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2 一 、编制依据.............................................................................................................. 2 二、 编制目的.............................................................................................................. 2 三、 工程概况.............................................................................................................. 2 第二节 贝雷架制作及安装.......................................................................................... 2 一、贝雷架的制作........................................................................................................ 3 二、贝雷架预加压力.................................................................................................... 3 三、贝雷架的安装........................................................................................................ 4 第三节 人员机械投入情况........................................................................................ 5 第四节 安全保证措施................................................................................................ 5 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 7 第六节 突发事故应急措施(物体打击预案)........................................................ 8 第七节 贝雷架承载能力计算书................................................................................ 9
1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 、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第393号令;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各类建筑工程设计计算手册; 二、编制目的
1、为了保障贝雷架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安全施工方案。
2、本施工方案是作为贝雷架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施工方案是通过对贝雷架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本方案适用于本工区贝雷架安装施工。 三、 工程概况
1、浅圆仓共14个,内径φ25m,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锥顶标高31.0m。除大跨度栈桥1和大跨度栈桥2外,其余仓与仓之间的距离分别为8.5m,4.5m,8.25m,2.5m。
第二节 贝雷架制作及安装
一、贝雷架的制作
本工程贝雷架长宽尺寸为3m×0.6m。桁架(如图)由上、下弦杆、竖杆及
2
横杆焊接而成,上下弦杆的端部有阴阳接头,两节桁架拼接时,将一节的阳头插入另一节的阴头,再用螺栓连接。
桁架的弦杆由4根φ48×3.5mm圆钢管组合而成,横竖杆也是由φ48×3.5mm圆钢管制成,其横竖杆间距0.65m,通过4mm的加强板焊接在上下弦杆上,在桁架的一端焊有连接角铁法兰,这样能保证两节桁架的连接牢靠,整体性强。
二、贝雷架预加压力
1、贝雷架的预压目的
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对贝雷架进行试验来检验贝雷架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通过模拟贝雷架在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来分析贝雷架的变形,通过其规律来评判施工的安全性。
2、预压前的检查
(1)检查贝雷架各构件连接是否紧固,金属结构有无变形。 (2)桁架各杆件焊缝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3)对桁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工作 3、预压荷载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预压8吨荷载要分级施加:0→50%→90%→100%→120%。
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各个压重荷载必须认真称量、计算和记录,并由专人负责。 (2)所有重压荷载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
(3)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及位置,要及时通知测量组做现场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级荷载。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
3
段时间,进行观测,并对贝雷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4)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人在现场协调。
4、实验记录
每项工作每个表格都要记录指挥、协调、实施、记录、确认等人员名单和时间,荷载加载程序记录,应变测量记录,相应挠度值记录。 三、贝雷架的安装
仓与仓之间的的距离分别为8.5m,8.25m ,4.5m, 2.5m,贝雷架长3m,对于仓间距离8.5m和8.25m采用12节贝雷架,一边用3节贝雷架连接,上下两排采用扣件连接。对于仓间距离4.5m采用8节贝雷架,仓间距离2.5m采用4节贝雷架。
(1)将预制好的贝雷架运到平整的场地,在每节贝雷架拼接时,将一节的阳头插入另一节的阴头,再用螺栓架连接起来,并在贝雷架下弦杆的法兰连接处插入两根钢管,并用扣件扣在下弦杆上,保证法兰连接处的强度。
(2)将连接好的贝雷架上下搁置,将上侧贝雷架的下弦杆与下侧贝雷架的上弦杆用扣件连接起来,扣件要扣紧。
(3)检查贝雷架的焊接、螺栓连接及扣件连接,保证贝雷架的焊接质量及螺栓扣件连接牢固。
(4)将连接好的贝雷架用钢丝绳绑扎牢靠,并保证其平稳,利用汽车吊缓缓吊起,将拼装好的贝雷架放到仓顶上,并固定好,保证两侧贝雷架的间距为4m,要做到轻吊轻放。
(5)仓顶贝雷架吊装完成后,再将已连接好的贝雷架放在两仓之间,贝雷架放到位后,将贝雷架的两端用钢管固定在仓顶的贝雷架上,保证其稳定性。贝雷架安装完成后,在其上铺设钢管及竹排,为仓顶栈桥的浇筑创建工作面。
仓间不同间距贝雷架的重量 3m长的单段贝雷架重量120kg
仓间距8.5m和8.25m单边贝雷架重量为120×6=720kg 仓间距4.5m单边贝雷架重量120×4=480kg
4
仓间距2.5m单边贝雷架重量120×2=240kg
查图纸可知,仓顶挑檐高度为24.75m,查汽车吊的性能表可知,QY20t的汽车吊能满足条件。QY20t性能表主要参数如下表:单位t
臂长m 回转 半径 10.2 12.58 5.13 4.35 14.97 5.21 4.43 3.26 17.35 5.25 4.48 3.32 19.73 5.30 4.52 3.36 22.12 4.80 4.40 3.39 24.5 4.50 4.00 3.41 24.5+7.5 2.10 1.70 9.0 10.0 12.0 第三节 人员机械投入情况
主要人员投入表 岗位名称 质检员 技术员 试验员 焊接工 塔吊操作员 施工作业人员 安全员 主要机械配备表 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电焊机 钢筋切断机 QY220t汽车吊 数量 10 2 1 备注 数量 3 2 3 4 2 20 4 备注 第四节 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人员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
5
(2)重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对全体职工进行高空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现场施工的防火、防爆、防台和防暑、防风、防雾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3)强化施工安全教育程序,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4)教育广大职工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铁道部安监站和建设单位及项目经理部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操作。
