山于筏板表面在降温时(尤其是夜间)产生的温差 效应最为危险,在此山专人进行负责监测和测温分析并准备好应急措施(备好麻 袋和塑料膜)及时调整保温措施,以避免梯度效应对结构产生的危害。
2 )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
3)随着混凝土厚度、体积的增大,其内部热峰值出现龄期也相应延长:筏板(混 凝土厚度为I. 6m)中心热峰出现龄期为3~3.5天,因此此间混凝土的养护和 监测工作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在降温期间,因温差而产生的有害裂缝更为危险, 因此要认真监测栓内部温度,及时调
8
整养护措施。
4 )及时发出温控警报,做好覆盖保温及保湿工作,但覆盖层也不应过热,必要时 应揭开保温层,以利于散热。
5)保证混凝土供应,连续浇捣,确保不留冷缝。
6 )健全施丄组织管理: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还要落实组织指 挥系统,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顺利实施。做好现场协调、组织 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
7)人员必须落实到位职责分明以及尽职。在混凝土降温实施期间根据实测的栓温 度及时做好保温覆盖工作,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 围内。
F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 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 傅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 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 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
9
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 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 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 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 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 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 胜是兄弟!止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 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 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
093 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 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 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10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 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 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 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丄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 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 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 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 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 表示衷心的感谢。A开学门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 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 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 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 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 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 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 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 哦,对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 一件幸福的事!!
)查看更多与木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