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理论研究 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招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小学) 摘要:品德课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学>--j空间,增加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在中小学校德育目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 教育的场所。它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的时空,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育德作用,营造德育大课程环境。 关键词:德育实践基地;品德课程;理论依据;价值分析 一、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德育实践基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则由单一渠道、固定时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空向全方位、主体化转化,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初步形成“课堂一 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 学校一社会”互动与互补的辐射态势。德育实践渠道的拓宽,学生 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 就有了更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品德课也能相应增加一些实践 自主参与。”“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教学的环节,促进品德课程实效性的整体提升。 的有效机制。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 (二)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的实践活动。” 氛围是指在特定时空内某一文化单元的各种要素构成的一种 (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文化效应场,人置身于这一效应场时,就会与之发生感应关系,从 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 而不自觉地获得某种知识,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和气质。学 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 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它是真实而具有情境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 的,是意义相对完整的故事和得体的教学手段。基地老师讲述的每 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 一个生活中的故事都是唯一的、真实的、无法复制的,都是亲身经 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 历的事件,都是来自实践的真实经验,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 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的印象。在基地老师深情的叙述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内心深 (三)系统论。德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 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在实际的学习活 区德育是它的三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包括许多要素,三个子系 动中,这比任何教育理论的说教更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学生在 统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客观上讲是互动的,即互相作用、互相 校内外优秀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逐步形成正确 影响的。这种客观上的互动的特点是缺乏目的性、系统性和主动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 性。按照系统理论,通过组织管理把三种教育力量集合起来,可以 (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极大地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优势互 显性的品德课程,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痕迹明显,意识 补,从而发挥巨大的整体教育功能。 形态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 (四)现代德育原理。现代德育主张打破学校的封闭状态,实行 情绪。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在校内或校外以各种方式 开放式的德育,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为此,需要建立一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主要获得道德 种学校、家庭、社区有目的、有计划地三结合的互动育人网络,保持 情感方面的经验”。因此,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 学校与家庭、社区高度沟通状态,将德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 上说是一种隐性品德课程,对人的教育具有隐蔽性,易为人接受。 改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整体育 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的活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亲身 人合力。 实践的机会,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 二、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价值分析 断将道德知识内化,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激发自 (一)拓宽实践渠道’ 己的主体性,从而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种自主性德育活动的 德育实践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开展,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 学校德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可亲历亲为的实践场所,为小学品德 之间的距离,自主意识显著增强,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他们的组织 课程搭建了课内外互动的平台。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学校依托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发展 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家乡的优秀人物、社区的公共设施 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与提高,生动活泼的个性逐步形成。 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渐形成了“学校德育实践基地” 三、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途径 建设与小学品德课程本土资源开发融为一体的校本课程结构体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不能只 系。品德课堂对学生实施德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学校 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人社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创建社 一5一 理论研究 新课程NEW CURRICULUM 区、医院、警队、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和有一定格局的学: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用道德模范的先进 校德育实践基地。品德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主题,把品德教学的观点:感人事迹感召全体学生,争先创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 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做起把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 ,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养:活中。 (一)借助社区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j惑识 1.文明礼仪进小IX。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完《我们的社区生活》; 东川路小学是首批广东省交通安全示范校,学校周边有女子 这一单元后,教师就会布置实践活动的作业。有的班开展“文明宣:交警中队和消防中队,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警队,听取交 传员”的活动,在街道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动手制:通、消防教育报告,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提高防 作文明礼仪小报,创编儿歌、提示语等,借助宣传展板进行展示宣 范意识。 传,向参加活动的居民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有的班开展“文明 小卫士’’带动家长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小区齐动手”实践活动,: 例如:走进消防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光学不用,学生很难把课堂上学到的防火防灾的知识全部记 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清除贴在墙壁、电线杆、楼道口等建筑物的:住,且教师的讲解没有专业人员的讲解到位。我们组织学生走进消 各类“皮癣”,清扫小区道路上的生活垃圾等,真正为自己生活的小:防队,一是请消防官兵结合学校消防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火灾的 区换“新颜”。有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开展“小区不文明行 危害性,校园防火安全管理注意事项,如何预防火灾发生、应对火 为小调查”活动,针对各小区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以一名小学生的 灾、自救以及疏散逃生等消防知识,讲解各类消防器材装备的作用 名义写倡议书,并将调查表及拍摄的不文明现象的照片附在后:及性能,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二是实际体验,在消防官兵的指导 面,交给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张贴在宣传栏中,倡议小区居民:下,让学生穿上消防战斗服、避火腿、防化服,轮番上阵体验一回 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停车辆,不乱摆小摊,不高楼抛物等。在品德 消防员”,操作灭火器扑救油盆火灾和水枪出水演习。三是定期组 实践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还为他们认识社 织学生向本校的师生宣传演讲,扩大影响面。 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tl,、良好行为习惯和: (四)借助烈士陵园德育实践基地,学习先烈事迹,培养爱国 个性_品质的公民奠定了基础。 :情感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2.尊老敬老献爱心。《爷爷奶奶好》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 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意在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引发学 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1997年被列 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认识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反;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 思、体验和感悟,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由尊重爷 典旅游景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与广州起义烈士陵 爷、奶奶延伸到尊重社会上的所有老人。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学校 园合作 德 耋践基地,景在更好 开展革2 育。 等清 寡老人,为老人们献上爱心。别看三年级的孩 年纪小, 东街 粤 们 活 中。同 ,有许多小点子让孤寡老人乐开怀。有的老人喜欢给孩子们讲过去 广东咨议局旧址莘 利 品 ,批组织五晕 ≥生姜观 ,喜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观看历史照片和历史遗物, 的故事,孩子们就会找这些老人聊天, 老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崇敬革命先辈,振奋民族 回忆甜美的往事。有的老人喜欢教孩子们做手工,孩子们就认真地 意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学,老人在教的过程中总会觉得自己能干,获得心理的满足。有的 孩子还自编有趣的节目表演给老人们看,让老人笑声不断。这类活 识,纸上谈兵的传统品德课堂教学虽然可以传授相关的道德知 但学生能否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只能靠自觉。借助 动能让学生切实得到“尊老、敬老”优秀传统的熏陶,有益于增强学: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将品德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知道关爱老人是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品德 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 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感悟中成长,有效落实品德教学目标。 。 (二)借助医院德育实践基地,感受榜样的魅力,提高道德情操: 省人民医院是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 参考文献: [I]刘淑兰,. 厉以贤.学校与社区互动[M].四川教育出版社, 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学校与省医一直以来都是共建单位,每个 2003班都有省医的子弟。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广东省 [2]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 人民医院,了解省医的发展历史,参观省医自动化传输设备和先进:育发展研究1999(03). .,的医疗设备,感受科技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请省: [3]伦文强沈安康,黄雪丹,等.新建社区“学校一社区教育一 ,.医的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人物给学生讲述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医护:体化’’的实践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oo4(03). 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先进事迹,进一步: ・编辑 赵飞飞