(5)各工种和各道工序进入现场施工前,由技术主管、现场安全员组织学习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详细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6)各道工序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的同时, 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必须做好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7)加强职工的“三不伤害”安全意识教育(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8)对所吊的构件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把关,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索具,严禁违章操作,对吊、索具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9)施工现场进行起吊作业时,必须设立有操作证的人员专人采用有效信号指挥,起吊索具必须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1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能进行高处作业。
(11)正确使用工区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正确使用安全带。 (12)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机具、设备
(1)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联合行动检查各项措施计划落实情况。 (2)切实做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开工前的鉴定工作,核实操作证,杜绝无证上岗。
(3)现场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必须设有安全操作规程牌,明确设备负责人,并做到安全设施齐备,装置齐全,严禁带病运转。
(4)施工现场的大型电器设备必须设置防雨棚,小型电器设备必须配备防雨罩,工作结束及时关闭电源,并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
6
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作业队整改。
(5)起重设备必须具有安全检测合格证、安全使用证、各项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开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合格方能开始现场作业。
3、施工用电
(1)严格执行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对施工用电经常组织检查,检查包括: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规定,线路运行情况,特别是在风雨季节更要随时检查漏电防护情况。
(3)电气设备要有完好的接地接零,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器。 4、安全防护
(1)施工中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在危险部位根据现场实际增设防护设施。
(2)贝雷架吊装属于高空作业,必须设计安全通道供施工人员上下, 设置工作平台供操作人员作业。 (3)现场要设立安全围栏和醒目标志。
(4)贝雷架支撑系统必须保证结构安全性,作业过程中有专人检查认证、交接、签字。
(5)为保证现场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各部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密切配合,相互照应,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不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高空作业
(1)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作业人员拴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2)严禁在高空作业平台上追逐,打闹。
(3)高空作业人员应配给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应放入袋内,较大的工具,拴好保险绳。不得随手乱放,防止堕落伤人,严禁从高空向下乱扔乱丢。
(4)双层作业或靠近交通要道施工时,设置必要的封闭隔离措施或设置防护人员及有关施工标志。
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
目标管理是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心内容,质量保证措施的每一项具体的工
7
作都必须围绕“质量目标”展开,确定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将以目标管理统揽全局,以全面推广应用质量目标为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职能管理机构质检人员和管理层与操作层的兼职质检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网络逐级健全质量责任制,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ISO9001:2000质量要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确保质量达到优良(合格)工程标准。
工程质量检查经班组、现场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查。逐级检查,层层把关。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马上返工。
严格执行质量等级评定。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加强日常各种工作的文字记录和对文件资料的收集管理、保管工作,保证施工都有文字记录和图片资料,以便于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第六节 突发事故应急措施(物体打击预案)
1、物体打击事故应急程序
施工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通讯组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警戒组和疏散组负责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警戒组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
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
通讯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
警戒组应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
2、受伤人员的急救
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
8
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3、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1)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2)正确使用“三宝”。
(3)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4)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 (5)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 (7)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8)加强安全检查,严禁向下抛掷。 (9)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10)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严禁抛物。
(11)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有交底,有检查,严禁大面积撬落。
第七节 贝雷架承载能力计算书
贝雷架计算按仓间跨度距离最远8.5m计算。由于仓壁厚0.25m,仓顶挑檐外伸1m,所以贝雷架的计算长度为8.5-0.25×2-1×2=6m
仓顶混凝土的自重为85.5KN,一边贝雷架的自重为3.KN,施工活荷载为2.5KN/ m,模板自重9000N
恒荷载q1=(85.5+9)×1.2/2+3.×1.2=60.948KN 活荷载q2=2.5×6×0.618×1.4=12.978KN
9
2
一面贝雷架所受的平均力q=(60.948+12.978)/6=12.321KN/m 查表可知,φ48×3.5mm圆钢管,I0=121870 mm4
,面积A=4.3 mm2
根据公式I=I0+4y12
A
由图我们可以得出:y1=276mm
I1 =121870+4×276×276×4.3=149213537.2 mm4
I=2×149213537.2=298427074.4 mm4
W=2I/h=298427074.4/552=0628.76 mm3 由于两端为简支连接
10
满足条件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