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

来源:锐游网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第 一 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的分类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什么是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

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通过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各种动作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结构游戏始于3岁左右,一般从简单的积木游戏开始建造房子、桥、汽车等等。

一、结构游戏特点

1. 结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结构玩具是一种素材玩具。单独一个结构元件并无意义,只是组成各种物体形象的素材,而当这些素材被组合成某一结构物时,才有意义。

结构玩具作为一种素材玩具,为幼儿的结构活动提供了想象创造的广阔天地。

2.结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操作活动

结构玩具作为素材,只有在幼儿的实际操作中,即构造活动中,才具有可玩性。

孩子只有在拼搭活动中才能得到愉快和满足,离开构造活动,也就无所谓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体现了幼儿利用建筑材料动手造型的兴趣和需要。

3.结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造型艺术活动

结构游戏与绘画一样,不仅反映了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也需要掌握艺术造型的简单知识与技能。

绘画是平面的,结构造型则有如雕塑是立体的艺术。

幼儿的结构造型生动、形象,反映了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对创造美的追求,具有审美意义。

二、 结构游戏的分类

积木建筑游戏

积塑构造游戏

积竹游戏

金属结构游戏

拼图游戏

串珠、串线、编织游戏

玩沙、玩雪、玩水游戏

(一)积木建筑游戏

(1)小、中、大型普通积木

(2)主题建筑积木——主题纹样

主题建筑积木——主题形状

(3)拼插积木

(4)榔头积木

(二)积塑构造游戏

(1)主题类积塑

(2)素材类积塑

(三)积竹游戏 (四)金属结构游戏 (五)拼图游戏

图像组合拼图游戏、拼棒游戏、拼板游戏、几何图形拼图游戏、

自然物拼图游戏、美术图形拼图游戏

1、图象组合拼图游戏

(1)几何图形组合拼图

它是将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任意剪开,让儿童恢复原状。

拼图的难度可根据儿童的智力水平加以控制,也可以作为测试儿童智力水平的手段之一。

(2)美术图形组合拼图

有框拼图

无框拼图

六面体拼图:六面体拼图是由几个正方体散块组成,每个散块的各个面都有图案,可组成6幅完整的画面。

分割拼图:把一幅完整的画面,任意地分割成许多散块,再进行拼图的游戏。

2、拼棒游戏

拼棒游戏是用火柴棒、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的纸棍等等棍状物做为游戏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卫生处理和色彩加工,拼接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3、拼板游戏

拼板游戏是将一块原形板按规定的画法分成几块散片,然后用它拼成各种图形的游戏。

拼板游戏是一种智力性较强的结构游戏。

原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蛋形,其中正方形可分成三块、六块、七块等数种。

4、几何图形拼图游戏

这是用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组画拼图的游戏。

市售有图形板式和挖空图形板式两种,可以任意组合许多画面。

5、自然物拼图游戏

自然物拼图游戏,是利用各种形状的树叶、果实、石子等和纸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6、美术拼图游戏

这是将许多心形、叶形、花形和弧形等美术形状的散片,组合成一幅美术图案的游戏。

(六)串珠 串线 编织游戏 (七)玩沙 玩雪 玩水游戏

三、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发展幼儿手的协调动作

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培养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

对幼儿的美育有特殊作用

发展幼儿手的协调动作

结构游戏操作多,使幼儿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的力度和灵活性得到锻炼,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强,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基本动作。

手眼协调、手脑并用的结果,会使幼儿的感觉器官变得更加灵敏、清晰,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发展感知运动技能提供了充分机会。

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结构游戏中,一切的结构活动都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为基础。

幼儿为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形体,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用多少,按怎样的顺序,用什么样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等等,从而锻炼了他们的感知觉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以及设计、构思能力和布局能力,培养了他们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结构游戏以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反映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幼儿通过结构活动也能获得关于结构材料的性质、用途的知识;关于物体结构特征,各部分大小、长短、轻重、高矮比例关系和空间方位概念;简单的数理知识等概念;简单的造型知识等.

通过自由地建造各种物体,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材料的经验。

培养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

结构游戏可以自然地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沉着、失败不气馁、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结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合作游戏的机会。

结构游戏,既增强了幼儿的信心,又有助于幼儿养成团结友爱、友好协作的好习惯和集体观。

对幼儿的美育有特殊作用

结构游戏既是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幼儿在欣赏建构作品中感受美,在评价作品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结构游戏激发了幼儿自由表现美的欲望,在这种内动力驱使下,幼儿再构建出更美的、更能体现出自己愿望和情感的作品,从而表现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

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1. 用构造作品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可事先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结构造型展示给幼儿,让他们感受和欣赏这些作品,了解结构材料和结构技能的丰富多样性,体验造型艺术美。

对于小班幼儿,教师还可以带他们参观中、大班的结构游戏,哥哥姐姐们的建构作品往往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2.关注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

观察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教师应通过平时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观察,了解幼儿一定时期内的兴趣点,及时把握幼儿随机生成的兴趣需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的引导,有意识地调动全体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关注新鲜事物,从而拓宽知识经验,提高建构游戏水平。

3.帮助幼儿维持建构兴趣

及时为结构物命名,帮助幼儿确定建构的方向,使其将兴趣维持在建构活动上。

启发幼儿多做几个同样的结构物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连续的图案,也可另做一个不同的结构物组合在一起。

保留幼儿建构游戏的一些半成品,在下次游戏时提供给幼儿,使幼儿通过后续的建构活动完成或完善作品。

(二)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

1.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

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造型表象,为他们在结构活动中的思维创造打下基础。

观察活动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也可以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进行观察。

2.指导幼儿学会分析结构特征

在指导幼儿观察实物与图片中的结构物时,应教会他们掌握结构分析法。

3.指导幼儿进行对比性观察

要引导幼儿运用对比观察法进行观察

对比观察法有助于幼儿掌握同类物体的共性,并区别出它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加深了幼儿对各种物体的完整的印象。

在构建新主题时,引导幼儿运用对比观察找出众多结构物中的相同点,也有助于幼儿把已经获得的构建知识技能,迁移运用到新的构建活动中去。

(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1.提供时间场地

结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教师必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结构游戏。

首先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自由游戏时间内允许并鼓励幼儿开展结构游戏。

其次是提供场地,除了不固定的桌面,还要尽力为大型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较固定、宽敞的场地。

2.提供结构材料

材料的投放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要,又要照顾到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

指导幼儿自制玩具材料,满足游戏发展的需要。

考虑幼儿收拾玩具的便利,应准备一些适合的分类箱,帮助幼儿学会分类收拾整理结构

玩具和辅助材料。

(四)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幼儿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技能:

识别材料的能力

操作的技能

设计构思的能力

分工合作的能力

帮助幼儿发展结构技能时应该注意: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观察了解幼儿结构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

探索和挖掘现有材料的多种玩法。教师应掌握每种玩具材料的基本玩法,并在常规玩法的基础上探索扩展玩法,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五)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

1.教给幼儿创造的方法

局部改变创造法 对幼儿来说,改变某一物体的局部也就是创造。

列项改变创造法 列出可以变通的项目,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思路。

建构活动可以改变的项目有七个方面:变换颜色、变换体积、变换形状、变换材料、增减某一属性、重新组合原有属性、重新设计。

2.引导和鼓励幼儿创新

提出问题(小明去北京)

适时启发(井架,抽油机)

正确引导 (想象合理性,三角形、月牙形楼梯)

评价激励

(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幼儿爱护结构材料,并逐步培养幼儿独立收拾材料的习惯。

教育幼儿彼此珍惜建构成果,不随意破坏别人的成品。

一些好的、大家感兴趣的作品应保留一段时间,供大家欣赏,并鼓励幼儿围绕它开展其他游戏。

指导时应注意的三点

融入全面的教育

把握适度的指导

重视差异的存在

二、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一)小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1、游戏特点:

小班幼儿没有一定的结构游戏目的,只是无计划地摆弄结构元件。

小班幼儿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喜欢不断重复简单的垒高动作。

小班后期,在成人的指导和示范下,结构游戏逐渐有了主题,但主题很不稳定,还不会利用结构玩具开展游戏。

2、目标:

小班幼儿应学会认识结构材料,能叫出其名称,如积木、积塑等

能认识结构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

学习铺平、延长、围合、盖顶、加宽、加高等技能,识别上下、中间、旁边等方向

会用材料建造简单的物体,能将物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3、指导要点:

教师可多采用游戏的口吻,以“情境描述”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准备足够数量的结构玩具

教幼儿学习认识各种结构元件,学习建构的基本技能

建立结构游戏简单的规则,培养孩子爱护玩具的习惯。

(二)中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1、游戏特点:

中班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能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

对操作过程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成果。

已经能独立建构一些较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结构,要求美化结构物,并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能独立地整理玩具。

2、目标:

中班幼儿应能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

会选择利用结构材料

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会看平面图

能和同伴合作共建一组主题游戏

会评议结构游戏成果

3、指导要点: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掌握结构技能

引导幼儿学习设计结构方案

鼓励幼儿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开展建构活动

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

案例

(三)大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1、游戏特点: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目的明确,计划性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结构活动。

在结构活动中追求结构的逼真和漂亮,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新意。

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观念增强,能几个人在一起合作建造一样东西。

2、目标:

大班幼儿应学会区别左右。

应要求他们建造的物体比中、小班幼儿更加精细、整齐、匀称,物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和富有创造性。

会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造物体

能合作建造物体,并对结构物进行分析评价。

3、指导要点:

丰富幼儿的结构造型知识和生活印象

指导幼儿进行集体主题建构活动

多采用语言提示的方法教会他们掌握新的结构知识和技能,重点指导幼儿运用新的技能去实现自己的构思。

提高幼儿对结构成果意义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分析评价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